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璐瑶

作品数:5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和尚
  • 2篇氧同位素
  • 2篇同位素
  • 1篇地面气温
  • 1篇地下水
  • 1篇东亚季风
  • 1篇洞穴石笋
  • 1篇岩溶
  • 1篇岩溶地下
  • 1篇岩溶地下水
  • 1篇遥相关
  • 1篇影响因素
  • 1篇石笋
  • 1篇示踪
  • 1篇示踪剂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温
  • 1篇热带
  • 1篇温度

机构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5篇何璐瑶
  • 4篇胡超涌
  • 2篇曹振华
  • 2篇谢树成
  • 2篇黄俊华
  • 2篇熊志方
  • 2篇马仲武
  • 1篇李琴
  • 1篇邱海鸥
  • 1篇王焰新
  • 1篇史郁
  • 1篇王明达
  • 1篇贾苒

传媒

  • 2篇中国岩溶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科技资讯

年份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湖北清江和尚洞洞穴温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20
2008年
对湖北清江流域和尚洞内、洞外气温进行同步高频监测,发现洞穴温度响应洞外气温的变化,但由于受到洞穴的“缓冲作用”,由外及里的温度变化幅度变小,时间滞后,且响应的快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03—2008年度监测的数据统计表明,在150m洞深处,洞内日温度的变化幅度仅0.2℃,明显低于洞外气温变化幅度(6.9℃);同样,洞内夏、冬季节温差变化(6.9℃)也小于洞外(31.8℃)。比较洞内外温度的时间序列,发现日尺度上,洞内气温滞后洞外0~2小时,而在季节尺度上则滞后10-40天,其中降温阶段滞后小,升温阶段滞后大。此外,一年四季中,洞内温度对外界气温变化的响应呈现慢(2—4月)→快(5—7月)→较快(8—10月)→较慢(11-1月)的特点,可能与不同季节下洞穴“缓冲作用”的强弱变化有关。
何璐瑶胡超涌曹振华马仲武熊志方
天然荧光物质作为岩溶地下水的示踪剂研究——以湖北清江和尚洞为例被引量:9
2007年
天然荧光物质作为岩溶地下水的示踪剂的相关报道较少。在详细研究了湖北清江和尚洞岩溶滴水中荧光物质的光谱特征及其季节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天然荧光物质作为岩溶示踪剂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和尚洞岩溶滴水中的主要荧光物质是富里酸,其特征波长对为:激发波长304nm,发射波长407nm。在年季旋回中,荧光强度与滴水的氧同位素组成有一致的季节变化(r=0.539,p>0.99)。滴水1δ8O和荧光强度峰值(5月,初夏)出现明显滞后于补给水(冬季降水),两者的时间差指示了岩溶水的滞留。因此,天然荧光物质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下水的示踪剂,具有灵敏、经济及环保等特点,特别适合源头未知的岩溶水示踪。
贾苒胡超涌邱海鸥何璐瑶
关键词:示踪
石笋碳酸盐氧同位素的影响因素——来自湖北清江和尚洞的监测报告
洞穴石笋氧同位素组成(O)作为季风指标,广泛用于亚洲季风演变的研究。石笋氧同位素反映季风变化的前提条件是碳酸盐沉积时同位素达到平衡,即石笋氧同位素能继承大气降水氧同位素的信息,而其他非同位素平衡的因素的影响可以忽略。
胡超涌夏开慧刘浴辉何璐瑶曹振华熊志方马仲武王明达李琴史郁黄俊华谢树成
文献传递
宜昌地面气温与Arosa臭氧总量的遥相关被引量:1
2008年
地处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宜昌是响应大尺度环流变化的敏感区域,能灵敏捕捉到大气臭氧的纬向输送过程。从近80年宜昌地表温度和Arosa大气臭氧总量相似的季节性变化发现前者较后者提前3个月反相变化,其本质是臭氧运输的季节变化引起的。
何璐瑶
关键词:气温臭氧总量
石笋氧同位素指示东亚季风大尺度环流特征被引量:33
2009年
利用湖北清江和尚洞的两支具有精确年代的年层石笋,建立了20世纪逐年的石笋氧同位素序列,讨论东亚季风石笋氧同位素的气候指示意义。与现代气象观测资料对比,发现近100年来和尚洞石笋δ ^(18)O与当地年总降水量和年均温度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但与指示东亚季风环流特征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指数(WPSH)以及相对应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指数(PDO)相关性好。在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当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处于正(负)相位时,副热带高压加强(减弱),石笋的δ ^(18)O相对偏正(负)。因而,石笋δ^(10)O反映了东亚季风大尺度环流特征。
何璐瑶胡超涌黄俊华谢树成王焰新
关键词:洞穴石笋氧同位素东亚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