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昕
-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叩问心灵的焦虑——由三部热播剧引发的“另类英雄主义”谈起
- 2009年
- 从《士兵突击》到《潜伏》,再到热映的《我的兄弟叫顺溜》,“许三多”、“余则成”和“顺溜”凭借着不同的人性魅力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引发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受众的热烈讨论。他们各自坚持的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对价值信仰的坚守散发着生命的光泽,冲击着当下社会日益贫乏、困顿的精神生活,激荡着物质年代的另一种英雄主义情结。
- 严昕
- 关键词:英雄主义热播焦虑心灵人性魅力价值信仰
- 试论“古典跨界”现象被引量:17
- 2010年
- 如果在“百度”或者“Google”搜索引擎中键入“跨界”或是“Crossover”,我们会得到以下说法——
- 曹锡严昕
- 关键词:古典GOOGLE搜索引擎
- 闽籍学者的一种中国想象——试论陈季同、辜鸿铭、林语堂的“中国形象”塑造
- <正>在中国近代史上,"广东出政治家,福建出学者,浙江出文学家",这样一种具有民间性、感受性的概括,虽说不那么合理,却道出了一种历史事实与现象,在中国文化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有一批闽籍学者...
- 朱水涌严昕
- 文献传递
- 文化转型初期的一种中国想象——论《中国人自画像》、《中国人的精神》、《吾国吾民》的中国形象塑造被引量:10
- 2010年
- 在古代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型的关键期,陈季同描述的"家庭中国"、辜鸿铭塑造的"道德中国"以及林语堂想象的审美化的"人文中国",向西方展示了一种价值中国的形象,这是对文化转型时中西文化冲突的一种积极回应。这一回应的特殊之处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这些中国形象都隐含着对西方现代性理念的认同,是通过中国人建构中国形象而参与到西方中国想象的话语谱系之中;另一方面,它是以中国自身的形象建构表现出对西方中国想象的反拨与重建,明显地带有对西方问题的思考和想象,由此形成了中国形象与西方中国想象以及与西方自身想象的一种对话关系,这不仅可以改变西方原本存在的中国想象,也能够让西方世界从对话的场域中重新发现自己。
- 朱水涌严昕
- 关键词:文化转型中西对话
- 《惊奇山谷》中的母女关系研究
- 对母女关系的书写与阐释是当代著名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小说创作中最常出现的主题之一。《惊奇山谷》是其2013年出版的新作,该小说以近现代中国历史为背景,再次聚焦于对母女关系的诠释。谭恩美往期作品主要着力于描绘中国母亲和美国华...
- 严昕
- 关键词:谭恩美母女关系
- 文献传递
- 天下主义想象的建构、溃塌与重建——论“中国形象”的想象传统与现代建构
- 主体性“中国形象”的建构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与中国现代性自我设计的一个核心问题,关涉到在现代性框架下的自我身份认同与文化自觉问题。本文认为,传统的天下主义想象的丧失与中心主义、文化主义传统的执迷是引发主体性“中国形象”建构...
- 严昕
- 关键词:文学理论天下主义民族文化
- 文献传递
- 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中的闽籍学者
- 2010年
- 在中国文化由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一批闽籍学者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他们的学术、思想成果,反映了文化转型期中国人的现代构想、文化理想及其变动,揭示出中西方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多层错综关系,因而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个案。
- 朱水涌严昕
- 关键词:文化转型
- 90年代以来“文革叙事”中的“身体”
- 文章所讨论的“文革叙事”专指文革结束以后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的书写“文革”的小说,重点探讨90年代以来“文革叙事”中“身体”的具体呈现,比较80、90年代“文革叙事”中“身体”的不同景观,剖析其内在原因。通过分析、比较,笔...
- 严昕
- 关键词:文革叙事中国当代文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