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乐辉
- 作品数:10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 河堤谒者与汉代黄河国家治理体制的构建被引量:2
- 2022年
- 汉代针对河患设立河堤谒者,开创了国家对黄河的切实有效管理。我国水利职官的设置由来已久,河堤谒者的出现表明水政管理的专门化和具体化。文章通过分析河堤谒者的组织构成、职能分工、机构运转、功能成效,可见黄河国家治理体制已开始建立,反映了汉代水官体系的调整和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协调能力和治河效能,并对王景治河后黄河“八百年安流”局面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也对后世河政产生深远影响。
- 王星光冯乐辉
- 关键词:汉代黄河
- 试论《说文解字·山部》对山的认识
- 2022年
-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对文字学产生了重要影响。《说文解字·山部》收录山偏旁字65个,其分类与解释与秦汉的环境状况有密切的关系。环境史视野下,通过《说文解字·山部》对山的认识,结合《尔雅》《释名》《广韵》等工具书有关记载的比较,不难发现秦汉对山的崇拜不是偶然的,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有关。
- 冯乐辉
- 关键词:说文解字自然崇拜
- 《新唐书·地理志》所见唐代兴修水利工程官吏考述
- 2024年
- 唐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水利的支撑,唐代官吏主持兴修大量的水利工程来推动当时农业的发展。《新唐书·地理志》保存了唐代水利建设的一手资料,从中统计出唐代有姓名可查的130名官吏主持兴修水利工程,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道、州(府、郡)、县各级官吏,反映出唐代从上到下对水利的重视。唐代兴修水利工程的官吏,唐前期多于唐后期,南方多于北方,反映出全国水利重心的转移;任职以地方的州刺史和县令为主。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央考课地方官吏政绩的重要指标,也是百姓评价官吏的主要依据,唐代水利工程多以官命名体现出百姓对官吏水利贡献的认可。
- 冯乐辉
- 关键词:唐代水利工程官吏
- 一种历史事件及进程展示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历史事件及进程展示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的内侧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上表面设有第二螺孔,所述连接柱的外壁上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
- 王伟高顺涛冯乐辉
- 文献传递
- 汉武帝时瓠子河决及两次堵口问题探析
- 2021年
- 西汉中晚期,黄河的数次决口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灾难。其中,汉武帝治下两次瓠子堵口颇引人关注。元光三年(前132)黄河在瓠子决口,直至二十三年后的元封二年(前109),在汉武帝的亲自指挥下才堵口成功。汉武帝时期瓠子决口既有人为因素的影响,也有自然环境变迁的影响,汉武帝调动数万民众封堵瓠子决口,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对环境变化的积极应对,是利用集体改造自然的典型案例。瓠子堵口的整个过程比较曲折,反映了汉代应对环境变化做出治水决策的调整。
- 冯乐辉
- 关键词:瓠子黄河治理汉武帝集权制
- 两汉徐州刺史考述被引量:1
- 2007年
- 通过分析两汉徐州刺史的籍贯、任职时间、来源、去向及在职事迹,验证了两汉州刺史部由监察区逐渐向行政区的转化过程。
- 冯乐辉
- 关键词:两汉刺史
- 两汉徐州地方官吏统计与考察
- 我国古代的官吏制度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古代社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作为中央委派至地方任职的官吏,对地方管理负有主要责任.
徐州,作为先秦时期按自然条件划分的'九州'之一,被限定在东海、泰山、淮河之间,...
- 冯乐辉
- 关键词:两汉时期地方官吏
- 文献传递
- 自动收缩衣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收缩衣架,包括收容腔、支撑块、拉力感应装置、电动伸缩杆,收容腔装配在墙体或衣柜所设与其相匹配的安装槽内;支撑块通过侧部的棱铰接在收容腔开口端底部,支撑块靠近收容腔内部的侧壁两端铰接有电动伸缩杆,电动...
- 赵辉韩树冯乐辉张黎强
- 文献传递
- 山东省邹县县名沿革及其用字辨识考
- 2022年
- 山东省邹县的建置沿革在各类志书中多有记述,却存在县名是“邹”还是“驺”的争议,容易造成地名理解上的偏差,许多问题有待辨明。结合历史文献、音韵学与考古资料,运用文献比较法,爬梳邹县县名沿革脉络,得出其地为秦统一后置县,初名“驺”,到西晋时改称“邹”,并一直沿用至今,古籍中误将“驺”作“邹”是因未分清古今字差别的结论。对邹县县名沿革、县名用字进行考辨,可以加深对该地历史文化的认识,引发对地名沿革研究的思考。
- 冯乐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