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梅
- 作品数:8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体温单绘制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预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运用体温单绘制案例教学法于临床护理预实习中,以提高护生对体温单绘制掌握程度。方法对58名护理专业本科实习生进行体温单绘制案例教学并考核,同时发放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30份。结果2006级58名护生平均成绩为(94.57±7.74)分,2005级护生考核成绩为(88.64±9.65)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5)。结论体温单绘制案例教学法能有效促进实习护生对体温单绘制的掌握。
- 吴航洲黄小梅肖春秀
- 关键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体温单
- 1例甲状旁腺癌并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手术前后的观察及护理被引量:4
- 2006年
- 黄小梅
- 关键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癌手术前后组织病理学检查低钙血症内分泌系统
- 外伤性胰腺炎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被引量:4
- 2008年
- 回顾性分析8例外伤性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主要包括肠内营养的输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胃管护理和并发症护理。认为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损伤的胰腺恢复,促进假性囊肿的吸收,缩短住院天数。
- 黄小梅
- 关键词:肠内营养外伤性胰腺炎护理
- 密闭式负压引流球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总结了156例密闭式负压引流球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包括其优点及术后注意事项,优点主要有:颈部切口引流通畅彻底、预防切口感染、护理上省时简单、术后患者携管活动方便,而术后注意事项主要是要加强病情观察。认为甲状腺手术中使用密闭式负压引流球,减少了切口感染的机会,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 黄小梅邓小华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 血液病患者应用伏立康唑致精神症状的护理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伏立康唑致精神症状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福建协和医院成人血液科300例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静脉注射伏立康唑,其中有6例出现精神症状,对其临床资料、治疗及转归以及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静脉注射伏立康唑致精神症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停用伏立康唑,并加强分类标识、安全护理管理、适当改善住院环境、以家庭为中心的心理干预等优质护理措施后2-4d患者精神症状好转,无复发。结论:精神症状是伏立康唑较为少见的不良反应,但对患者影响较大,提早预防、及早发现、处理及时,预后较好。
- 余小瑜黄小梅陈秀明易耀森
- 关键词:血液病伏立康唑精神症状优质护理
- 呼吸科用药护理中断事件现况调查分析被引量:37
- 2015年
- 目的调查呼吸科用药过程护理中断事件的现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安全给药提供指导。方法观察2014年6~9月呼吸科护士临床护理用药过程3个主要环节(医嘱处理、药物配置、给药执行)中所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并分析其发生频率、来源、类型及结局。结果用药过程平均发生护理中断事件频率为7.8次/h,主要来源为环境(26.7%)、家属(25.5%),类型以侵扰型(42.4%)、分心型(26.1%)为主,消极结局的发生率最高(89.1%),护理中断事件来源、类型及结局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科用药过程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高、来源多、原因复杂、除少部分有积极意义外以消极影响常见。避免或减少护理用药过程中不必要的中断,对保障护理给药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 黄小梅许乐李琳肖春秀
- 关键词:护理
- 回肠管式造瘘在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及护理
- 2007年
- 回顾性分析了48例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病例,入院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行"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回肠管式造瘘十阑尾切除术",术中将F24号气囊导尿管经阑尾断端插入至盲肠并经回盲部送至回肠末段,气囊内注水25ml,固定后进行腹腔引流。术后予回肠管式造瘘引流管护理、活动指导、心理护理。认为回肠管式造瘘的应用与及时的观察和护理,可降低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黄小梅邓小华张臻颖
-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护理
- 转型冲击理论(TST)在血液科规培护士共情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转型冲击理论在血液科规培护士共情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将2022年8月~2024年3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血液科2年内规培护士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区、43区、45区、旗山九区)40名实施常规培训,观察组(38区、40区、旗山十区)46名实施“共情培训模式”干预培训,比较两组规培护士的共情能力、转型冲击程度,评估共情培训模式的实际效果。结果:观察组规培护士的共情能力(90.65±6.75)高于对照组(82.4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规培护士的转型冲击程度(64.50±15.76)低于对照组(75.55±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培训模式可以降低血液科规培护士的转型冲击程度,提升共情能力,护患者之心,理患者之痛。
- 黄小梅陈梅华林燕芳翁依妹林娟王敏秀钟菊芳王玉芳
- 关键词:共情能力新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