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岚
- 作品数:15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云南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及其临床意义
- 2007年
- 云南省是有着特殊地理环境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生活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而又相互影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途径也不尽相同,各民族均见有患病,HBV基因型在云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尚不清楚。本文对云南汉族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进行基因分型测定,并分析基因型分布特点,探讨其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不同临床疾病谱、病毒复制水平的关系。
- 游晶庄林李云丽陈红英俞岚唐宝璋黄梦玲黄俊华袁绍明王辉袁丽芳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云南汉族血清HBVDNA基因型分布
- 昆明市综合性三甲医院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俞岚姜润生周梅
- 关键词:医院信息化建设卫生事业发展社会医疗医院管理财务问题信息化发展
- 昆明市六所三甲医院信息系统应用状况分析
- 2008年
- 俞岚姜润生周梅
-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卫生信息化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信息化发展社会信息化医院管理
- HBV携带者T细胞亚群状况与肝组织病理学对比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研究HBV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血清HBVDNA,HBeAg的关系,并对T细胞亚群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对比分析,探讨HBV携带及其所导致肝组织病理改变的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09例HBV携带者和4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率,并对其中28例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PCR法检测HBVDNA.结果:HBV携带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67.2±9.0%vs71.0±3.5%,P<0.05;33.1%±6.6vs40.3±2.8%,P<0.001;1.10±0.36vs2.01±0.19,P<0.001),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33.8±8.4%vs20.2±1.9%,P<0.001).HBVDNA(+)组及HBeAg(+)组分别与HBVDNA(-)组及HBeAg(-)组比较,CD3+细胞无统计学差异,CD4+细胞显著降低(31.2±6.3%vs37.2±5.4%,P<0.001;31.0±6.0%vs35.8±6.5%,P<0.001),CD8+细胞明显升高(36.7±8.4%vs27.9±4.2%,P<0.001;37.3±8.4%vs29.5±6.0%,P<0.001),CD4+/CD8+比值明显降低(0.91±0.32vs1.35±0.26,P<0.001;0.89±0.30vs1.26±0.33,P<0.001).HBVDNA(+)组肝病理组织学改变68.8%达到G1S1及以上程度,而HBVDNA(-)组仅为16.7%,二组间差异显著(c2=5.57,P<0.01).G1S1组CD3+细胞较G1S0组明显降低(F=2.919,P=0.047),CD4+细胞降低(P>0.05).G2S1组与G1S0组相比,CD3+细胞及CD4+细胞百分率有降低趋势,CD8+细胞百分率有升高趋势,CD4+/CD8+比值有明显降低趋势.结论:HBV感染可导致HBV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变,HBVDNA复制增加可进一步加重HBV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并加重肝组织损害.
- 游晶庄林陈红英俞岚黄俊华高惠芸乔燕伟唐宝璋曲俊彦吴国斌
- 关键词:HBV携带者HBV肝组织病理学T细胞亚群免疫功能
- 5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由免疫损伤介导的慢性进展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肝内小胆管进行性破坏伴门脉炎症性改变,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过去认为国内很少发病,是一种罕见病,但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现对我院确诊PBC的5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治。
- 牛英王志光俞岚
-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
- 健康教育对提高冶炼工人铅污染防护意识和能力的调查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能否提高冶炼工人对铅污染危害的防护意识和能力,降低铅中毒的几率。方法:以某大型冶炼厂中熔炼分厂两个工区142名冶炼工人作为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在健康教育前后填写分析比对。结果:(1)铅污染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较教育前有所提高;(2)工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率教育前后具有显著差异;(3)个人卫生意识和行为有所改观;(4)工人们对健康教育活动普遍认同。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的提高工人的个人防护意识与防护能力,具有长期坚持施行的现实意义。
- 俞岚周梅樊云花
- 关键词:健康教育铅污染冶炼
- 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医患关系和医院管理被引量:17
- 2007年
-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为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之后,给医院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促进了医院在自身功能上的拓展,增强了医院社会属性的发挥。在现代医学模式观念的影响之下,对于医院如何看待医患关系和调整管理行为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医院必须从单纯的依靠药物、手术等诊治手段中摆脱出来,结合与心理治疗和人文关怀,从而建立起一种全方位多维度的治疗体系,将“以人为本”的宗旨真正落实到实处,使医院能在整个医学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优势和旺盛的生命力。
- 俞岚李经辉
- 关键词:医院管理医患关系
- 椎管内硬脊膜外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报告被引量:2
- 2007年
- 患者 女,43岁,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术后5d,月经来潮2d伴双下肢截瘫、二便失禁3d。既往:颈椎强直性脊柱炎6年。14岁初潮,周期:3~5d/28—31d,有痛经史,22岁结婚,剖腹产一男孩,体健。查体:神志清,T6平面以下深浅感觉消失,双下胺肌力0级,肌张力低,病理反射阴性,二便失禁,胸背部T8-9棘突间隙可见硬膜外麻醉穿刺针限。MRI:C7-L1椎管内硬脊膜外血肿,以T5-8最厚达1cm,脊髓受压明显(图1)。
- 李经辉俞岚李玉王进昆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硬脊膜外椎管内
-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血清HBVDNA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与血清HBVDNA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和60例健康人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CD3^+、CD4^+细胞数百分率及CD4/CD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数百分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血清HBVDNA(+)组与HBVDNA(-)组相比,CD3^+细胞数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CD4^+细胞数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数百分率明显升高(P〈0.01)。将HBVDNA(+)组按高、中、低病毒载量分组进行比较,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4^+/CD8^+在数值上呈下降趋势,CD8^+呈上升趋势。结论HBV感染后可导致乙肝病毒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HBVDNA复制进一步加重紊乱。
- 吴国斌游晶庄林陈红英俞岚高惠芸
- 关键词: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HBVDNAT淋巴细胞免疫耐受
- 慢性HBV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不同年龄变化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探明携带者随着年龄增长由免疫耐受期进入免疫激活期的机制. 方法:慢性HBV携带者104例取外周血检测T细胞亚群与健康对照40例作比较.分别以5岁、10岁、20 岁为间隔将慢性HBV携带者分组,比较各年龄组之间HBeAg阳性率及T细胞亚群. 结果:慢性HBV携带者与健康对照比较CD3(F=5.976, P=0.016)、CD4(F=46.244,P=0.0001)、CD4/ CD8(F=254.357,P=0.0001)下降,CD8(F=103.848, P=0.0001)升高.慢性HBV携带者CD8(F=6.726, P=0.011)T细胞30岁后明显下降.慢性HBV携带者30 岁前e抗原阳性组较阴性组CD4(F=11.123,P=0.001) 明显降低,30岁后则无显著差异. 结论:机体(HLA限制性和CD4T细胞无应答性)和病毒(HBeAg的免疫耐受调节作用)两方面因素决定了30岁左右为慢性HBV携带者病情及细胞免疫功能转折点.
- 乔燕伟游晶庄林陈红英俞岚高惠芸吴国宾曲俊彦
- 关键词:HBV携带者慢性外周血T细胞C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