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健
- 作品数:44 被引量:116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的科学防控
- 2022年
- 奶牛乳房炎是牧场的常见疾病,对牧场的经济效益以及原料奶质量影响较大遥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包括传染性乳房炎和环境性乳房炎遥随着牧场对生物安全的管控水平越来越高,传染性乳房炎相对来说有下降的趋势,环境性乳房炎占主导位置。
- 高健
- 关键词:乳房炎原料奶质量常见疾病传染性
- 北京牛场不同月份乳房炎发病变化的调查
- 本实验旨在:(1)调查总体乳房炎(隐性乳房炎和临床乳房炎)发病及金葡菌引起的乳房炎发病随月份的变化情况;(2)调查金葡菌引起的乳房炎的发病比例.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于北京郊区某牛场随机采集肉眼观察正常奶样...
- 任改仙高健刘修权史为民苏敬良韩博
- 关键词: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发病率
- 文献传递
- 奶牛乳汁体细胞数的快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7
- 2010年
- 本文用新型便携式体细胞计数仪C-Reader对奶牛乳汁体细胞数(SCC)进行快速、精确地检测,同时对乳样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指导奶牛乳房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选用北京及河北地区10个奶牛场的111头奶牛共428份奶样,进行SCC计数。SCC<20万/mL的奶样占63.6%,SCC介于20万/mL~50万/mL的奶样占13.1%,SCC>50万/mL占23.3%。检测的111头奶牛中,60头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头发病率54.1%,乳区发病率23.3%。隐性乳房炎SCC变化范围50.6万/mL~984.3万/mL。对隐性乳房炎乳样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其阳性率高达82.0%。共鉴定出100株致病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4株,表皮葡萄球菌11株,大肠杆菌8株,链球菌10株,其他菌7株。结果表明,C-Reader计数仪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北京及河北地区的奶牛隐性乳房炎,其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 杨红英高健刘修权苏敬良韩博
- 关键词:隐性乳房炎体细胞数致病菌
- 奶牛乳房炎源性产色葡萄球菌的肠毒素基因检测被引量:10
- 2018年
- 前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是引起我国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而产色葡萄球菌分离率最高的一种CNS。为探明奶牛乳房炎源性产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的分布特征,本试验采用PCR方法,对来源于我国11个省份20个奶牛场临床乳房炎奶样中分离鉴定的36株产色葡萄球菌进行9种肠毒素基因的检测,同时对生物被膜的产生能力及生物被膜相关调控基因(ica A、ica D和bap)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在36株产色葡萄球菌中,33株携带至少一种肠毒素基因,占比92%;18株携带两种及以上肠毒素基因,占比50%。检出率较高的肠毒素基因依次为seh(50%)、sei(47%)、sea(36%)和sec(25%)。生物被膜检测结果显示,29株产色葡萄球菌具有生物被膜产生能力,占比81%;此外,36株产色葡萄球菌中,19株携带生物被膜相关调控基因(53%),以ica D基因为主。在奶牛乳房炎源性产色葡萄球菌中,肠毒素基因的高检出率显示其具有较强的乳房炎致病潜力,同时可对奶制品安全生产造成隐患。产色葡萄球菌较强的生物被膜产生能力能够使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强,从而降低乳房炎的治疗效果。
- 赵华男瞿玥韩博李树梅高健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肠毒素基因生物被膜
-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 高健
-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金黄色葡萄球菌亚型分析抗生素耐药性
- 一种牛支原体性小鼠乳腺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支原体性小鼠乳腺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鼠乳腺炎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感染液接种至泌乳期小鼠的乳腺;所述感染液是用无菌缓冲溶液悬浮牛支原体NMH7株得到的。具体的,接种方式...
- 韩博刘洋高健王登峰石玉祥
- 文献传递
- 河北省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特征调查被引量:4
- 2022年
- 为探究河北地区规模化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特征,本调查统计了河北地区19个大型奶牛场1807条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数据,分析临床型乳房炎在泌乳天数、乳区、严重程度、病原菌等方面的特征。结果显示,奶牛泌乳中期的临床型乳房炎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55.0%;单乳区发生乳房炎的比例为96.8%,其中,前2个乳区占比为58.2%,后2个乳区占比为41.8%;轻度、中度、重度乳房炎占比分别为64.4%、23.8%、11.8%;环境性病原菌分离率为86.1%,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为主。结果表明,我国河北地区大型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前乳区发病占比高于后乳区,在泌乳中期内发病占比较高。本调查结果为河北地区大型奶牛场制定针对性的乳房炎防控计划和治疗策略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王富伟武乃雯陈鹏朱春燕高健
- 关键词: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特征病原菌
- 基于不同ST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小鼠乳腺炎模型的差异分析
- 2025年
- [目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是奶牛乳腺炎的常见病因,其诱导的临床型乳腺炎发病急、临床症状重,牛奶产量和质量降低,给奶牛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旨在探究奶牛乳腺炎源性不同序列型(sequence type, ST)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作用,筛选肺炎克雷伯菌发挥感染作用的潜在关键毒力基因。[方法]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分析山东、湖北2个大型奶牛场的129株临床乳腺炎源性肺炎克雷伯菌的ST型分布,并选择3种检出率较高的ST型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建立乳腺炎模型,探究小鼠乳腺的形态学损伤及炎性因子表达变化。通过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特性与毒力基因分布,筛选与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相关的关键毒力基因。[结果]129株肺炎克雷伯菌共分为79种ST型,其中ST107占比最高,为19.37%;其次为ST2324(7.75%)和ST13(3.87%)。与ST107和ST13型相比,感染后24 h, ST2324型肺炎克雷伯菌诱导小鼠临床评分和乳腺载菌量均显著升高(P<0.05);乳腺内腺泡轮廓消失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乳腺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色素C(Cyt C)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种不同ST型分离株共检测到74个毒力基因,其中ST2324型分离株中检出了ST13和ST107型分离株没有检出的毒力基因manB、pla和pilW。[结论]本研究从129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79种ST型,其中ST2324、ST107和ST13检出率较高,ST2324型肺炎克雷伯菌对小鼠致病性最强,且携带的毒力基因manB、pla和pilW与肺炎克雷伯菌的高致病性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奶牛乳腺炎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 任美奕梁洪秀李璨冯鸣鹊谢琴娜宋德源刘明超高健程佳
- 关键词:奶牛乳腺炎肺炎克雷伯菌毒力基因
- 具有数据融合功能的嵌入式Web服务器研究及应用
- 高健
- 关键词:嵌入式WEB服务器数据融合
- 噬菌体治疗动物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23年
- 人和动物极易发生细菌性感染,目前针对这类疾病的首选用药为抗生素。然而,随着抗生素的普遍使用,耐药性病原菌感染率逐渐升高,如新生儿脑膜炎患者对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1],这给有效治疗方案的实施带来了巨大挑战。在畜禽养殖业,耐药性病原菌也普遍存在。据报道,在畜禽养殖场粉尘、垫料和动物粪便中均含有耐药性细菌[2],危害人类健康。
- 梁冰纯赵文鹏韩博高健
- 关键词:细菌性感染细菌感染性疾病耐药性细菌畜禽养殖场病原菌感染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