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森
- 作品数:22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体育赛事对大学品牌网络传播的影响研究——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为例
- 2015年
- 论文研究选取"桂航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为研究个案,共抽取政府主管网站10家、教育相关网站10家、商业网站13家对此项赛事的报道作为最终分析样本,发现大型体育竞赛对承办赛事大学的品牌传播有更加积极的作用。但高校也必须注意品牌信息、媒介和传播效果等。
- 凌华马建森
- 关键词:网络传播体育赛事
- 旅游景区品牌信息传播过程的要素研究
- 2016年
- 旅游景区品牌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品牌,有其特殊性。而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旅游景区品牌信息传播首先是一种崭新的研究视角,其次它摆脱了长久以来旅游学与营销学对旅游景区品牌研究的束缚,回归到品牌传播研究中信誉建构与双向沟通设计的本质层面。论文着重探讨旅游景区品牌信息传播过程要素传播发起者与信息接收者、媒介与讯息、互动沟通设计三个方面,以期为后来的旅游景区品牌传播研究奠定基础。
- 马建森
- 关键词:品牌化
- 形象广告与报纸品牌形象——以《南方周末》报为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报纸本身作为媒介的优势,形象广告的宣传可以充分利用其充足的版面。那么形象广告又是如何塑造报纸的品牌形象的,论文以《南方周末》报为对象展开了研究。研究过程中,论文重点关注了品牌精神层面的问题,因此关于形象广告对品牌理念的阐述着墨较多。
- 马建森
- 关键词:形象广告品牌形象《南方周末》
- 广告中的科学思想:逻辑推理与模式化被引量:1
- 2014年
- 本文关注的是散发着艺术光芒的广告中蕴含的科学思想,这种科学思想又以逻辑推理与模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对于广告而言,逻辑推理与模式化就是广告科学思想中的合理观念与推断法则。研究广告的科学思想是要秉承严谨、理性、客观的科学精神更好地进行广告活动,并试图重构广告理论与实践的生存秩序,唤醒广告业界与学界所要坚守的科学精神。
- 马建森
- 关键词:广告艺术逻辑推理
- 职业视域下广告类专业教学多元考核体系的建设被引量:1
- 2014年
- 文章分析了当前广告类专业教学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建立多元考核体系的理论与现实依据,并试图通过建立考核维度的方式搭建职业视域下的广告类专业教学多元考核体系,包括专业知识考核维度、专业技术能力考核维度、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维度、创新能力考核维度和职业能力考核维度。多元化的考核体系建设以职业为最终导向,评判学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化的全过程,并最终帮助学生成为市场需要、社会欢迎的合格的职业人。
- 马建森
- 数字化校园中虚拟现实与交互技术的应用
- 2016年
- 以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为网络应用平台,结合互联网技术,着力探索信息技术在数字化校园中虚拟现实与交互技术的应用,包括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中的应用、在数字化校园资源建设中的应用、在数字化校园学习行为中的应用。
- 马建森陈洁
- 关键词:第五媒体数字化校园
- 创造性思维方法在广告创意中的实际应用(一)被引量:2
- 2011年
- 新媒体的出现近似于一场革命,广告在传播技术方面获得了解放。但技术方面的进步并不能解决广告说服与受众接受之间的矛盾,因此,广告创意一方面要在媒体方面获得突破,另一方面不得不依靠创造性思维方法。论文以创造性思维方法为工具,研究其在广告创意中的实际应用,研究过程中为避免描述性研究,将笔墨着力于建构性研究,特别是避免将创造性思维方法进行哲学思辨,希望通过该研究建构针对广告创意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结构。
- 马建森陈洁
-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广告创意
- 新形势下高校品牌构建与传播的动力分析
- 2012年
- 在竞争日益激烈、媒介环境日益复杂的新形势下,研究高校品牌构建与传播的动力问题需要从全新的视角展开。论文以"品牌信息传播"统合品牌构建与传播两大主题,以传播学的视角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存在性动力、需求性动力、媒介性动力三个方面,笔墨着力于宏观角度的审视。
- 马建森
- 关键词:高校品牌传播动力
- 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被引量:6
- 2010年
- 论文基于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结合社会对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的实际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专业特色、能力结构、岗位需求等,希望能够解决影视多媒体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问题。
- 马建森窦均林
- 关键词:影视多媒体
-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初探被引量:1
- 2010年
- 文章探讨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问题,指出当代的艺术设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审美趣味和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
- 张吉琳马建森
- 关键词:艺术设计审美能力审美观审美感知审美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