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剑武
- 作品数:21 被引量:185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中医药重点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05年
-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中的应用,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6例按制订好的医、护、患临床护理路径表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康复工作,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等。[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病人满意度和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抑郁、焦虑、恐惧、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敌意、偏执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和对疾病的认知度,从而明显减少甲状腺手术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增加病人心理应激的承受能力,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的住院费用。
- 陈超萍倪剑武谷迪丹麻仲敏郑春生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手术临床护理路径心理应激
- 两种不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评价连续股神经阻滞(CFNB)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分别联合帕瑞昔布钠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效果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例择期行单侧TKA老年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帕瑞昔布钠联合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组(PN组)和帕瑞昔布钠联合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组(PI组),每组25例。PN组术后行CFNB镇痛,PI组术后行PCIA镇痛,两组均于术毕即刻、术后12、24、36和48h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静息和运动时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不良反应,同时检测围术期各时间点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PN组术后8、12h静息VAS评分和术后各时点运动VAS评分明显低于PI组(均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PI组(均P〈0.05);术后12、24和48h两组血清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同一时点PN组水平明显低于PI组(均P〈0.05);术后24、48h两组血清IL—10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同一时点PN组水平明显高于PI组(均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TKA术后多模式镇痛方案中,CFNB联合帕瑞昔布钠的镇痛效果优于PCIA联合帕瑞昔布钠,通过维持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对术后发生的炎症反应具有保护作用。
- 倪剑武谷志飞王权光徐旭仲杨洁虹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神经传导阻滞镇痛炎症
- 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患者术中生理及术后情绪状态的影响观察被引量:23
- 2015年
- 手术室是医院重大的职能科室,也是院内外科系统疾病诊疗的主要场所。大多数患者为首次接受手术治疗,出于对手术流程的陌生感及术后预后情况的担忧,他们在术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及担忧情绪,这会进一步引起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代谢的紊乱,进而导致体内激素分泌异常,影响生命体征导致术前准备功能无法有效落实[1]。负性情绪体验是手术患者常见的应激症状之一,持续的消极情感会刺激交感神经张力增强,
- 秦雪芳顾君芳韩静红高帆朱天婵倪剑武
- 关键词:交感神经张力应激症状情绪状态舒适护理模式体内激素分泌异常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开颅术围术期脑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
-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在颅脑手术围术期对 ET、CGRP、SOD、MDA、 IL-6、S100 β的影响。方法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E 组,n=25)和对照组(C 组,n=25),E 组...
- 王均炉任秋生沈财成谢文霞郑瑞献倪剑武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颅脑手术生物活性物质
- 文献传递
- 异丙酚、咪达唑仑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作用比较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比较异丙酚和咪达唑仑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实施镇静的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程度。方法 68例支气管镜检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在利多卡因局麻后,P组首次静脉缓慢注入异丙酚1.5mg·kg-1,速度为40~60s,然后以5~10mg/(kg·h)输注;M组首次静脉注入咪达唑仑2mg,2min后根据镇静情况追加,每次追加0.5mg,间隔2min。维持用药均根据镇静分级调整,使患者镇静程度位于闭眼入睡和大声指令可唤醒之间。观察镇静诱导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低氧血症发生率、咳嗽程度、局麻药物追加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镇静诱导时间分别为48±16s(P组)、210±49s(M组),意识恢复时间分别为4.9±1.8min(P组)、15.1±5.7min(M组),镇静诱导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P组均明显短于M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低氧血症发生率、咳嗽程度、局麻药物追加量以及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异丙酚、咪达唑仑均可安全用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镇静,但异丙酚镇静诱导时间短,意识恢复迅速。
- 任秋生万莉蒋柳明倪剑武
- 关键词:异丙酚咪达唑仑清醒镇静支气管镜检查
- 两种镇痛方法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5年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老年膝关节晚期骨性关节炎标准的治疗方法。然而术后急性期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理状态及关节功能康复[1]。效果良好的术后镇痛方法,对抑制或缓解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应激反应,提高老年患者术后免疫功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2]。
- 倪剑武谷志飞王权光徐旭仲杨洁虹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连续股神经阻滞多模式镇痛应激反应
- 七氟醚与丙泊酚在神经外科麻醉恢复期效果比较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七氟醚、丙泊酚对神经外科长时间麻醉维持后苏醒时间等的影响。方法将50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25例,麻醉维持首先根据BIS监测来调节七氟醚的吸入浓度或丙泊酚的静脉靶控浓度,使BIS维持在45~55之间,然后根据平均动脉压调节瑞芬太尼的输注速率,手术结束后停止麻醉药。观察两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简单神经病学评估恢复时间等。结果七氟醚麻醉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简单神经病学评估恢复时间均明显小于丙泊酚组(均P〈0.05),而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呕吐、寒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七氟醚和丙泊酚都适合于需要快速苏醒的神经外科麻醉,其中七氟醚苏醒更迅速。
- 任秋生王均炉倪剑武
-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神经外科麻醉苏醒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开颅术围术期脑损伤相关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0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对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损伤的脑保护效应的机制。方法:选择脑瘤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治疗组选取双侧合谷、曲池和足三里、三阴交两组穴位,用HANS穴位刺激仪从麻醉前30min开始实施TAES至术毕,刺激频率2/100HZ,强度8~12mA。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采用持续吸入七氟醚和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维库溴胺维持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颅内操作60min(T1)、术毕(T2)、术后24h(T3)、术后48h(T4)抽取颈内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100β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ET水平在T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GRP水平在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IL-6在T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1),在T3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S100β在T1、T4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AES可以调控CGRP/ET,使脑组织微循环得以改善,还可能通过调节IL-6水平而降低其介导的促炎性反应,发挥其神经营养作用等,对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王均炉任秋生沈财成谢文霞郑瑞献倪剑武
- 关键词:颅脑手术经皮穴位电刺激生物活性物质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颅脑手术围术期脑氧脑糖代谢的影响
-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在颅脑手术围术期对脑组织氧糖代谢的影响。方法: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麻醉诱导后持续吸入七氟醚和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和维库溴胺维持...
- 王均炉任秋生郑瑞献倪剑武虞慧畅周乐平谢文霞
-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糖代谢围术期颅脑手术
- 文献传递
- 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
-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复合罗哌卡因不同给药方式对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的影响。方法:连续60例行单侧下肢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行单侧坐骨神经经典入路阻滞和后路腰丛阻滞。穿刺时定位点局...
- 华平安郑浩徐旭仲郭献阳倪剑武方向宇
- 关键词:坐骨神经坐骨神经阻滞阻滞起效时间利多卡因不同给药方式罗哌卡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