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跃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条形码技术在临床化学检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8
- 2005年
- 目的条形码应用到临床检验工作中识别检验标本,改变了原始标本处理步骤,提高了效率,减少了操作中的误差。方法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具有条形码的扫描和识别功能,就条形码的应用作了改进,提高了成效。结果(1)改进后,一次性打印所需条形码,粘贴于标本架上,长时间不用打印条形码。(2)样本号是连续的,由于没有项目的限制,可以按习惯依次编号。(3)在登记患者或被检测样本信息时,同时可将检测项目输入计算机。从标本测试到结果打印,均在中文界面完成。(4)样本编程简单迅速,相同项目的样本可一次输入。大批量标本相同项目编程平均只需1~2min左右。(5)每年可节约购置不干胶条形码纸数万元。结论条形码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 王志剑李莉李琳马跃平
- 关键词:条形码技术临床化学检验
- 围体外循环中氨甲环酸与抑肽酶对纤溶系统的影响研究
- 2009年
- 目的研究围体外循环中氨甲环酸与抑肽酶对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外科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年患者60例(限瓣膜置换术),随机分为抑肽酶(aprotinin,AP)用药组30例,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A)用药组30例。AP用药组在体外循环管道预充液中加入2×10^6KIU抑肽酶;TA组在同一时间按40mg/kg推注氨甲环酸。两组分别于术前、CPB中(15min)、CPB中(30min)、CPB结束时用鱼精蛋白1:1中和肝素后,ACT值恢复正常(60~130s)时、术后24h五个时间点从中心静脉及桡动脉取血,每个时间点做以下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纤溶酶原(plasminogen,PLG)、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凝血酶激活纤溶抑制物(thrombin activated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记录术后12、24h纵隔心包引流量及总的全血与成分输血量。结果AP组和TA组常规筛选试验PT及APTT在CPB期间变化基本相似,两组Fbg含量均降至健康者的50%以下。术后很快恢复正常,两组变化基本相似,CPB开始15min,两组PLG(%)减低一直持续到术后24h,在CPB开始15min,t-PA和TAFI水平增高,转流结束时基本恢复正常,两组变化基本相似,术后12、24h纵隔心包引流量TA组较AP组多,输血量也较AP组多。结论抑肽酶在减少体外循环术后出血,减少血液制品的应用上优于氨甲环酸,但鉴于抑肽酶在临床应用上的不足及氨甲环酸的优点,用何种药尚需进一步研究。
- 李燕平任序东王永琦李天成苏娜杨丽华谭榜云马跃平
- 关键词:围体外循环氨甲环酸抑肽酶纤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