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2篇显微手术
  • 1篇定向穿刺
  • 1篇血压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清除
  • 1篇血肿清除术
  • 1篇营养支持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影响
  • 1篇治疗高血压脑...
  • 1篇伤病
  • 1篇手术时间
  • 1篇手术指征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术前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浦东医...

作者

  • 7篇韩东华
  • 4篇周新军
  • 4篇沙龙贵
  • 3篇任力
  • 3篇王之涵
  • 2篇魏子龙
  • 2篇黄焕斌
  • 2篇汪锡华
  • 2篇徐豪
  • 1篇张晓华
  • 1篇殷玉华
  • 1篇郭烈美
  • 1篇邱永明
  • 1篇赵亮
  • 1篇陈聿华
  • 1篇唐伟红
  • 1篇潘美珍
  • 1篇肖伟忠
  • 1篇韩硕

传媒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初次血肿清除率20%,治疗组初次血肿清除率58%。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佳临床效果,价廉、操作简单、不会受到设备和场地的限制,安全有效。
徐豪周新军沙龙贵沙龙贵黄焕斌韩东华魏子龙任力
关键词:高血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脑出血
颅脑损伤和出现手术指征到手术时间对预后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时间(受伤到手术的时间或出现手术指征到手术的时间)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颅脑外伤入院急诊手术患者132例,以入院格拉斯哥评分(GCS)分为重型(GCS≤8)、轻型(GCS>8)两组;以上两组又根据受伤到手术的时间的不同每组各分为3组(<1.5h组、1.5~3h组、>3h组);重型(GCS≤8)组又根据出现手术指征到手术的时间的不同分为3组(<1h组、1~2.5h组、>2.5h组)三组。重型、轻型两组行组内和组间预后比较。结果:患者术前时间与预后呈负相关,术前时间越短,预后越好;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为正相关,术前GCS评分越高,预后越好;根据(受伤到手术的时间与出现手术指征到手术的时间)分别比较的结果,依然是时间越短,预后越好,两种分组比较预后基本同步。结论:术前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缩短术前时间可以有效地改善预后。
汪锡华肖伟忠王之涵韩东华沙龙贵
关键词:颅脑损伤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肠内外营养支持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89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行肠内外(EN+PN)联合营养支持;对照组44例,行全肠外(TPN)营养支持。治疗14d后比较两组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唐伟红潘美珍陈聿华韩东华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术前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救治经验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总结24例术前伴有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体会。方法对24例术前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术前伴有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中死亡8例,存活16例,其中良好4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5例。结论尽早气管插管,通过绿色通道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大骨瓣减压前预减压,术后尽早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内环境稳定,积极防治并发症等方法能提高救治双侧瞳孔散大颅脑损伤病人成功率。
周新军韩东华徐豪魏子龙
关键词:颅脑损伤瞳孔散大
开颅手术和CT定位立体定向穿刺术治疗脑脓肿的操作技巧及体会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 探讨开颅手术和CT定位下立体定向穿刺手术在脑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脑脓肿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开颅手术,15例行CT定位下立体定向穿刺术,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结果39例患者手术顺利,出院时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头颅CT或MRI复查显示脓肿腔消失。随访3个月-2年,1例患者颅底MRI检查显示部分斑点状强化影,经抗生素规范治疗6周后复查症状消失。其余患者未见脓肿复发,无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脑脓肿治疗方案选择应结合术前脓肿病变特点和患者个体状况,CT定位下立体定向穿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任力赵亮王之涵徐豪周新军韩东华沙龙贵黄焕斌
关键词:脑脓肿立体定向穿刺开颅手术抗生素
高龄患者中央区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中央区巨大脑膜瘤的病史特点、治疗方法、手术决策、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岁以上运动功能区脑膜瘤4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特点,分析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决策、围手术期及术后处理与疗效的关系。结果切除范围根据改良Simpson分级,Ⅰ级切除者32例,Ⅱ级切除者13例。术后患者全部存活,出现肺部感染5例,心律不齐6例,消化道出血2例,继发性脑梗塞3例,迟发性颅内血肿2例。术后随访3月~3年,均未见复发,运动功能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恢复正常行走能力,有5例出现记忆力下降。结论高龄患者中央区巨大脑膜瘤与矢状窦、中央沟静脉、外侧裂血管及重要神经结构关系紧密,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中央区巨大脑膜瘤的高龄患者可取得不错的疗效,但术后易出现各种并发症。
任力周新军黄焕斌沙龙贵韩东华汪锡华魏子龙邱永明郭烈美
关键词:显微手术中央区脑膜瘤高龄
累及高颈段的脊髓肿瘤显微手术治疗
2017年
目的探讨累及高颈段脊髓肿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相关预后。方法回顾2007年1月~2017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18例累及高颈髓的脊髓肿瘤患者,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全切除12例,部分切除3例,减压并取活检3例。术后随访,1例神经鞘瘤3年后复发,再次手术。术后16例上下肢肌力4~5级,2例四肢肌力2~3级,1例因呼吸衰竭死亡。McCormick标准分级和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改善(P<0.05~0.001)。结论显微手术为累及高颈段的脊髓肿瘤患者带来明确手术获益,但需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
韩硕张晓华殷玉华韩东华任力
关键词:显微手术脊髓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