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林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沂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重症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 1篇十二指肠
  • 1篇十二指肠球
  • 1篇十二指肠球部
  • 1篇食管
  • 1篇食管曲张
  • 1篇食管曲张静脉
  • 1篇食管曲张静脉...
  • 1篇食管曲张静脉...
  • 1篇食管曲张静脉...
  • 1篇食管曲张静脉...
  • 1篇套扎
  • 1篇套扎术
  • 1篇破裂出血
  • 1篇球部
  • 1篇曲张
  • 1篇曲张静脉
  • 1篇曲张静脉破裂

机构

  • 3篇临沂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鲁林
  • 2篇姜开通
  • 2篇吉布席
  • 2篇黄传兰
  • 1篇姜岩
  • 1篇曾宪忠
  • 1篇孔庆印
  • 1篇徐溪
  • 1篇林志恒
  • 1篇宋良贞

传媒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潍坊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紧急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的体会
2000年
姜开通姜岩曾献忠徐溪宋良贞鲁林吉布席黄传兰
关键词:急性重症胆管炎内窥镜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出血原因分析及防范被引量:2
2005年
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是消化科的急危重症,死亡率可达30%~40%.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对于防治其破裂出血已被证实是有效的,但套扎过程中或套扎后近期一旦发生出血,则预后凶险,常危及患者生命[1].笔者自1995年8月至2005年2月间行EVL 102例,有5例发生与套扎相关的大出血,现就出血原因及防范措施等报道如下.
姜开通曾宪忠陈兴田鲁林孔庆印吉布席黄传兰
关键词: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急危重症出血原因消化科大出血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处粘膜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和干扰素-γ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IL 10 ,IL 12和INF γ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 1周三联疗法治疗之前和之后 4~ 6周从DU患者的球部钳取粘膜组织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检测IL 10 ,IL 12和IFN γ的含量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1周三联疗法治疗前 ,DU患者球部粘膜IL 10 ,IL 12和IFN γ含量分别为 17.983± 8.676ng L ,4 4 .0 98± 12 .84 2ng L ,82 .373± 17.2 4 6ng L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分别为 8.5 99± 4 .4 17ng L ,17.5 5 0± 5 .980ng L和 2 6.2 98± 10 .385ng L ,P <0 .0 1) ,且IL 10与IL 12的含量呈正相关 (r=0 .87,P <0 .0 1) ,IL 10与IFN γ的含量也呈正相关 (r=0 .92 ,P <0 .0 1)。治疗后 ,DU患者球部黏膜的IL 12 ,IFN γ含量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 (分别为 17.2 89± 3.939ng L和 2 7.0 30± 3.75 3ng L ,P <0 .0 1) ,但IL 10的含量仍持续在较高水平 (2 6.0 98± 15 .15 2ng L ,P <0 .0 1)。结论 细胞因子IL 10 ,IL 12和IFN γ可能在DU的发生机制起重要作用。 1周三联疗法治疗后 ,促炎症细胞因子IL 12和IFN γ的分泌得到有效抑制 ,而抗炎症细胞因子IL 10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
孟凡科林志恒王福德鲁林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2干扰素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