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严重肺挫伤36例救治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严重肺挫伤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9月 ̄2007年3月收治的36例严重肺挫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34例(94.4%),随访肺功能无明显受损;死亡2例。呼吸机治疗36例,合并肺不张21例,气管切开33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治疗21例,肋骨内固定12例。结论:严重肺挫伤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除积极治疗肺挫伤外,对气道内血凝块阻塞气道的病人应及时采取纤维支气管镜冲洗气道清除血块,严重的浮动胸壁应作固定。低氧血症和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兆者,及时使用呼吸机及早期气管切开能提高生存率。
- 黄建
- 关键词:肺挫伤创伤
- 200例经皮气管旋切术及并发症的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2006年以来,我们应用经皮气管旋切术(PDT)对2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152例,女48例,年龄23~79岁,平均39.1岁,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神经外科重型脑外伤120例,内科中毒昏迷21例,脑出血39例,心肺复苏术后11例,严重肺挫伤合并连枷胸5例,吻合口漏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例,197病例气管切开前均有气管插管。
- 黄建
- 关键词:气管切开旋切术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型脑外伤心肺复苏术
- 经皮气管旋切术与常规气管切开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经皮气管旋切术(PDT)和传统气管切开术(OT)在ICU的应用价值。方法:140例ICU需气管切开的患者采取前瞻性随机分成PDT组及OT组。对手术操作时间、并发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PDT组操作平均时间(13.6±5.1)分钟与OT组(46.3±14.2)分钟,两组比较,P<0.01,OT组大出血39例,PDT组1例,OT组发生气管套管周围有较多痰液溢出56例,5例心跳呼吸停止,11例气管套管脱出;PDT组无心跳呼吸停止、切口痰液溢出及气管套管脱出发生。PDT组切口长1.0~1.5cm,OT组切口长4.0~6.0cm。结论:PDT较OT迅速、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适用于急危重病患者的抢救。
- 黄建刘龙
- 关键词:传统气管切开术
- 改良经皮气管旋切术影响急性脑卒中昏迷早期意识水平及预后的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评价改良经皮气管旋切术对急性脑卒中昏迷患者早期意识水平及预后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62例急性脑卒中后昏迷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气管切开(T)组及经皮气管旋切术(PDT)组,以脑电双频指数(BIS)、格拉斯哥评分(GCS)比较2组患者48h内的意识水平,以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并对治疗过程进行安全性比较。结果:2组患者的BISmean和GCSmea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DT组的BIS波动范围低于T组(P<0.05),且mRS预后优于T组,手术过程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等方面,PDT组优于T组(P<0.05),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较常规气管切开术能更好地改善急性脑卒中昏迷后早期意识水平,且其安全性好,术后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 黄建
- 关键词:预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