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发勤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儿童
  • 2篇标准差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缺乏
  • 1篇营养缺乏病
  • 1篇人口资料
  • 1篇上臂围
  • 1篇身高
  • 1篇身高体重
  • 1篇体格
  • 1篇体格发育
  • 1篇体重
  • 1篇误检
  • 1篇漏检
  • 1篇均数
  • 1篇老年
  • 1篇老年病
  • 1篇老年病员
  • 1篇多元线性回归
  • 1篇儿童体格

机构

  • 6篇四川省卫生防...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何发勤
  • 2篇蒋威
  • 1篇罗静
  • 1篇刘祖阳
  • 1篇陈江
  • 1篇毛水珍
  • 1篇杨周西
  • 1篇李建
  • 1篇姚林

传媒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四川省营养学...
  • 1篇中国营养学会...

年份

  • 1篇2000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身高体重测量值的评价
<正>人体生长发育及正常体形的维持,不但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而且更受营养因素的影响。因此,测量、评价体格发育指标,尤其是身高与体重,就成为公共营养、临床营养和妇幼保健工作中经常而广泛采用的,评价人体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方...
何发勤
文献传递
平均值两侧标准差计算方法的探讨
参考人口的许多测量指标,如年龄之体重、身高之体重等,平均值(均数或中位数)两侧分布并不对称,按正态分布原理建立的平均值加减若干倍全样本标准差法(本文称传统法)制定的正常值范围或其它区间界限值,总是对称分布于平均值两侧,用...
何发勤蒋威
文献传递
偏态分布资料均数两侧标准差计算方法的探讨
1997年
作者将偏态分布资料分为均数上、下两部分、然后分别为其设置与之完全对称的假设变量。从而形成两个完整的假设样本、再按一般方法计算其标准差,即得原样本上、下侧标准差。分别用上、下侧标准差制定的偏态参考人口资料评价标准,可以使实际分布显著地接近预期的分布。
何发勤蒋威罗静
关键词:标准差人口资料
儿童体格发育Z评分分析法被引量:25
1994年
为推广应用Z评分分析法,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该分析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的要点,并结合笔者应用的体会,采用与传统分析方法对比的方法,重点阐述了Z评分分析法的优点。
何发勤
关键词:儿童体格发育
老年病员体重估计方法的探讨
2000年
目的 :探讨老年卧床病员体重值的估计方法。方法 :以 16 1例老年男性住院病员的身高、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实测值为自变量 ,体重实测值为因变量 ,按体质指数分组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经显著性检验 ,所建回归方程成立 ,体重估计误差仅为 (3 5~ 5 41)kg。经临床应用效果证明 ,其估计误差为 (3 0 3~ 4 81)kg。,结论 :本研究的体重估计方法可为老年男性卧床病员的营养状况评价提供适用的体重参考值。
毛水珍李建何发勤姚林杨周西
关键词:老年病员多元线性回归体重
上臂围判断儿童营养不良的漏检和误检分析
1992年
作者按上臂围<13.5cm.KAUP 指数<15的儿童“为营养不良”或“可疑”的判断标准,对3435名3~72月龄儿童的体格发育资料作配对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判断结果不一致.若以 KAUP 指数法判断结果为“真”,则上臂围指标的漏检率为66.9%,误检率为19.1%。建议将上肾围判断标准改为:不满2岁用13.5cm;2,2岁用14.0cm;4,5岁用14.5cm,则各年龄组的漏检概率可降至10~43%,误检概率为54~21%,更能满足儿童营养监测现场工作的需要。
何发勤蔡琳蒋仕芬叶鸿岷陈江刘祖阳
关键词:儿童营养缺乏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