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
- 作品数:12 被引量:62H指数:1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4例急性脑梗塞血液流变学观察被引量:1
- 1991年
- 对44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中七项指标观察并于相近年龄健康人对照分析,发现患者的几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并有显著差异(P<值0.01),提示临床中血液粘滞性增多与脑梗塞形成有关。
- 邓爱琼刘洁一黄文琪黄淮张勇丁祖悦陈立夫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血液流变学血液粘滞性病因
- 24例癫痫持续状态的诊治体会
- 1990年
- 癫痫持续状态(SE)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危重症,死亡率较高,需立即处理。现将我院近十年来诊治的24例SE报告如下。
- 黄淮邓爱琼
- 关键词:癫痫持续状态苯巴比妥
- 核素骨显像在骨转移瘤中的实用价值(附100例分析)
- 1995年
- 对100例骨转移瘤进行了分析,阳性率63.7%,以胸部受累最多。讨论了其它方法报告不同的原因是检查时机、灵敏度、范围和方法不同所致。核素骨显像灵敏度高,检查范围大,是早期寻找骨转移、划分病期、引导病理活检和判断疗效的理想方法。随着(153)钐的应用,给骨转移瘤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途径。确认核素骨显像对转移性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翟全宜单桂芳黄淮
- 关键词:骨肿瘤肿瘤转移核素骨显像
- 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118例分析被引量:61
- 1992年
- 本文综合报告国内9个单位医源性肝外胆管损伤118例,占同期胆道手术0.43%~0.78%。发生于单纯胆囊切除占82.2%,胆总管探查、胃大部切除、肝外伤修补占17.8%。肝、胆总管完全横断伤42.4%,肛总管壁部分损伤33.9%,肝、胆总管缝扎,胆总管下段穿通伤,左右肝管损伤23.7%。术中诊断67例(56.8%),术后诊断51例(43.2%)。肝、肛总管端端吻合和胆肠吻合68例,局部修补加T管引流42例,缝扎线拆除5例,胆总管缝合未置T管1例,腹腔引流2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占22.0%,临床治愈106例,死亡12例(11.3%)。
- 时开网邸荣庆井清源徐震峰邸尚华王成治秦国卫孙波王豈凡魏森吴允明马厚初何长林汪谦陈辉瞿全宜黄淮周建国孙经杰张增庆王晓骏夏学德王家璋
- 关键词:医源性肝外胆管
- SPECT脑断层在脑梗塞中的临床应用
- 1994年
- 对30例脑梗塞的脑血流断层显像进行分析并与CT比较,结果表明脑断层显像在脑梗塞的预防、早期诊断、评价疗效和判断预后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 黄淮周建国翟全宜邓爱琼单桂芳洪明珠
- 关键词: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脑梗塞脑血流断层显像
- 小儿癫痫和热性惊厥SPECT脑血流显象的初步观察
- 1995年
- 80年代后期发展成为核医学的主要显像技术的单光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是一种脑血流显像,局部脑血流(RCBF)测定异常有利于癫痫病灶定位。我们在1990年10月~1993年12月对30例患儿进行了SPECT显像,并与脑地形图(BEAM),脑电图(EEG)检查结果对比观察,现简述如下。
- 吴纲烈尹淮强王琳黄淮高兰新张荣贵
- 关键词:热性惊厥局部脑血流RCBF脑地形图
- 7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甲皱微循环观察
- 1989年
- 本文观察74例格林-巴利(GBS)综合征患者甲皱微循环改变,与396名正常人对照, 结果如下: 对象 74例GBS是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及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近两年来诊断明确的住院病人,男性44例,女性30例。年龄为3~50岁,其中<10岁37例,11~20岁15例,21~30岁7例,41~50岁6例。对照组396名正常人,是本院健康职工、实习医生、护校学生。
- 王学德陈开地陈立德黄淮
- 关键词:甲皱微循环脱髓鞘病变组织水肿植物神经
- 脑血管病甲皱微循环观察分析
- 1989年
- 按全国神经精神系统第二届学术会议有关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统计近二年我院脑血管意外162例,脑动脉硬化100例并与正常人161例甲皱微循环对此观察结果,分析如下:
- 陈立德黄淮邓爱琼
- 关键词:脑血管病甲皱微循环微循环障碍脑出血脑缺血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系统损害14例报告
- 1989年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全身多系统受累的结蒂组织疾病,在神经系统也有功能和结构上变化。现将我科1976年-1987年3月收位的18例SLF病例中伴神经系统合并症者14例分析如下。
- 邓爱琼黄淮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系统损害并发症周围神经损害
- 血管性头痛的血液流变学研究
- 1991年
- 对6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七项指标检查,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其结果:①血沉、血球压积、纤维蛋白原三项中不论性别二组间均无差异(P>0.05),②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Q女性血聚粘度四项指标中二组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10)③男性血浆粘度在二组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
- 黄淮黄文琪刘浩一邓爱琼张勇陈立福丁祖悦
- 关键词:血管性头痛血液流变学高粘度血症纤维蛋白原血沉血球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