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鼎成
- 作品数:40 被引量:362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 中日技术合作: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
- 孙世华黄鼎成翟明国王京彬霍卫国于洁苏泽民常旭覃功炯王莉娟王玉往刘建明刘伟储雪蕾毛骞张永北赵善仁刘焰姜能
- 该项目圆满完成了R/D协议所列出的各项指标。建成了系统的具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水平的,以地球化学方法为主体进行矿物资源探查所必须的实验研究系统;初步了解华北北部中生代伸展构造环境下岩浆-流体活动与成矿作用的区域规律与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矿物资源
- 中国南沙群岛滨珊瑚δ^(18)O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被引量:26
- 2001年
- 利用海温和气温计重建了南沙群岛永暑礁海区近50年和季分辨率的温度变化,将南沙群岛永暑礁器测的气候资料延长了40年.发现珊瑚δ(18)O与气温之间存在气温升高1℃,δ(18)O降低0.24%的对应关系.
- 余克服陈特固黄鼎成赵焕庭钟晋梁刘东生
- 关键词:南沙群岛滨珊瑚Δ^18O表层海温东亚季风古气候
- 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实施经验,以基地建设的思路探讨了基于可持续性的科学数据管理机构概念模型;讨论了从国家公共财政持续稳定的投入保障、投入责任与绩效管理、政策导向与法律制度规范以及以荣誉机制、回收服务成本和一线研究参与制度为内容的协调与适应管理等方面,建立科学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 黄鼎成李晓波李集明徐枫王卷乐
- 关键词:数据共享可持续发展
-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进行砂土液化势评判被引量:12
- 2001年
- 利用模糊信息分析表达知识和人工神经网络在映射能力方面的优势 ,选取应力比、震级、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标贯击数、地下水位作为评价参数指标 ,构造砂土液化势识别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可提供更高的映射能力 。
- 张晓晖吴亚萍尚伟宏黄鼎成
- 关键词: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神经网络砂土液化势应力比震级标贯击数
- 科学数据资源的管理被引量:11
- 2006年
- 本文从科学数据管理的整体角度出发,对科学数据共享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科学数据作为资源的价值的发挥,在于对科学数据、科学数据资源、科学数据活动的有效管理”的理念;阐述了科学数据管理及其时代特点、管理的原则;论述了科学数据资源建设必须以需求为导向;并基于分类分级的共享机制,探讨了数据发布问题。
- 董诚黄鼎成
- 关键词:数据共享数据管理
- 南沙群岛工程地质环境分区与质量评价被引量:14
- 2003年
- 南沙群岛海区自然资源丰富 ,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地质灾害频繁。随着对该海区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其它海洋工程活动的增加 ,调查和研究其工程地质环境与质量评价就成为非常必要的前期工作。本文在分析了南沙群岛海区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和火山地震活动的基础上 ,结合海洋水动力环境要素将南沙海区工程地质环境划分为 5个区 :南部陆架区、西部陆坡区、南沙海槽区、礼乐滩微陆块区、珊瑚礁隆起区 ,并深入分析了各分区的环境特征。本文还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南沙海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 ,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合理 。
- 孙宗勋黄鼎成詹文欢朱俊江
- 关键词:南沙群岛工程地质环境自然资源地质灾害地质构造
- 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工程地质学的机遇与挑战被引量:5
- 2006年
- 在城镇化全球规模的历史趋势和中国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历程及其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围绕城市岩土工程与地质环境系统,讨论了地质环境与城市规划、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城市生态与环境安全等领域工程地质研究发展的思路,强调了地质基础研究与多学科多源知识融合、多种技术集成的创新发展途径。
- 黄鼎成
- 关键词:城市发展城镇化工程地质
- 工程地质学的未来在中国被引量:7
- 2004年
- 主要讨论中国工程地质学的优势所在 。
- 黄鼎成
- 关键词:工程地质学
- 世纪·国情·科技发展与工程地质学走向被引量:12
- 2000年
- 通过对 2 1世纪初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综合分析 ,基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 ,工程建设的环境安全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取向 ,以及学科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 ,作者认为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是 :以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互馈过程研究为核心 ,“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嵌套发展 ;加强工程地质学理论 -地质技术 -工程建设的紧密结合 ,进一步实现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价值。文章还论述了工程地质与环境领域服务于三个层次生产力布局、整体发展趋势、关键环节以及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基本框架 ,并就当前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科学技术难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 黄鼎成
- 关键词:国情工程地质学地质环境
- 一个面向未来的历史性选择——我国资源、环境问题与持续发展
- 1993年
- 文章概述了我国正以历史上最为严峻的资源、环境状况,承载着历史上最多的人口群及其最大的活动能力。初步探讨了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黄鼎成
- 关键词:人口历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