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清 作品数:82 被引量:466 H指数:12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哲学宗教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分布特点(附216例报告)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痴呆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u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分布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记忆门诊的216例AD患者,分为3组,轻度组120例,中度组56例,重度组40例;男113例,女103例。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采用的BPSD为抑郁、淡漠、易激惹。除抑郁和焦虑外,其余均随病情加重而加重。NPI评分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呈负相关(r=-0.480,P=0.000),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呈正相关(r=0.560,P=0.000)。女性抑郁、男性淡漠的发生率较高,且两者在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8,P=0.005)。结论AD患者BPSD发生率较高,且随痴呆病情加重而加重,女性患者较男性更易伴发抑郁,男性患者较女性更易伴发淡漠。 李晨萌 时晶 魏明清 倪敬年 王旭 田金洲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记忆门诊痴呆患者服用中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中医辨证及中药治疗对痴呆的诊治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坚持配合使用中药可为患者带来认知获益。本研究对痴呆患者服用中药的依从性进行分析,为记忆门诊... 康盛华 魏明清 马福云 李晨萌 陈子龙 周梦玲 黄强 李婷 倪敬年 张学凯 田金洲 时晶关键词:中药 痴呆 用药依从性 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经颅黑质超声强回声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的关键中医证候。方法招募的108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85例完成经颅黑质超声检查,测量黑质强回声区面积(SN)。应用帕金森病证候量表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将85例病例进行中医证候诊断,辨证为髓减证、阴虚证、肝风证、气虚证、内热证、肾虚证、脾虚证、阳亢证、痰浊证、血虚证、阳虚证、血瘀证、气滞证,并分为证候阳性组和证候阴性组。比较两组间黑质强回声区异常扩大(SN+)病例比例的差异,应用偏相关及Spearman相关分析中医证候与黑质强回声区面积的相关性。结果髓减证患者SN+占79.7%,高于非髓减证患者的36.4%(P=0.002);肾虚证患者SN+占84.6%,高于非肾虚证患者的65.2%(P=0.042)。髓减证(r=0.276,P=0.011)、肾虚证(r=0.279,P=0.011)、痰浊证(r=0.277,P=0.011)证候积分与最大侧黑质强回声区面积(SN_L)呈正相关;髓减证(r=0.297,P=0.006)、肾虚证(r=0.242,P=0.026)证候分布与SN_L呈正相关。结论髓减证、肾虚证、痰浊证是PD的关键证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原发性帕金森病颅内黑质区的神经病理改变。 李婷 田金洲 秦斌 周沪方 徐筱青 杜相宜 倪敬年 魏明清 张学凯 时晶关键词:帕金森病 肾虚证 痰浊证 金思维提取物对APPswe/PS1dE9转基因小鼠海马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金思维提取物(GAPT)对APPswe/PS1d 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内AP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swe/PS1d E9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及GAPT大、中、小剂量组,并以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12只,灌胃给药6个月后,以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海马中AP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APP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其中GAPT小剂量组(P<0.01)、GAPT中剂量组(P<0.01)、GAPT大剂量组(P<0.01)、多奈哌齐组(P<0.01);各GAPT组与多奈哌齐组比较结果 APP表达水平均高于多奈哌齐组,其中GAPT小剂量组(P<0.01)、GAPT中剂量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而GAPT大剂量组(P>0.05)无明显差异。结论GAPT可能具有抑制APPswe/PS1d E9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内APP蛋白过度表达的作用。 周冰凌 时晶 韩德军 王蓬文 任映 刘霞蔚 魏明清 张学凯 倪敬年 田金洲关键词:淀粉样前体蛋白 转基因小鼠 阿尔茨海默病证候变化与认知结局的关联性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证候变化与疾病指标认知功能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招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证候横断面调查并进行24周随访研究。年龄40~85岁,分认知正常,轻度认知损害和痴呆3组。认知功能评估使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评价量表-认知部分(ADAS-cog),以临床医生整体印象加照料者补充的痴呆证候变化总体印象量表(CGICS)作为证候评价方法。结果共383位受试者,对73例AD患者进行随访,46例(63%)完成24周随访。证候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数为0.836,组内相关系数为0.652(P<0.001),具有中等重测信度(r=0.561,P=0.004)。肾虚和髓减证随时间变化,其中肾虚证变化与ADAS-cog变化相关(r=0.401,P=0.003)。结论肾虚为代表的证候变化与AD认知结局具有相关性,肾虚证候分数的变化能反映认知功能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AD结局指标。 时晶 倪敬年 魏明清 张学凯 李婷 康盛华 马福云 李雨濛 刘建平 王永炎 田金洲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证候 时晶主任医师从肝论治不寐用药规律总结 目的 不寐又叫"目不暝",相当于西医失眠的范畴,严重地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受"心藏神"的影响,中医对不寐的治疗多从心论治,而"肝藏魂""魂不归藏而病不寐"等理论和治疗经验被遗忘。时晶主任医师,善于从肝论治不寐,形... 康盛华 魏明清 时晶关键词:不寐 从肝论治 中医药治疗 用药规律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外周炎症因子差异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系统评价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患者与外周炎症标志物水平,为了解AD和VaD发病机制和指导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与AD、VaD患者外周炎性因子相关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7月15日。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1SE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个研究,包括237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VaD患者血清IL-6水平较AD患者高[SMD=-0.477,95%CI(-0.944,-0.009),P=0.046],但外周血IL-1β[SMD=-0.034,95%CI(-0.325,0.257),P=0.818]、TNF-α[SMD=0.409,95%CI(-0.152,0.970),P=0.153]和CRP[SMD=0.277,95%CI(-0.228,0.782),P=0.282]水平在AD和VaD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IL-6可能是鉴别AD和VaD较为敏感的炎性标志物。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李宗阳 倪敬年 魏明清 李婷 时晶 田金洲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炎症因子 基于多重生物信息学预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缺血性脑卒中共病的潜在机制 2022年 目的通过多重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共病的潜在机制。方法根据纳入标准,从GEO数据库中分别下载NAFLD、IS高通量芯片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利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分别对NAFLD、IS各自数据集构建共表达网络,进一步筛选与NAFLD、IS临床特征具有相关性的模块和基因,对NAFLD和IS潜在的共病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通过CytoNCA初步筛选NAFLD、IS共病的关键基因。用mirTarBase等数据库预测NAFLD与IS共病关键基因的相关微小RNA(miRNA),用Enrichr数据库预测NAFLD与IS关键性共病关键基因的相关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TF),构建miRNA-TF-mRNA调控网络。用DSigDB数据库预测与NAFLD、IS共病基因相关的药物分子。结果NAFLD与IS有86个潜在共病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NAFLD与IS共病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固有免疫反应、适应性免疫反应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显示NAFLD与IS共病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细胞粘附分子信号通路。通过CytoNCA插件初步筛选出BTLA、CCR7、POU2AF1等13个NAFLD与IS共病的关键基因;miRNA-TF-mRNA调控网络显示NAFLD与IS的关键性共病基因是BTLA、CCR7、POU2AF1,关键共病miRNA是hsa-miR-335-5p,关键共病TF是NR1H3;最后,维生素D3、阿托伐他汀可能作为针对NAFLD与IS共病的常见药物。结论在生物学机制上,NAFLD与IS共病可能主要与作为关键基因的BTLA、CCR7、POU2AF1,以及作为关键miRNA的hsa-miR-335-5p和作为关键TF的NR1H3协同调控密切相关。而在临床上,维生素D3与阿托伐他汀可能作为针对NAFLD与IS共病的主要治疗药物。 王维 赵晓东 魏明清 雷华斌 温豆 薛旭升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缺血性脑卒中 阿尔茨海默病“证—方—药”规律的共现聚类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通过分析已发表的中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数据,探讨AD中医诊疗中的核心"方证""药证"规律。方法检索中文文献数据库包括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英文文献数据库包括PubMed和EMBASE。检索中药治疗AD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证候、证素、方剂、中药等中医药信息,使用COOC软件进行邻接表统计以获得出现频次,并进行上述各类提取信息的共现矩阵构建和聚类分析,二模共现得出AD关键病机(证候、证素)和方药(方剂、中药)的映射关系。结果 AD高频证候为"肾精不足""肝肾亏虚""痰浊蒙窍";高频证素为"肾虚""痰浊""血瘀";高频方剂为"通窍活血汤""补肾益智汤""六味地黄丸";高频中药为"菖蒲""熟地黄""川芎"。共现规律分析显示"肾虚—痰浊—血瘀"是主要共现证素,"菖蒲—远志"是主要二元共现中药,"山萸肉—熟地黄—茯苓"为主要的三元共现中药。证候方药二模共现分析提示"痰浊蒙窍—洗心汤",以及"肾虚—熟地黄"是AD治疗的核心方证、药证规律。结论 AD的中药治疗当以补肾为基本原则,随证辅以化痰开窍、活血化瘀。 杜相宜 魏明清 倪敬年 滕羽鸥 王硕实 林楠 王维 马素亚 李婷 李婷 时晶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肾虚 血瘀 记忆门诊痴呆患者服用中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影响痴呆患者服用中药依从性的因素。方法对东直门医院记忆门诊1 3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服用中药依从性的因素。结果患者痴呆程度越重(OR=1.181,P<0.000 1)、年龄越大(OR=1.330,P<0.000 1)服用中药依从性越好,文化程度为大学者相对文盲(OR=0.397,P=0.003)依从性更好,伴心血管系统疾病者(OR=0.760,P=0.017)的依从性差。结论痴呆程度越重、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以及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服用中药的依从性越好。 康盛华 魏明清 马福云 李晨萌 陈子龙 周梦玲 黄强 吴冬月 张然 李婷 倪敬年 张学凯 田金洲 时晶关键词:中药 痴呆 用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