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亚娟

作品数:7 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地物
  • 2篇遥感
  • 2篇土地利用
  • 2篇线状地物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埋深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产量
  • 1篇信息空间
  • 1篇遥感调查
  • 1篇遥感影像
  • 1篇叶面
  • 1篇叶面积
  • 1篇叶面积指数
  • 1篇玉米
  • 1篇玉米产量
  • 1篇蔗叶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生物生产力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农业部规划设...

作者

  • 7篇何亚娟
  • 5篇潘学标
  • 3篇裴志远
  • 2篇吴全
  • 2篇马尚杰
  • 2篇汪庆发
  • 1篇郭琳
  • 1篇王飞
  • 1篇易湘生
  • 1篇游炯

传媒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气候变化与生...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遥感调查中耕地解译面积精准核算被引量:11
2016年
扣除小地物和线状地物是提高遥感调查中耕地解译面积精度的重要手段。该文选择安徽省濉溪县为研究区,以高分1号16 m多光谱影像作为数据源,在解译耕地面积的基础上,采用遥感解译与GIS空间运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线状地物进行扣除,采用布设抽样样方的方法对小地物进行扣除,对研究区耕地解译面积进行精准核算。结果表明:1)濉溪县解译耕地面积为1 320.64 km^2,广泛分布于全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四铺镇、百善镇、铁佛镇等地区,北部地区耕地分布相对较少;2)濉溪县共有45.14 km^2的线状地物被解译为耕地,占整个研究区耕地解译面积的3.42%;3)濉溪县小地物平均扣除系数为3.51%,遥感解译耕地面积中有44.77 km2的小地物被解译为耕地;4)扣除线状地物和小地物后,濉溪县耕地面积为1 230.73 km^2,全县解译耕地面积误差由6.57%降到0.68%,全部样方遥感解译平均误差的总体差异并不明显,单个样方在扣除小地物前后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可为提高耕地解译面积精度提供思路与借鉴。
易湘生马尚杰游炯吴全何亚娟郭琳付野
关键词:遥感土地利用耕地线状地物
气候与农业结构变化对民勤荒漠化的影响
本文根据历史气候资料和农业及水文资料,对甘肃民勤的气候变化特征、生物生产力和水资源利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民勤的气候变化趋势表现为温度明显升高,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4℃,年平均最低气温每10年升高0.56℃;...
潘学标何亚娟
关键词:农业结构生物生产力荒漠化地下水埋深
文献传递
县域尺度玉米产量信息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县级尺度作物产量信息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空间相关性。在确定合理采样数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研究样本的统计特征,获得传统方法估计的总体产量信息分布概况,利用地统计学理论分析其空间变异性特征和克里格插值对作物产量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传统统计学分析表明,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空间变异系数均在10%~100%之间,属于中等变异性,而利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最佳半方差函数拟合发现,县域尺度上的玉米产量信息表现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说明产量的空间变异性主要是由其结构性因素决定的,随机性因素对该尺度下的变量空间变异性影响较小,且相关范围较大,在3 400 m左右。
何亚娟潘学标裴志远王连林马志平
关键词:玉米产量克里格插值
冬小麦产量分阶段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12年
为了解决冬小麦估产的时效性和运行化问题,通过对河北省玉田县2007~2009年冬小麦的连续监测,在不同生育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收获期)对其产量构成三因子(穗数、粒数和粒质量)进行实地抽样测定,并结合冬小麦各个生长发育期的生理生态特点,建立相应的分阶段单产预测模型。试验发现,单因子模型的应用,可使冬小麦估产的预报时间提前到抽穗期,其拟合精度可达到88%以上。双因子模型的应用可使预报时间提前到抽穗后期至灌浆期,模型拟合精度大于90%;结果表明,冬小麦分阶段预产模型可以作为县级区域农业遥感业务化运行系统的基础,增强农业遥感监测产量的预警能力。
何亚娟汪庆发裴志远王连林马志平潘学标
关键词:冬小麦
基于SPOT遥感数据的甘蔗叶面积指数反演和产量估算被引量:37
2013年
利用SPOT遥感数据进行甘蔗叶面积指数LAI反演,建立最佳NDVI-LAI反演模型,同时结合不同生育期甘蔗叶面积指数的时序变化规律,建立各生育期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得到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产量最佳估产模型。在验证甘蔗叶面积指数LAI的基础上,利用遥感反演的甘蔗叶面积指数LAI进行甘蔗单产估算。结果表明:甘蔗叶面积指数LAI与NDVI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全生育期二者的相关性最高,以二次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决定系数R2为0.842 9。将遥感数据反演得到的平均叶面积指数LAI数据代入甘蔗叶面积LAI-产量模型得到全县平均单产,与统计数据相比,相对误差仅为2.6%。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估产效果,可以为甘蔗区域估产提供重要参考。
何亚娟潘学标裴志远马尚杰Heather McNirnJiali Shang
关键词:甘蔗归一化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
土地利用中线状地物在遥感影像中的变化规律被引量:4
2008年
一般线状地物在遥感影像中的变化规律是目前国内外土地利用调查中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在遥感影像的线状地物特征提取和面积量算的应用中可以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采用数理统计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华北地区(京津冀三地)地面线状地物的105个随机样本的实际宽度量测、定位和图片采集,与其在landsatTM7遥感影像中的具体表现相结合,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得出一般线状地物在landsatTM7遥感影像中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和比较,发现不同线状地物如道路和沟渠,由于在地面实际宽度和走向等的不同,其在landsatTM7遥感影像上变化规律是各不相同的;即使是相同实际宽度相同走向的同一类别线状地物其在landsatTM7遥感影像上影像变化也是有较大差异的,文章还进一步分析了造成变化的主要原因。
何亚娟王飞吴全汪庆发
关键词:遥感影像土地利用
甘肃省民勤绿洲种植结构与水资源利用的研究被引量:19
2003年
对甘肃省民勤县 1949~ 2 0 0 0年农业统计资料分析结果表明 ,该县绿洲作物种植结构和产量发生很大变化 ,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 ,其中小麦种植面积 1982~ 1998年下降 15% ,玉米、棉花及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呈增长趋势 ,黑瓜籽增幅达 10 %。
何亚娟潘学标
关键词:民勤绿洲水资源利用播种面积种植面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