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瑞芳
作品数:
5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黄良国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黄名璐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蒋国红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白洁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施迎兵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4篇
间质干细胞
4篇
干细胞
3篇
出血
2篇
营养因子
2篇
源性
2篇
源性神经营养...
2篇
神经营养
2篇
神经营养因子
2篇
细胞
2篇
慢病毒
2篇
慢病毒属
2篇
脑源性
2篇
脑源性神经
2篇
脑源性神经营...
2篇
脑源性神经营...
2篇
骨髓
2篇
骨髓间质
2篇
骨髓间质干细...
2篇
BDNF
2篇
病毒
机构
5篇
遵义医学院附...
作者
5篇
任瑞芳
5篇
黄良国
4篇
蒋国红
4篇
黄名璐
2篇
白洁
1篇
施迎兵
传媒
1篇
中华神经科杂...
1篇
中风与神经疾...
1篇
中华神经医学...
1篇
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2篇
2014
2篇
2013
1篇
2012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骨髓间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神经样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2012年
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可经药物、细胞营养因子、细胞共培养等多种方法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移植后可显著改善和促进损伤部位的结构和功能修复并代替坏死的神经元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研究发现此神经样细胞可能具备突触联系、神经递质、神经电生理等正常神经细胞的功能。
任瑞芳
黄良国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诱导分化
BDNF对MSCs向脑出血灶周围组织迁移的保护作用
<正>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感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后,被移植入大鼠侧脑室内,向对侧脑出血(ICH)灶周围组织的迁移情况。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将带有BDNF的慢病毒载体转染MSC...
任瑞芳
黄良国
蒋国红
黄名璐
文献传递
BDNF对BMSCs向脑出血灶周围组织迁移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后,被移植人大鼠侧脑室内,向对侧脑出血灶周围组织的迁移情况。方法将60只脑出血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gg、骨髓间质干细胞一绿色荧光蛋白组(BMSCs-EGF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MSCs.EGFP.BDNF)组,每组15只。分别向侧脑室注射PBS,BMSCs,慢病毒(LV)转染的EGFP,LV转染的BDNF.EGFP,在术后7d、14d、21d采用Westenblotting检测各组BDNF在BMSCs中的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检测Brdu标记的BMSCs,EGFP及BDNF。结果Westernblotting检测BMSCs.EGFP—BDNF组BDNF蛋白表达明显多于BMSCs组及BMSCs.EGFP组畔0.05);细胞爬片BMSCs.EGFP.BDNF组BDNF荧光表达明显高于BMSCs组及BMSCs.EGFP组:脑组织切片免疫荧光单标显示BMSCs.EGFP.BDNF组迁移至脑出血灶周围组织的BMSCs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BMSCs组及BMSCs.EGFP组fP〈0.05).BMSCs组与BMSCs-EGFP组除7d外,其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胗0.05)。结论基因重组慢病毒修饰的BMSCs中BDNF表达增高,提示BDNF对BMSCs向脑出血灶周围组织迁移具有保护作用。
任瑞芳
黄良国
黄名璐
蒋国红
白洁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慢病毒属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将带有BDNF的慢病毒载体转染MSCs;RT—PCR、蛋白质印迹检测转基因MSCsBDNF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MSCs组、空病毒转染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EGFP)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重组慢病毒转染骨髓问质干细胞(MSCs—EGFP.BDNF)组,每组15只。72h后细胞移植,记录各组细胞移植后7、14、21d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免疫荧光双标检测MSCs脑内迁移和分化情况。结果MSCs—EGFP—BDNF组BDNF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明显高于MSCs组及MSCs—EGFP组;与PBS组(7d:2.0±0.4,14d:1.7±0.2,21d:1.3±0.2)相比,MSCs组(7d:1.6±0.2,14d:1.2±0.3,21d:0.8±0.2)、MSCs—EGFP组(7d:1.6±0.3,14d:1.1±0.2,21d:0.8±0.3)及MSCs-EGFP—BDNF组(7d:1.2±0.3,14d:0.6±0.1,21d:0.2±0.2)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6.667、18.417、20.882,均P〈0.05),其中MSCs—EGFP.BDNF组改善最为显著;免疫荧光双标显示MSCs-EGFP—BDNF组胶原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阳性率明显高于MSCs组及MSCs—EGFP组,而MSCs组与MSCs—EGF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DNF基因重组慢病毒修饰的MSCs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均增高;修饰的MSCs移植后可迁移至脑出血灶周围存活并分化表达神经细胞标志物,促进脑出血后神经功能修复。
任瑞芳
黄良国
蒋国红
黄名璐
施迎兵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间质干细胞移植
慢病毒属
脑出血
骨髓间质干细胞贴壁筛选法的提纯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体外分离贴壁筛选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Istemcells,MSCs),并对MSCs的表面标志进行测定。方法分离4周龄的大鼠股骨、胫骨骨髓进行体外贴壁培养、筛选,取第1~10代的MSCs观察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结果大鼠MSCs细胞形态呈长梭形,培养筛选至第3—6代时流式细胞术检测:CD29、CD90阳性率均在90%以上,CIM5阳性率在10%以下。结论本方法分离纯化出的是MSCs,第3~6代时纯度最高。
任瑞芳
黄良国
黄名璐
蒋国红
白洁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流式细胞术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