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海兵

作品数:115 被引量:596H指数:15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2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7篇建筑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蓝藻
  • 24篇水质
  • 20篇曝气
  • 19篇混凝
  • 16篇混凝沉淀
  • 14篇扬水曝气
  • 13篇污染
  • 11篇水库
  • 11篇水质改善
  • 11篇给水
  • 11篇供水
  • 11篇充氧
  • 10篇预氧化
  • 9篇水管
  • 9篇水源
  • 9篇太湖
  • 9篇管网
  • 8篇生物接触
  • 7篇源水
  • 7篇藻类

机构

  • 74篇扬州大学
  • 53篇西安建筑科技...
  • 18篇天津市自来水...
  • 4篇华侨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2篇江苏省水文水...
  • 2篇江苏鑫东方环...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无锡德林海环...
  • 1篇裕腾建设集团...

作者

  • 115篇丛海兵
  • 52篇黄廷林
  • 10篇徐思涛
  • 10篇何文杰
  • 9篇刘玉娇
  • 9篇鄢琪
  • 8篇王巍
  • 8篇韩宏大
  • 7篇周真明
  • 7篇蒋新跃
  • 6篇徐亚军
  • 6篇陈雯婧
  • 5篇解岳
  • 5篇任翱
  • 4篇周越
  • 4篇吴军
  • 4篇孙凤
  • 3篇吴黎明
  • 3篇卢金锁
  • 3篇赵建伟

传媒

  • 14篇中国给水排水
  • 12篇给水排水
  • 9篇环境污染与防...
  • 6篇环境科学学报
  • 5篇环境科学
  • 5篇环境工程学报
  • 4篇西安建筑科技...
  • 4篇供水技术
  • 4篇环境科技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水处理技术
  • 3篇江苏水利
  • 3篇2004中国...
  • 1篇净水技术
  • 1篇山东化工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工程数学学报
  • 1篇高等建筑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1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QSAR模型预测有机污染物在XAD与空气中的分配系数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定量构效关系(QSAR),运用线性(逐步多元回归MLR)和非线性(支持向量机SVM)两种计算方法开发了两种可靠且高效预测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树脂(XAD)和空气之间分配系数(K_(XAD-A))的模型.构建模型的数据包含醇类(Alcohols),苯类(Benzenes),多氯联苯(PCBs)和多环芳香烃(PAHs)等,共计70种有机污染物.两个模型的决定系数R^(2)_(adj)和外部验证系数Q^(2)_(ext)均在0.930以上,同时所有物质均在定义的应用域内,结果表明两种QSAR模型有较高的拟合度、稳健性和较为优秀的预测能力,且非线性(SVM)模型比线性(MLR)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
朱腾义陈颖程浩淼孙凤丛海兵
关键词:有机污染物定量构效关系
扬水曝气技术在河道型深水水库水质原位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12年
以西安市地表饮用水水源—黑河金盆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扬水曝气技术修复其受污染原水水质。结果表明,该项技术应用于大水深水库水质原位修复改善是可行、有效的;在扬水曝气器混合充氧作用影响下,金盆水库季节性缺氧/厌氧状况得到遏制,底泥表层DO浓度均维持在2mg/L以上;沉积物中氮、磷、有机质等内源释放过程明显减弱,藻类繁殖生长受抑;出水水质中TP、NH3—N、CODMn、叶绿素a等指标浓度较2008年同期分别削减46.7%、69.5%、22.4%及53.6%,水质改善效果明显。
马越黄廷林丛海兵谭盼马卫星高超
关键词:内源污染藻类控制原位修复
加压与预氧化强化混凝沉淀处理太湖蓝藻水中试比较研究
本文提出了加压强化混凝沉淀蓝藻给水处理工艺,将蓝藻水加压到0.7MPa,维持1min,放出后进行棍凝沉淀.首先采用静态原水混凝沉淀和加压混凝沉淀实验优化了混凝剂投加量。采用双雄并联加压法对连续流水体加压,并进行了动态加压...
丛海兵鄢琪丁凯耘刘玉娇徐思涛
关键词:给水处理蓝藻混凝沉淀工艺
文献传递
于桥水库铜绿微囊藻上浮运动规律及其控制被引量:16
2009年
对天津于桥水库中铜绿微囊藻竖向分布及其上浮速度进行了测定,在大约3倍透明度水深处藻类数量最多,向上或向下,藻类数量均减小。在无光条件下,上浮速度≤1 cm/min的铜绿微囊藻占77%,上浮速度1~1.5 cm/min的藻类占10%,上浮速度1.5~2 cm/min的藻类占6%,还有7%的铜绿微囊藻上浮速度大于2 cm/min。当向下的流速达到1.65 cm/min时,基本能阻止铜绿微囊藻的上浮。竖向水力混合能将表层藻类输送到下层,从而抑制藻类的生长。
丛海兵黄廷林周真明
关键词:铜绿微囊藻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业废水处理》课程教学改革
2019年
工程教育认证是高校促进工科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工业废水处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以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目标为导向,分析和探索了构建《工业废水处理》课程教学内容与模式的策略,为其他环境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杨文澜殷进纪荣平郑天柱丛海兵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工业废水处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深水井循环控制养殖水体蓝藻生长繁殖及水质改善
<正>蓝藻细胞内存在气囊,为蓝藻提供浮力使其悬浮于表层水体中,接受光照而生长繁殖[1]。每年69月,高邮市罗氏沼虾养殖塘蓝藻大量繁殖,太阳暴晒后腐烂发臭,消耗水体溶解氧,释放藻毒素,严重影响罗氏沼虾养殖,威胁食品安全。蓝...
丛海兵鄢琪周越任翱
文献传递
淡水藻类叶绿素测试方法比较研究
本研究通过实验对几种分光光度法测定淡水藻类叶绿素的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在生产中探索采用的方法(醋酸纤维膜过滤、90%乙醇提取)基本与美国标准方法(玻璃纤维膜过滤、90%丙酮提取)等效,重现性好。而国内推荐使用的...
丛海兵黄廷林周真明何文杰
关键词:城市供水净水工程水质监测
文献传递
蓄水型备用水源地藻类生长趋势及控藻技术研究
2023年
为了探明以洪泽湖为原水的某蓄水型备用水源地藻类生长情况,探索原位控藻方法,进行了为期1年的藻类数量测定,并进行了遮光控藻实验和清浑混合控藻实验。结果表明,备用水源地优势藻类为硅藻门(Diatom)的针杆藻属(Synedra),持续全年;7—8月出现蓝藻门(Cyanobacteria)的微囊藻属(Microcystis)。藻细胞数量夏季多、冬季少,在7—8月达到峰值(2.09×10^(7)个/L),1月达到谷值(9.23×10^(6)个/L)。藻类在复合湿地区比进水口下降约4.8%,在深水净化区比进水口增加0.3%。藻类在0.5 m水深处最多,表面、3.0 m水深处藻类数量分别是0.5 m水深处的92.1%和89.9%。遮盖率为40%、60%、80%、100%的水体稳态控藻率分别为24.2%、41.4%、47.0%、61.1%,稳态高锰酸盐(I_(Mn))削减率分别为24.8%、36.5%、41.6%、47.7%。建议采用太阳能发电板遮蔽水面控藻,遮盖率取60%。清浑混合体积比为6∶4、7∶3、8∶2、9∶1的水体稳态控藻率分别为33.2%、18.8%、11.2%、8.1%,稳态I_(Mn)削减率分别为-15.1%、-7.3%、2.5%、5.6%。浑水体积分数达到40%以上时才能取得较好的控藻效果,但浑水体积分数超过20%后,综合作用导致I_(Mn)增加。
司傲蒋新跃吴银杰吴翔成芃荣傅启飞丛海兵
关键词:藻类遮光控藻
斜管沉淀池布水均匀性模拟计算与工艺参数分析被引量:15
2005年
水量负荷的增大和水质标准的提高,迫使许多水厂不得不将平流沉淀池改造为斜管沉淀池,然而改造过程中所遇到的斜管布水均匀性问题一直没从理论上得以解决。通过建立包括长宽比、斜管管径、布水区高度等多个影响布水均匀性因素的水力学方程,定量分析了各种因素的影响规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沉淀池长宽比(L/B)对均匀布水性影响最大,当L/B接近6时,布水渠末端的斜管流量极小,布水极不均匀;增大布水渠高度和沿池长方向上减小斜管管径有利于提高布水均匀性。据此在L/B较大的平流沉淀池改造工程中可采取由沿宽度方向布水改为沿长度方向,将沉淀池分格改造为多个斜管沉淀池以及斜管管径沿布水方向由小变大等技术措施提高布水均匀性。
黄廷林李玉仙张志政卢金锁丛海兵
关键词:模拟计算斜管沉淀池平流沉淀池水质标准长宽比分格
供水管网测压点优化布置及状态估计
该文提出了给水管网测压点优化布置的新方法.建立了影响系数的概念,用之表示某一节点水压受其它节点水压波动的影响,并用管网微观分析法计算之.用模糊聚类方法对影响系数加以分析,将具有相同水压变化规律的节点划归为一组,最后在每组...
丛海兵
关键词:给水管网测压点模糊聚类状态估计
文献传递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