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冷冰

作品数:18 被引量:6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骨折
  • 4篇17Β-雌二...
  • 4篇雌二醇
  • 3篇腰椎
  • 3篇外科
  • 3篇细胞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干细胞
  • 3篇成骨
  • 3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大鼠骨髓
  • 3篇大鼠骨髓间充...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腰椎骨折
  • 2篇术后
  • 2篇椎弓
  • 2篇椎弓根

机构

  • 18篇北华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作者

  • 18篇冷冰
  • 7篇刘志刚
  • 4篇薛昊罡
  • 4篇马恩元
  • 2篇王大麟
  • 2篇吴震宇
  • 1篇赵建辉
  • 1篇郑淑云
  • 1篇顾锐
  • 1篇蒋维海
  • 1篇裴颖
  • 1篇韩梅
  • 1篇何巍

传媒

  • 4篇当代医学
  • 4篇北华大学学报...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5
  • 8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外科带教实习中应用PBL教学法的体会被引量:3
2009年
在医学的临床教学中,长期以来教师不断地探索教学方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由于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非常有效,因此,PBL教学模式正不断得到推广和发展。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临床实习过程中,应用此教学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冷冰
关键词:PBL教学法带教实习骨外科临床医学专业PBL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
浅谈医患沟通被引量:5
2009年
目前,医患沟通不足、沟通障碍是引起医患矛盾甚至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原因。注重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搞好医患关系是当前医院建设的主题。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医方是主导方面,医患沟通是基础性工作。 1医患沟通障碍的原因1.1医患双方掌握医学信息具有不对称性医患双方掌握医学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患者与医生所谈论的看似一个话题,实质是完全不同的一件事情。
冷冰
关键词:医患沟通和谐医患关系医疗事故争议医学信息医患双方医患矛盾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一站式个性化单束重建术治疗策略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一站式个性化单束重建术治疗策略。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0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均根据术前精确测量其股骨骨性解剖参数及半月板损伤类型制定前交叉韧带单束解剖重建术方案,其中试验组采用股骨AM束附着点(即足印区直接止点区域)定位,对照组采用传统足印区中心定位。比较2组治疗前、末次随访时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及膝关节Lysholm评分,并对比治疗前、末次随访时拉赫曼(Lachman)、前抽屉试验(ADT)及轴移试验(PST)结果,另比较KT-2000测量仪下胫骨前移度。结果2组末次随访时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试验组末次随访时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及对照组末次随访时的Lachman试验、ADT试验、PST试验结果等级分布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末次随访时的Lachman试验、ADT试验、PST试验结果等级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末次随访时KT-2000测量屈膝30°及90°的胫骨前移度均小于治疗前,试验组末次随访时KT-2000测量屈膝30°及90°的胫骨前移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实施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前精确测量其股骨骨性解剖参数及评估半月板损伤情况,并以此为指导,采用改良的股骨AM束附着点定位的单束解剖重建方案,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稳定性,且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满意。
王哲吴震宇辛建海冷冰王大麟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膝关节功能
唑来膦酸预防高危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预防高危乳腺癌骨转移的效果。方法 40例经综合治疗后存在高危因素的乳腺癌,平均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患者,治疗组给予唑来膦酸每6个月1次静脉滴注,连续使用3年,连续使用2年后或病情进展及不能耐受时停药,至少应用1年以上,观察组未使用唑来膦酸治疗,2组患者均每3个月回院复查,并同时检测骨代谢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骨转移的发生率为50%,观察组的骨转移发生率为70%,治疗组骨转移发生率低于观察组,治疗组骨代谢指标碱性磷酸酶(ALK)、钙(Ca)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高危乳腺癌患者综合治疗后预防性应用唑来膦酸可降低高危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
徐丹冷冰
关键词:唑来膦酸乳腺癌骨转移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胸腰椎骨折是外伤性骨折的多发部位。爆裂骨折的椎体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内固定治疗复位后,可以重建椎体的高度和生理弯曲,但椎体内骨小梁支架结构并未同时恢复,则有可能在晚期发生骨折椎体的塌陷或内固定疲劳失败及矫正度的丢失[1]。而患者最终的功能恢复依赖于骨折愈合的质量。我院自2003年1月~2007年1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冷冰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植骨
大块异体骨移植修复膝关节部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采用异体骨移植治疗膝关节部位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异体骨来源于外伤急死者.死后12 h内在无菌条件下取骨,经酒精、高温煮沸处理备用.对10例膝关节部位良性骨肿瘤进行病灶清除,将大块异体骨修整至适合骨缺损处形状后植入,空隙处再填充骨碎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无明显排斥反应.植骨处骨性愈合,与正常骨结构无任何差异,肢体功能恢复优良,能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结论采用异体骨移植修复膝关节部位骨肿瘤术后较大骨缺损,临床效果良好,关节功能获得最大限度保护,取得满意效果.
冷冰马恩元刘志刚
关键词:骨移植良性骨肿瘤
17β-雌二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7β-雌二醇(17β-E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和骨钙素(BGP)基因表达的影响,为应用17β-E2调控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筛选法分离出MSCs,连续传代3次,进行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MSCs分为对照组[单纯成骨细胞培养基(OBM)培养]和不同剂量17β-E2组(在成骨诱导分化液中分别添加0.1、1.0、10.0和100.0pmol·L-117β-E2)。各组细胞在第7天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碱性磷酸酶(ALP)活性、Von Kossa染色检测钙盐沉积;第14天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Ⅰ型胶原(ColⅠ)水平;第21天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GP mRNA表达水平,采用茜素红染色及在酶标仪上560nm波长下测定各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定量分析成骨矿化能力。结果: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贴壁筛选法成功分离出MSCs,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椭圆形核,核仁可见。传代培养的MSCs生长旺盛,保持原代细胞的形态特征。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17β-E2组细胞ALP活性和ColⅠ水平增加(P<0.05或P<0.01),骨基质的钙化能力增强(P<0.05或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100.0pmol·L-1 17β-E2组BGP 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结论:密度梯度与贴壁筛选方法分离所得细胞为大鼠MSCs,17β-E2可增强MSCs成骨分化能力,上调BGP mRNA表达,并呈剂量依赖关系。
冷冰马恩元何巍蒋为海辛建海薛昊罡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雌激素骨钙素成骨细胞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冠状位Cobb角与腰椎多裂肌萎缩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分析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S)顶椎区域腰椎多裂肌的萎缩情况(LMA),并探讨其与冠状位Cobb角(CA)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诊治的64例A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Goutallier分级评价磁共振成像(MRI)T2加权像轴位的顶椎区域凹凸侧的多裂肌萎缩LMA的分布情况。同时,采用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线平片上测量脊柱冠状面和矢状面参数,包括冠状位Cobb角(CA)、腰椎前凸角(LL)和骶骨倾斜角(SS)。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顶椎区域凹凸侧的LMA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冠状位CA与年龄、性别、LMA、LL及SS的相关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ADS患者共64例,其中男30例,女34例,平均年龄65.7±6.1岁。凹侧多裂肌萎缩LMA的平均分级评分为2.7±0.7,显著高于凸侧的0.8±0.5,P<0.001;腰椎正侧位X线上测量CA、LL和SS分别为(15.3°±3.6°)、(29.7°±12.5°)和(27.3°±7.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A与凹侧LMA及凸侧LMA呈显著正性相关(P<0.001);CA与LL和SS呈显著负性相关(P<0.001);而CA与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A与凹侧LMA呈显著正性相关,与LL呈显著负相关,回归系数B分别为2.33和-0.05,P<0.05。结论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的顶椎区域多裂肌萎缩以凹侧为重,与侧凸角度密切相关,为全面评价ADS退变程度及理解各影像参数之间关联提供参考。
蒲斯陈克许文博赵建辉冷冰顾锐
关键词:COBB角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28例分析
2009年
目的:观察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28例,术后应用石膏固定。结果:随访18~24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2周。无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并发症。结论:经皮钢板内固定法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有利于骨折愈合,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冷冰刘志刚
17β-雌二醇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Ca2+通道的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17β-E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钙离子(Ca^2+)通道的影响,阐明17β-E2对MSCs促成骨分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分离出MSCs,连续传代3次,进行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将MSCs分为对照组[单纯成骨细胞培养基(OBM)培养]和不同剂量17β-E2组(在OBM中分别添加0.1、1.0、10.0和100.0 pmol·L^-1 17β-E2)。成骨诱导14 d ,各组细胞经Fluo-3/AM染色后,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平均荧光强度(MFI),以MFI代表Ca^2+水平。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不同条件下的全细胞Ca^2+电流。结果: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成功分离MSCs。MSCs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核呈椭圆形,细胞核内可见核仁。传代培养的MSCs生长旺盛,保持原代细胞的形态特征。随着17β-E2浓度的增加,各组细胞的Ca^2+水平也逐渐增强,以100.0 pmol·L^-1 17β-E2组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10.0和100.0 pmol·L^-1 17β-E2组的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Ca^2+水平和Ca^2+电流峰值明显升高( P <0.05或 P <0.01),0.1和1.0pmol·L^-1 17β-E2组Ca^2+水平和Ca^2+电流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筛选法分离所得细胞为大鼠MSCs。17β-E2通过增强MSCs Ca^2+通道的开放,增强Ca^2+内向电流发挥促进成骨形成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
冷冰王大麟郑淑云韩梅吴震宇裴颖薛昊罡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7Β-雌二醇钙离子通道成骨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