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一虹

作品数:41 被引量:128H指数:6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糖尿
  • 27篇糖尿病
  • 18篇2型糖尿
  • 18篇2型糖尿病
  • 13篇血清
  • 13篇胰岛
  • 13篇胰岛素
  • 8篇抵抗素
  • 8篇病变
  • 6篇血管
  • 5篇抵抗素水平
  • 5篇血清抵抗素
  • 5篇血清抵抗素水...
  • 5篇胰岛素抵抗
  • 5篇脂联素
  • 5篇神经病变
  • 5篇周围神经病
  • 5篇周围神经病变
  • 4篇血管病
  • 4篇胰岛素敏感

机构

  • 38篇山东大学第二...
  • 9篇山东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青岛市内分泌...
  • 1篇新汶矿业集团
  • 1篇莱州市人民医...

作者

  • 41篇倪一虹
  • 26篇陈诗鸿
  • 18篇孙福敦
  • 13篇庄向华
  • 11篇宋慧玲
  • 8篇孙爱丽
  • 7篇刘元涛
  • 7篇陈丽
  • 6篇李晓博
  • 6篇姜冬青
  • 5篇王殿辉
  • 5篇宋惠玲
  • 3篇潘喆
  • 3篇侯新国
  • 3篇张珑
  • 3篇张丽
  • 2篇冯建华
  • 2篇王道清
  • 2篇黄大森
  • 2篇娄能俊

传媒

  • 8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实用糖尿...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2006年中...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1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甲双胍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LPIN1表达及AMPK通路的作用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激动剂二甲双胍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LPIN1表达和AMPK通路的影响,探讨LPIN1在肝脏胰岛素抵抗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1)对照组(Con)12只;(2)高脂饮食组(HF)24只。8周后高脂组再随机分为高脂(HF)组和二甲双胍干预(MET)组,继续喂养8周。测定肝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应用高胰岛素-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测得葡萄糖输注率,以评价胰岛素敏感性。RT-PCR检测LPIN1、AMPKα1和AMPKα2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LPIN1、AMPKα1、AMPKα2和p-AMPKα蛋白表达。结果:HF组大鼠空腹血糖、胰岛素、血清以及肝脏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高于Con组;二甲双胍干预后上述指标下降;HF组葡萄糖输注率低于Con组(P<0.01),MET组高于HF组(P<0.05)。3组大鼠肝脏AMPKαl、AMPKα2 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HF组大鼠肝组织p-AMPKα和LPIN1蛋白表达低于Con组(P<0.01),MET组高于HF组(P<0.01)。结论:高脂饮食导致大鼠胰岛素抵抗,AMPKα活性及LPIN1表达降低,应用二甲双胍干预后AMPKα活性以及LPIN1表达均增加,LPIN1和AMPK信号通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庄向华刘元涛倪一虹孙福敦陈诗鸿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AMP活化蛋白激酶
脂素(lipin1)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防治中的作用机制
陈诗鸿庄向华孙爱丽李晓博倪一虹刘元涛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为复杂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栓形成及微小血管栓塞进而导致神经细胞缺血缺氧,神经轴索呈节段性脱髓鞘改变...
关键词:
关键词:糖尿病动物实验
刺五加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电生理观察及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采用刺五加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DPN) ,并进行电生理观察。方法  339例 DPN的病人 ,分为试验组、静注组(刺五加静脉输注组 )、电疗组和对照组 ,均常规糖尿病治疗。试验组 ( 87例 )采用刺五加浸液经皮离子导入治疗 ,静注组 ( 82例 )应用刺五加注射液静脉输注 ,电疗组 ( 91例 )病变局部皮肤应用直流电疗法 ,对照组 ( 79例 )常规抗凝、扩血管及营养神经治疗。对四组病人进行临床症状观察 ,同时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SCV)及运动末端潜伏期 ( ML P) ,并进行治疗前后自身疗效对照。结果  ( 1 )试验组各临床症状好转率均在 90 %以上 ,其中肢体疼痛、麻木、发凉好转率达 1 0 0 % ;静注组好转率平均 59.2 % ;电疗组好转率平均 6 0 % ;对照组好转率平均 2 4 %。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1 ,P<0 .0 5)。 ( 2 )试验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腓总神经的 SCV及 ML P较静注组、电疗组和对照组均明显缩短 ,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 P<0 .0 1 )。( 3)四组治疗后血糖 (空腹及餐后 2 h)、糖化血红蛋白 ( Hb A1 c)、肝肾功能、血脂及血流变学检测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但组间比较无差别。结论 刺五加浸液经皮肤离子导入治疗 DPN,可明显提高正中神经、尺神经和?
宋慧玲陈诗鸿张丽倪一虹孙福敦赵忠红张丽
关键词:刺五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电生理DPN植物神经
尿胞外体1型辅助性T细胞/2型辅助性T细胞失衡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尿胞外体1型辅助性T细胞/2型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30例为对象,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非肾病组(DIM,40例,UACR〈30mg/gCr)、微量白蛋白尿组(DN1,50例,UACR≥30-300mg/gCr)和临床白蛋白尿组(DN2,30例,UACR〉300mg/gCr)。用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提纯尿胞外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胞外体干扰素1(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尿胞外体IFN-γ/IL-4比值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CH)、UA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相关性。结果DM、DN1、DN2组胞外体Th1/Th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8089±0.2458、0.8993±0.3515、0.8571±0.2470比0.6198±0.1769,均P〈0.01)。DN1组胞外体Th1/Th2显著高于DM组(P〈0.01)。尿胞外体IFN-γ/IL-4与UACR(r=0.213,P=0.015)、BUN(r=0.292,P=0.001)呈正相关。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UN是尿胞外体IFN-γ/IL.4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46,P=0.006)。结论尿胞外体Th1/Th2漂移与2型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可能在糖尿病早期肾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孙爱丽倪一虹关广聚邓浩萍刘元涛陈诗鸿孙福敦庄向华邓景惕胡晓燕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白蛋白尿TH1细胞TH2细胞
刺五加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60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 ,治疗组 3 1例 ,采用中药刺五加浸液经皮离子导入治疗 ;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①治疗组各临床症状好转率均在 85 %以上 ;对照组平均 3 3 1 % ,P <0 0 1 ;②电生理观察 :治疗组正中、尺和腓总神经的SGV及ML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自身对照及组间比较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结论 :刺五加浸液经皮肤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可明显提高正中、尺和腓总神经的SGV及ML ,说明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改善神经髓鞘功能 。
宋慧玲陈诗鸿张丽倪一虹孙福敦张丽
关键词:刺五加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发症
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的关系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并脑梗死(C I)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的血清抵抗素水平。C I并发T2DM组(n=48),单纯C I组(n=50),对照组(n=36)。结果T2DM+C I及C I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二者相比,T2DM+C I组血清抵抗素水平较C I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清抵抗素浓度与FINS、SBP、DBP、Homa-IR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与Homa-β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T2DM+C I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C I组,高抵抗素血症与高胰岛素血症的相关性提示,抵抗素可能在T2DM及其脑血管并发症C I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王道清张珑倪一虹陈诗鸿宋惠玲
关键词:抵抗素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脑血管病
瑞易宁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倪一虹宋惠玲陈丽
关键词:瑞易宁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药物疗法胰岛素降血糖药
Leptin与骨代谢
<正>研究发现,瘦素(Laptin)是一介导脂量和骨量的激素介质,且可能是一种骨形成的合成因子。肥胖者血清Leptin浓度超过正常体重者的2倍以上,Leptin与体重指数、体脂含量的正相关存在于所有人群中。研究表明,Le...
陈涛鸿倪一虹王殿辉
文献传递
前列腺素E1(PGE1)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48例按ADA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男27例,女21例,年龄47~68岁,病程5~16年.其中并发周围神经病变24例,并发眼底视网膜病变14例并发冠心病1...
倪一虹宋惠玲
文献传递
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与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关系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抵抗素水平与2型糖尿病(T_2DM)并周围神经病变(PN)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下列2组的血清抵抗素水平。将96例 T_2DM 患者分为2组,DM 并发 PN组(DM+PN,n=52),单纯 DM 组(DM,n=44),对照组(NC,n=34)。结果 DM+PN 及 DM 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高于 NC 组(P<0.05);二者相比,DM+PN 组血清抵抗素水平较 DM 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清抵抗素浓度与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空腹血清内皮素(E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 HOMA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呈显著正相关(均 P<0.05),与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及空腹血清一氧化氮(NO)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DM+PN 组血清抵抗素水平显著高于 DM 组,高抵抗素血症与 ET、NO 的相关性提示,抵抗素可能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N)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王晓红王道清陈诗鸿张珑倪一虹
关键词: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