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丹阳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电力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儿童是处于迅速发育过程中的特殊人群,儿科用药相对于其他分支医学更复杂,难度也更大。抗菌药物是临床用以控制严重感染不可缺少的一类药物,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救治患儿,若应用不当,轻者延误病情,重者危急生命。
- 冯丹阳王力明张念茹宋亚梅
- 关键词:抗菌药物儿科
- 阿托伐他汀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炎症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检测人培养外周血淋巴细胞炎性因子实时定量PCR实验,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相关炎性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无菌采集志愿者静脉血15 ml,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提取细胞总RNA及浓度纯度鉴定,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体外培养PBL细胞mRNA表达水平进行动态观察,在培养体系中加入阿托伐他汀,与常规培养PBL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阿托伐他汀培养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CL13、IL-8、PAI-1、TGF-2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 A)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并且PBL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数量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P<0.05)。在低浓度时24 h治疗后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CCL13的mRNA表达(P<0.05),而在高浓度的阿托伐他汀时表达CCL13的mRNA表达增加(P<0.05);CCL13 mRNA表达下调有一定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他汀类通过直接抑制一些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炎性基因表达,对预防临床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 冯丹阳王力明
- 关键词:淋巴细胞炎症
- 150例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了解我院2012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状况.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外科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150例病例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为93.3%;术前0.5~2h给药70例(46.7%),术前>2h给药5例(3.3%),术后平均用药时间5.7d,联合用药48例(32%).结论 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指征把握不明确,给药时机不当、用药周期过长、品种选择不宜、无指征联用等.
- 冯丹阳王力明张颖
- 关键词: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抗菌药物
- 布洛芬致1例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的药学监护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1例布洛芬致血压升高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指导用药,临床药师提高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监测相关指标和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协助医师选择合适药物。结果:阻止了药物不良反应的恶化,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用药的疗效。结论:只有参与临床实践,临床药师才能发现不良反应,宣传合理用药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 冯丹阳王力明
- 关键词:布洛芬高血压药学监护
- 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新进展被引量:2
- 2016年
- 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大幅上升,为了达到高质量的治疗效果,医学界正致力于各类新药和新治疗方法的研究。本文搜集了国外近几年相关文献,主要从新型肾素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双重阻滞剂等方面予以阐述,为心血管病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 冯丹阳王力明
- 关键词:高血压药物治疗
- PCSK-9的发现及进展被引量:1
- 2016年
- 他汀类药物用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从而极大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加用或更换使用其他降脂药物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杆菌蛋白酶Kexin-9型抑制剂(PCSK-9)被发现远期能够降低50%~70%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引起研究人员关注,本文就PCSK-9的发现、发展历程及现状做以回顾和总结。
- 冯丹阳王力明
-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胆固醇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