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峰枫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维吉尔
  • 3篇基督
  • 2篇史诗
  • 2篇基督教
  • 2篇奥古斯丁
  • 2篇创世
  • 2篇创世记
  • 1篇帝国
  • 1篇雕像
  • 1篇修辞
  • 1篇修辞学
  • 1篇亚述
  • 1篇耶稣
  • 1篇译名
  • 1篇游戏
  • 1篇早期基督教
  • 1篇人名
  • 1篇圣经
  • 1篇诗歌
  • 1篇女王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0篇高峰枫

传媒

  • 4篇国外文学
  • 2篇外国文学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埃涅阿斯的暴怒被引量:2
2020年
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最后30余行,描写主人公埃涅阿斯在盛怒之下,不顾图尔努斯的祈求,将其杀死。以"哈佛派"为代表的现代解读,批评主人公未能抑制愤怒。但其他学者在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主义哲学中找到相关论述,证明埃涅阿斯之怒是正当之举。这场持续已久的争论,显示了文学解读和情感哲学之间的复杂关系。
高峰枫
关键词:维吉尔《埃涅阿斯纪》史诗愤怒
风浪中沉睡的基督——早期拉丁教父对福音书一段故事的解释
2003年
福音书中有一段故事 ,叙述耶稣和门徒在海上遭遇风浪 ,而耶稣此时正在船上睡觉。早期基督教解经学家对耶稣的“沉睡”作出了多种解释。本文集中考察公元 2世纪末到 5世纪中期基督教拉丁作家对这一细节的三种诠释 ,以说明早期《圣经》
高峰枫
关键词:福音书耶稣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与维吉尔被引量:2
2003年
早期基督教对古希腊罗马文化既有批判、也有吸收 ,既有继承、也有改造。本文选取奥古斯丁这样一位拉丁教会的代表人物 ,分析他对维吉尔史诗的接受和重新解释。考察奥古斯丁对维吉尔爱恨交织的复杂态度 ,可以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基督教对古典文化的全盘改造。
高峰枫
关键词:奥古斯丁维吉尔基督教修辞学《忏悔录》宗教思想
文字游戏与价值重估——普罗芭的维吉尔《集句诗》被引量:5
2015年
公元4世纪的基督教诗人普罗芭曾作一首集句诗,所有诗行都采自维吉尔的现成诗句,而主题却是重述圣经故事。本文先简要讨论西方古代集句诗的特点和规则,然后分析普罗芭如何借用、化用维吉尔诗歌,来传达基督教的主题。基督教集句诗将古代诗歌经典作破碎化和重新组建的处理,以戏谑的方式吸收、改造古典文学,并探索了圣经与古典史诗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
高峰枫
关键词:集句诗维吉尔
维吉尔史诗中的罗马主神被引量:2
2008年
《伊尼德》是维吉尔以荷马史诗为样本创作的史诗,由于诗人的哲学研习背景、对荷马史诗古代注疏的熟稔,又身处罗马宗教传统中,因此在塑造罗马主神朱庇特形象时,对荷马史诗的原型作了修正,使诗中的朱庇特带有罗马人的威严和持重。同时,维吉尔并不以朱庇特凌驾于"命运"之上,而是暗示主神朱庇特更像是"天道"的代言人或实施者。
高峰枫
狄多女王与克里奥帕特拉
2012年
维吉尔的史诗《伊尼德》对于罗马内战期间的历史有或明或暗的指涉。一些学者认为诗中的迦太基女王狄多在很大程度上影射埃及女王克里奥帕特拉。本文对西方学者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做一番梳理,并试图对较少受到注意的《伊尼德》第四卷第543行做更加深入的分析。结合有关罗马内战史的古代文献,以及现代学者对古罗马凯旋式(triumph)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维吉尔笔下的狄多确有可能让罗马读者自然联想到克里奥帕特拉这位罗马的死敌。
高峰枫
关键词:维吉尔
早期基督教作家对圣经文体的辩护被引量:5
2008年
圣经古拉丁文译本因为种种原因,语言粗鄙,经常遭人诟病。早期基督教作家对此并不讳言,但却认为此种鄙俗的文体远胜过古典作家华丽的词藻,并由此发展出一套辩护的策略,将修辞学的问题上升为宗教思想的论争。在奥古斯丁等人看来,古典作家思想贫乏,不过以华美的辞章掩盖空洞的内容,而基督教不仅带来思想革命,也带来修辞学方面的改进。圣经这种平易、简朴、鄙俚的语言符合"道成肉身"的教义,使得寻常百姓、贩夫走卒也能体悟基督教的道理。对圣经文体的辩护相当于对古典修辞学传统进行了一次"价值重估"。
高峰枫
挪亚的预言与美国奴隶制被引量:1
2016年
《创世记》第9章记述了挪亚对儿子闪(Shem)和雅弗(Japheth)的祝福以及对含(Ham)的诅咒。挪亚预言:含的后裔注定沦为他兄弟的奴仆。这一则故事在早期教会和中世纪的圣经解释中,逐渐形成一个传统:挪亚三子分别定居在亚、非、欧三大洲,而含被认为是非洲人的先祖。在1830—1860年间美国有关奴隶制的论战中,含被诅咒一事被用来当作维护奴隶制的强有力证据。追述这段故事的解释历史,并从美国19世纪拥护奴隶制的文献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著作,考察这种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圣经解释是如何参与和影响当时有关奴隶制的争论的。
高峰枫
关键词:《创世记》
亚述雕像与帝国的倾覆被引量:1
2019年
1846年,英国人雷亚德在现今伊拉克北部开始考古挖掘,发现了一大批古代亚述帝国的文物,并将部分精品运回伦敦。雷亚德所著《尼尼微及其遗迹》一书,成为一部融考古、游记和冒险的畅销书,在英国掀起了亚述和巴比伦的文化热潮。护教者利用雷亚德的发现,试图证实《圣经》记述确有历史真实性。而诗人罗塞蒂则根据雷亚德发现的巨型牛身神像,对于文明的兴衰、大英帝国未来的命运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高峰枫
关键词:文物帝国罗塞蒂
挪亚之子雅弗的译名
2020年
《创世记》中记载挪亚的三个儿子在洪水之后,散居世界各地。三子之中,雅弗(Japheth)在圣经解释传统中,逐渐被认为是欧洲人的祖先。文章在汉学家李渡南的研究基础上,考察雅弗一名的汉译过程,所涉及的文献主要包括清代回儒刘智所编译的《天方至圣实录》、蓝煦编译的《天方正学》以及耶稣会士贺清泰的《古新圣经残稿》。
高峰枫
关键词:创世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