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玥

作品数:1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 2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哲学
  • 5篇黑格尔
  • 3篇德国古典哲学
  • 3篇艺术
  • 3篇古典哲学
  • 2篇自我更新
  • 2篇公共性
  • 2篇分析哲学
  • 1篇道教
  • 1篇虚无
  • 1篇伊拉斯谟
  • 1篇艺术观
  • 1篇艺术观念
  • 1篇意志
  • 1篇有权
  • 1篇哲学史
  • 1篇智性直观
  • 1篇人物志
  • 1篇儒道
  • 1篇儒道会通

机构

  • 14篇四川大学

作者

  • 14篇余玥
  • 1篇曾怡

传媒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宗教学研究
  • 2篇公共艺术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哲学研究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现代哲学
  • 1篇世界哲学
  • 1篇攀枝花学院学...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艺术的消逝?——伽达默尔对黑格尔的误解
2021年
黑格尔美学讲座中的“艺术的消逝特性”被认为是后来各种“艺术终结论”的源泉。为抗拒艺术的消逝,伽达默尔从艺术发生的多元性、传统在美的显现中的源初作用,以及美学的交互对话方法三方面,对黑格尔进行了反对。但这一反对误解了黑格尔的主张,消解了黑格尔美学的客观化取向和政治-社会现实内涵。实际上,“艺术的消逝”从属于黑格尔对其时代状况的现代美学批判计划,其目标是要让“美的艺术”与其他精神媒介产生现实的可永恒化的综合作用。对此的忽视导致伽达默尔阐释学在客观性上有所缺失。
余玥
关键词:艺术美学黑格尔伽达默尔
本质与幻相:哲学史视野下黑格尔《逻辑学》本质论开端处的给予性问题被引量:2
2018年
解读黑格尔《逻辑学》本质论存在两重困难:其哲学背景的隐晦及其结构安排的变化。克服它们需要了解黑格尔在此与谁做怎样的斗争。所有这些斗争的关键都是给予性问题。通过斯宾诺莎,黑格尔找到了被给予者与给予活动的原初同一性,即本质活动,但他在此活动中引入了歧义性:一方面,本质活动要从被给予的幻相开始,另一面却要使之虚无化。黑格尔由此批评康德和费希特哲学对给予性问题解决不彻底,并将自己的本质论理解为一场彻底的虚无主义运动。
余玥
关键词:幻相虚无
公共艺术观念的过往和现今被引量:2
2021年
公共艺术是与市民社会一起生长起来的。它的雏形早在近代早期就通过艺术与大众政治的联姻有所体现,而在郎西埃的分析中,这一点在当代也具有重要意义。以法国大革命为界,分别产生了赫尔德式的革命型人民艺术、康德式的改良型公共艺术和席勒式的平衡型公共艺术,它们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到如今,后两者仍是新型左翼公共艺术的重要思想资源。
余玥
关键词:艺术公共性
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更新运动被引量:2
2016年
20世纪后半叶,德国古典哲学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其自我更新的运动。考察它与后形而上学的主要思想如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分析哲学和后现代诸哲学之间的互动关系,概括这些互动工作的重要成果和意义,可以看出这一自我更新运动具有五重重要意义: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并不是一个内在封闭的传统;它并非必然是保守的国家意识形态;也不是一种故弄玄虚的形而上学、或只关注抽象概念的"观念论";其自我更新的关键之一,在于扎实地重返文本;其目标之一,在于通过参与诸当代讨论和解决诸当代问题,重塑现代性的形象。
余玥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分析哲学后现代哲学
儒道会通如何可能?——葛洪思想之“内道外儒”说解析被引量:1
2008年
本文通过分析葛洪思想中儒道会通如何可能的问题,指明了儒道思想在内外融贯、本末贯通、儒道会通三个层面上的进展过程与整体结构,先验的明见了其奠基之根本,表明了儒道会通的一般超越论形式,从而根据性的豁清了中国思想史上经常出现却始终处于暧昧中的儒道会通问题。
余玥
关键词:道教儒家
自然情感与所有权问题:费希特与黑格尔规范理论的重要差异被引量:1
2019年
合理的社会秩序应被建立在符合多元情感需求的创造和交换体系内,并同时寻求参与者的满足和分配的公平。其核心问题为"在什么意义上,我所得的是应得且足够的"。费希特和黑格尔同样看到了此点,但二者差异为:黑格尔认为所有权契约的基础在于相互协助满足需要方面所达成的互相承认,其目的是维护情感需要的持续满足;相反,费希特主张,所有权契约的基础在于自我能基于承认他人的自由,在共同体中自行限制自身的情感需要。
余玥
关键词:费希特黑格尔自然情感所有权
家哲学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转型及其当代意义
2024年
现代家庭以亲密关系为基础并与公共领域相对分离。其法规范地位在近代早期并未确立,因为启蒙和自然法传统主要只破坏了旧家庭结构及父权制。费希特提出了非契约论的反干涉家庭法以维护亲密关系,康德则给出了一种契约论式的家哲学以维护身体-财产结合。综合二者的思路,黑格尔认为家庭法是一种包含契约论要素的商谈性规范,其重要特征是拥有一种“居间特性”,并且将家庭作为国家的“第一重根”。在黑格尔家哲学中包含着效用论和幸福论考虑,在当代,它被霍耐特用于修正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并更新民主实践。
余玥
关键词:家庭私法契约
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更新运动
2017年
德国古典哲学的确在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看似平静但意味深长的自我更新运动。对之加以适当的历史描述,以方便在新的语境下重新理解德国古典哲学传统,起码有五个要点:(1)德国古典哲学传统并不是一个内在封闭的传统。恰恰相反,它是当前各种新的学术取向(如现象学、分析哲学、诸后现代哲学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融合的焦点之一,是具备充分开放性的传统。(2)
余玥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近代哲学分析哲学自我更新
前卫艺术中的公共性萌芽:20世纪90年代成都具有公共性特征的前卫艺术
2022年
成都“具有公共性特征的前卫艺术”集中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这些作品具有较强的公共性,而其背后的根本观念是前卫性的,也因此走向了自我消解。本文通过重构有关历史现象的基本脉络,并与当下成都的“新类型公共艺术”进行对比。
缪林芮余玥
关键词:公共艺术前卫艺术公共性前卫性
直观的自然或概念的自然?——谢林与黑格尔早期自然哲学中的时间问题
2020年
耶拿黑格尔所了解到的谢林早期自然哲学有两种不同的版本:1797年与意识共属一体的自然哲学和1799年与之分离的自然哲学。相应地,谢林时间理论也有两种:与意识相统一的自然时间和独立能生自然与被生自然关系中的时间。虽然两种时间理论都强调力、时空、物质和运动的统一,且都奠基于智性直观,但只有前一种对黑格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尽管如此,黑格尔在耶拿还是用概念外化学说取代了对自然的智性直观,原因是他对谢林给予有限时间存在者的较低地位并不满意,而它恰恰被黑格尔视为理解自然中介性和概念实在性的关键。
余玥
关键词:智性直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