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涛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新生儿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 1篇毒株
  • 1篇新生儿感染
  • 1篇新生儿感染性...
  • 1篇行为者
  • 1篇性行为
  • 1篇血疗
  • 1篇血培养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率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阳性率分析
  • 1篇药物
  • 1篇药性分析
  • 1篇影响因素
  • 1篇原菌分布

机构

  • 6篇保定市妇幼保...
  • 1篇保定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于涛
  • 3篇王磊
  • 1篇宋兰萍
  • 1篇王微微
  • 1篇刘建刚

传媒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保定市1株新型HIV-1重组毒株的近似全长基因组鉴定分析
2023年
目的对保定市新发现的1株pol区不能明确分型的HIV-1毒株(BD226AJ)进行近似全长基因组扩增,并分析其亚型、重组模式和基因特点。方法提取患者血浆中HIV-1RNA并逆转录为cDNA,使用近末端稀释法分2段对其进行近似全长基因组扩增并测序。使用jpHMM和SimPlot 3.5软件对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进行重组模式和重组断点分析,采用MEGA 6.0软件分片段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进一步确认重组断点的准确性。构建该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及各亚型片段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分析该毒株的亲本来源。结果经过近似全长基因组扩增、测序、序列拼接后,获得1条长度为8830 bp的HIV-1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重组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是由CRF01_AE和B亚型重组形成的,其近似全长基因组序列被3个断点分成了4个亚型片段,分别为ICRF01_AE(HXB2,823—4224 nt)、Ⅱ_(B)(HXB2,4225—5991 nt)、ⅢCRF01_AE(HX B2,5992—9295 nt)、ⅣB(HXB2,9296—9406 nt)。各亚型基因片段的系统进化树分析进一步表明该序列的可能亲本来源为CRF01_AE和B亚型。HIV BLAST的结果显示,该序列与CRF112_01B的相似性为96%,系统进化树分析进一步验证该序列与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中的CRF112_01B序列聚集。结论本研究在保定市MSM人群中发现了1例由CRF01_AE和B亚型重组的新型重组毒株CRF112_01B,提示HIV-1CRF112_01B已通过MSM人群传入河北,并开始在保定市传播,因此加强该亚型或者类似新型毒株的监测,对有关部门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和遏制新型重组毒株在本地区的传播和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张文娟杨学刚张雨辰王云双于涛石昊曦
关键词:HIV-1CRF01_AE男男性行为者
妊娠期中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临床实践与应用探讨
2023年
探讨妊娠期中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临床实践与应用,评估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妊娠期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共收治1458名妊娠期患者,根据是否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分组,分别检测用药前后的血小板聚集率(ADP、AA两项目),并统计各组患者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对比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和相关性。结果 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患者,用药后ADP、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降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也显著降低(P<0.05),与未使用药物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聚集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P<0.05)。结论 妊娠期中血小板聚集率检测是一种有效的临床实践与应用,可以评估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以及对妊娠期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建议在妊娠期定期进行血小板聚集率检测,并根据结果调整用药方案,以提高母婴安全和健康。本研究是首次在大样本的妊娠期患者中系统地评估血小板聚集率检测的临床实践与应用,为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用药监测和效果评价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和参考,对于提高妊娠期母婴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于涛张文娟王云双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率妊娠期二磷酸腺苷花生四烯酸
新生儿科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于涛刘建刚王微微臧金鹏王磊宋兰萍
课题通过对保定地区八年内新生儿感染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的分析,发现新生儿科细菌菌群变迁及药敏结果与新生儿科用药相关,并提出由于新生儿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用药紧急,对此类抗生素敏感性强,明显高于国内报道;新生儿...
关键词:
关键词:抗生素药物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抗菌药物
换血疗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内环境的影响
目的分析换血疗法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内环境的影响。方法对51例接受换血疗法新生儿的血分析、胆红素、电解质的变化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母子血型与ABO系统血型不合为33例/28例,Rh系列4例,ABO合并Rh1例;其他原因18...
曹明祝雯王磊于涛
关键词:新生儿换血高胆红素血症
妇幼领域中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培养的阳性率分析
2023年
对妇幼领域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培养阳性率进行探讨。方法 以300例感染妇幼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22年1月-2022年12月,对其实施微生物培养,所用到的标本类型有脓汁标本、宫颈拭子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大便标本、羊水标本,分析阳性率。结果 患者的脓汁标本、宫颈拭子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大便标本、羊水标本检验阳性率不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妇幼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标本都有变化,通过对脓汁标本、宫颈拭子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大便标本、羊水标本进行培养可以确诊致病微生物,并针对性用药,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于涛张文娟王云双
关键词:妇幼临床标本微生物培养
儿童血培养分析前影响因素的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儿童血培养静脉采集对细菌临床检验准确性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2月1-15日,该院未进行严格的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时采集的用于细菌培养的患儿静脉血标本70份纳入对照组。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采集的血液标本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对血液标本采集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于2015年12月16-31日采集70份血液标本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血液标本的污染率、病原菌检出率,以及2组标本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标本污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标本静脉采血过程中可能对细菌检验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因素主要有:采血护士工作随机化、采血前告知患儿及家属不详细、标本采集质控知识缺乏、标本登记记录交接不清、发现问题时未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以及采血量不足等。对检验结果和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有标本溶血、输液同侧采血、标本放置时间及患儿血液标本量等。结论血培养静脉采血过程中对细菌检测的准确性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较多,在进行临床检验的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静脉采血方法的改进,进而提高细菌临床检验的准确性。
于涛王云双王磊
关键词:儿童血培养影响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