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文斗

作品数:9 被引量:2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细胞
  • 6篇鸡胚
  • 3篇神经元
  • 3篇迁移
  • 3篇回转器
  • 2篇神经胶质
  • 2篇神经胶质细胞
  • 2篇微重力
  • 2篇脑细胞
  • 2篇甲藻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细胞
  • 1篇电场
  • 1篇电场作用
  • 1篇扫描电镜
  • 1篇神经细胞
  • 1篇神经元迁移
  • 1篇生物光
  • 1篇生物光学
  • 1篇生物效应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9篇张锦珠
  • 9篇于文斗
  • 2篇陈雅
  • 2篇沈宏略
  • 1篇林波海
  • 1篇陈雅
  • 1篇周宏伟
  • 1篇张幼苓
  • 1篇孙彤

传媒

  • 5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年份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鸡胚完整脑的光子发射和光激发光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利用自制的单光子记录系统,对离体的浸于DMEM培养液中的鸡胚的完整脑所进行的光子发射测量显示出整脑与培养液相比有光子发射.完整脑的光子发射强度与胚龄,鸡胚的健康状况和离体后脑组织的新鲜程度有关.在对完整脑的光激发光测量中观察到一种短寿命的延迟发光,它的衰减过程不服从指数衰减规律而表现出双曲线衰减行为.从生物光子发射归因于生物体内的非定位的相干性电磁场及Frohlish的生命系统中存在着长距离的相干性的理论,讨论了利用生物光子发射研究细胞间通讯、生物的调节及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意义,以及所检测的光子发射与生物系统自身的相干性电磁场的关系,并提出应从环境对生物系统自身场的影响来理解所测的生物光子发射.
张锦珠于文斗孙彤Fritz-AlbertPopp
关键词:生物光学鸡胚
利用光子发射研究海洋甲藻间的细胞通讯被引量:5
1994年
细胞通讯,或称细胞信息传递的研究,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物理学研究的热点,引起了许多生物学家乃至物理学家们的兴趣,因为人们认识到对许多重要的生命现象,例如生长发育、细胞分化、肿瘤发生、神经信息加工等的解释,归根到底还要在对细胞通讯的研究中得到解答.近年来,人们对细胞的化学信号传递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但是长距离的细胞间的通讯在理论上仍要依赖于物理方式.
张锦珠于文斗Fritz-Albert Popp
关键词:甲藻
回转器旋转对体外培养的鸡胚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6
1996年
用回转器旋转研究重力改变对体外培养的鸡胚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回转器里经过7-9小时的处理后,神经元的形态和行为发生明显改变。只有6.3%的神经元呈现两极型的运动形态,而对照组正常培养的细胞运动形态的神经元占34.2%。某些细胞的突起出现异常,呈现扭曲的形状。在培养基质上的神经元伸出许多丝状突起,丝状突起的末端锚定在周围的细胞上或锚定在培养基质上。经过重力改变处理的细胞重新放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神经元的运动活性降低,许多细胞没有观察到明显运动的迹象。
于文斗陈雅张锦珠
关键词:神经元迁移回转器
鸡胚神经细胞发育过程光子发射的研究被引量:1
1995年
光子发射(Photon emission)又称为生物的超微弱发光,近年来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和生物体的荧光素-荧光素酶系统不同,超微弱光子发射,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系统中.这种光强度非常弱为每平方厘米每秒几个至几百个光子不等,波长范围为200~800nm.生物系统中的光子发射与生物体的生理状态、生物化学、生物物理过程相联系.活细胞的光子发射在测量过程中没有外加物质的影响,可以真实地反映其生活状态.光子发射的研究对阐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细胞通讯、遗传变异、肿瘤发生。
于文斗张锦珠
关键词:神经细胞发育胚胎学
神经元的迁移机制被引量:2
1997年
在脊椎动物的脑发育过程中 ,未成熟的神经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精确迁移到达最后行使功能的目的地 ,是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一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分子事件 ,包括细胞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离子通道的激活和细胞骨架的作用等 .对这些事件的了解不但有助于了解神经元迁移的机制 。
于文斗张锦珠
关键词: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迁移
回转器旋转对鸡胚脑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5
1997年
采用fura-2双波长荧光法,测定了孵化第6至16天鸡胚脑细胞内游离Ca2+的浓度。并且利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的生物效应,研究了不同胚龄鸡胚旋转不同时间后,脑细胞内游离Ca2+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孵化第8至16天鸡胚旋转不同时间后,其脑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第10天鸡胚旋转4或7小时及第13天鸡胚旋转24小时后,脑细胞内Ca2+浓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第10天和13天鸡胚分别旋转4和24小时后再静置恢复相同时间,细胞内Ca2+浓度均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对照组水平。结果显示。
沈宏略陈雅于文斗张锦珠
关键词:微重力脑细胞回转器
回转器旋转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鸡胚脑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的影响被引量:9
1997年
利用回转器旋转模拟微重力生物效应是一常见的在地面研究失重对生物体影响的方法。本文应用流式细胞光度计测量8~16天的鸡胚经回转器旋转,不同时间后鸡胚脑细胞内的DNA含量,研究旋转对不同发育阶段鸡胚脑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S期细胞数明显减少,G1期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
陈雅沈宏略于文斗张锦珠周宏伟张幼苓林波海
关键词:微重力生物效应回转器脑细胞
海洋甲藻Pyrocistis elegans电激发光的研究
1994年
利用培养的海洋甲藻Pyrocistiselegans(P.elegans)作为模型,研究外电场对细胞发光强度-时间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在外电场作用下所产生的发光(电激发光)行为与细胞本身有关,电激发光是一种延迟发光,其松驰过程不遵从指数衰减规律而表现出双曲线的规律。从物理学的角度讨论了细胞电激发光的相干性及外电场对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的作用的区别,前者更重要的是信息作用,从而提示了研究外电场对细胞作用以及细胞与环境和细胞与细胞间通讯的新方法。
张锦珠于文斗
关键词:甲藻电场作用
体外培养的鸡胚神经元迁移的光镜和扫描电镜的研究被引量:5
1994年
用鸡胚神经细胞为材料,建立神经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相差显微镜观察到鸡胚神经元可以沿着神经胶质细胞纤维运动。扫描电子显微镜揭示体外培养神经元与胶质细胞的关系。
于文斗张锦珠
关键词: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细胞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