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戎庚

作品数:21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语言文字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汉语
  • 7篇现代汉语
  • 4篇形旁
  • 3篇语词
  • 3篇说文
  • 3篇说文解字
  • 3篇现代汉语词典
  • 3篇解字
  • 3篇汉语词
  • 3篇汉语词典
  • 3篇汉字
  • 3篇汉字编码
  • 3篇《现代汉语词...
  • 3篇词典
  • 3篇词义
  • 2篇形声
  • 2篇形声字
  • 2篇学语
  • 2篇语文
  • 2篇语文课

机构

  • 16篇韩山师范学院
  • 5篇新疆大学

作者

  • 21篇严戎庚

传媒

  • 7篇韩山师范学院...
  • 3篇汉字文化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2篇中文信息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语文知识
  • 1篇语文建设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语言文字应用
  • 1篇当代修辞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8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五分钟码”和汉字编码的出路被引量:1
1996年
汉字编码如要大量容错,本身价值就值得怀疑了音码分设方言版。
严戎庚
关键词:汉字编码汉字信息处理
“想打”输入需要的汉字编码被引量:1
1996年
电脑输入的方式按输入主体和文件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想打'、'看打'、'听打'几种。'想打'中,文件是输入主体本身思维的产物,由输入主体自己输入;'看打'中,文件在输入之前就完成了。
严戎庚
关键词:汉字编码汉字输入法
论现代汉语语音教学的改革被引量:7
2001年
文章旨在以语音为例,参与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讨论。指出传统语音教材和教学的缺点是:堆砌知识,简单归纳,兼管推普。主张彻底颠倒现行的语音教学体系及贯穿其中的思维方法,改知识传授型教学法为思维训练型教学法。
严戎庚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发音训练
论词位及其共时态被引量:1
2003年
本文证明了词位是由三个不同性质的层次组成的,纯语言的词就是词位的核心意义,词位中的义位是词位的条件变体,是言语的词的语言化;词位的自由变体或词位系统中义位的自由变体,则是言语的词。对词的本质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阐发,词义的概括和具体性及二者的关系得到了语义学的说明。
严戎庚
关键词:汉语词位语义学多义词同义词同音词
“”字的启示──兼论形声字中形旁的重复
1999年
记得还是1980年,我在新疆大学教书,收到一封寄给教研室又转给我的信,信中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问“”字,说语文课本《罗盛教》一课中朝鲜少年“崔”的“”,课本作为生宇列出,教师让学生写十遍,但父子俩查遍身边所有的字典、词典也查不到,问是怎么回事。于...
严戎庚
关键词:形声字形旁《说文解字》《现代汉语词典》小学语文课本《语文》
关于修订《汉语拼音方案》的若干意见被引量:1
2002年
《汉语拼音方案》的历史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对它的修订也不可能是大幅度的、实质性的。但实践和认识都是无止境的。在民族文化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中文信息处理越来越重要 ,推普目标提出后的今天 ,《汉语拼音方案》中存在的一些细节问题 ,包括技术性的和理论性的问题 。
严戎庚
关键词:语音汉语拼音
应注意推普宣传的科学性被引量:2
1999年
在推普宣传中,有的同志从纯语言的观点,即从普通话本身去赞美普通话,以证明推普是必要的。比如,说普通话语音简单好学,声调只有四种,而有些方言居然有八种、十种;韵母只有三十几个,而有的方言中却有八十多个,等等。又比如,说普通话听起来优美悦耳,抑扬顿挫,还...
严戎庚
关键词:推广普通话客家方言自我调节潮汕方言民族共同语中国历史发展
“的、地、得”新论被引量:5
1999年
本文结合语义、语用动态地研究“的、地、得”。
严戎庚
关键词:结构助词汉语特点
“”字的启示──兼论形声字中形旁的重复
1999年
记得还是1980年,我在新疆大学教书,收到一封寄给教研室又转给我的信,信中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问""字,说语文课本《罗盛教》一课中朝鲜少年"崔"的'",课本作为生字列出,教师让学生写十遍,但父子俩查遍身边所有的字典、词典也查不到,问是怎么回事。于是,我...
严戎庚
关键词:《说文解字》形声字形旁《现代汉语词典》小学语文课本《语文》
论使令关系与兼语句──兼与季临定、邢欣先生商榷被引量:11
1998年
本文否定凭句中第一动词的“使令意义”判断兼语句的做法,并重新定义使令关系和兼语句的范围;指出一定要把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表层语法关系和深层语义关系区分开。
严戎庚
关键词:兼语句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