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毓伽
- 作品数:47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吴仲华奖励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应用三甲基叠氮硅烷为发电机定子蒸发冷却介质的方法
- 应用三甲基叠氮硅烷作为发电机定子蒸发冷却介质的方法,其特征是将三甲基叠氮硅烷灌充于发电机定子绕组空心铜导线与凝结换热器构成的闭合回路中,或将发电机定子置于密封壳体中,以三甲基叠氮硅烷浸没定子绕组,抽真空至20kPa~25...
- 梁世强淮秀兰陶毓伽蔡军李志刚
- 文献传递
- 二极管激光器阵列微通道冷却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针对某二极管激光器阵列现有冷却器的实际问题,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铜基液冷微通道冷却器。采用细密的短微通道来代替原来较宽的长通道,大幅度提高了有限空间内的对流换热面积,并可充分利用入口效应来增强换热,从而在保持较低流动阻力、较高流体流量和较低流体温升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冷却器整体冷却能力,并改善了冷却器与热源器件界面上的温度分布均匀性。在本实验最大流量G=70 mL/s情况下,微通道部分的压降只有10.3 kPa;当冷却器与热源器件界面上的平均温升为25.7 K时,冷却器的散热能力可达730 W,相当于128.5 W/cm^2的界面热流密度。实验结果还验证了Shah和London提出的表观阻力系数关联式、用于预测平均努谢尔数的Sieder-Tate关联式以及Shah&London关联式。
- 李志刚淮秀兰陶毓伽王立
- 关键词:微通道传热特性
- 一种应用于液态铅铋合金实验回路的预热器
- 一种应用于液态铅铋合金实验回路的预热器,其主要包括:一物料管道,具有一物料进口和一物料出口;物料管道外包覆有一电加热层,该电加热层外侧包覆有保温层,在保温层的外侧为金属保护性外壳;预热器安装时与水平面呈一倾斜角度放置,物...
- 蔡军李勋锋淮秀兰郭江峰陶毓伽
- 一种测量固体壁面波动液膜层平均厚度的方法
- 一种测量固体壁面上波动液膜层平均厚度的方法:a)采用放大摄影系统对液滴产生、开始撞击固体壁面、壁面上液膜厚度增加直到液膜厚度达到动态稳定的整个过程进行可视化拍摄;b)定位液膜厚度在原始图片高度方向上的像素范围,对选定范围...
- 陶毓伽侯燕淮秀兰
- 一种利用水力空化防除垢效果的测试装置
- 一种利用水力空化防除垢效果的测试装置,由换热设备、水力空化发生装置、变频泵、可视化观测窗、显微放大摄影系统组成;其中:水力空化发生装置为具有节流阀、孔板或文丘里管的限流结构,安装在换热设备的入口处,换热介质经过变频泵进入...
- 淮秀兰梁世强蔡军陶毓伽
- 文献传递
- 高效节能挥发性有机物去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建立了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去除的实验与测量系统,以甲醛、甲苯等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大量系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实验装置对不同工况下甲醛的去除效果最好,一次去除率高达99%,氨次之,甲苯最低,采用空气循环处理或改进VOCs去除装置可大幅提高去除率。
- 陶毓伽淮秀兰王唯威
- 关键词:高效节能挥发性有机物
- 氨-不锈钢热管恒温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通过恒温烘烤对氨-不锈钢热管恒温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中烘烤温度为270℃。试验结果发现,烘烤过程中有不凝性气体产生,约占总工质质量的0.8%;不凝性气体对热管的影响只与热管工作温度有关,温度低时影响较大,温度升高影响迅速减小;此外,烘烤过程中热管表现出热管效应,与同尺寸同工况下的铝棒相比,氨-不锈钢热管传热能力优越,对温度变化反应灵敏,最高有效导热系数约为壳体材料的159倍,有效导热系数和密度之比约为壳体材料的309.9倍。
- 段彦军王焕光陶毓伽淮秀兰曲伟
- 关键词:不凝性气体有效导热系数相变
- 一种旋转叶片表面温度非接触式测量定位方法及装置
- 一种旋转叶片表面温度非接触式测量定位装置,主要包括测量旋转叶片表面温度的光纤比色测温系统和测量旋转叶片相对位移变化信息的反射补偿型光纤位移测量系统;光纤比色测温系统和反射补偿型光纤位移测量系统均分别连接同步/异步触发装置...
- 李勋锋淮秀兰蔡军陶毓伽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吸收式热泵的喷雾干燥方法和装置
- 一种喷雾干燥方法:将浆态物料预热,雾状进入喷雾干燥塔;以高过热度的低压干蒸汽为工作蒸汽与雾状的浆态物料进行接触式换热,工作蒸汽的量和过热度必须要满足在塔内换热接近平衡时工作蒸汽依然处于过热状态,并且其在过程中所释放的热能...
- 梁世强王涛陶毓伽郭朝红李玉华袁达忠唐大伟胡学功
- 文献传递
- 变物性对微通道内流动与传热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分别采用入口物性、平均物性和变物性对D_h=0.333 mm、Re=101~1775的矩形微通道内层流流动与传热进行了三维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将不同方法下局部和平均流动与传热特性的计算结果与新近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常见关联式及近似理论解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入口物性法相比,平均物性和变物性法均获得明显较低的fapp和较高的h_z和Nu_z。与平均物性法相比,变物性法在通道起始段具有更高的fapp Reave和较低的h_z,而在后段具有较低的fapp Reave和较高的h_z。Nuave的计算结果与Sieder-Tate关联式吻合良好,表明传统的宏观数学模型能够正确用于预测本文尺度和Re范围内微通道内的流动与传热特性。
- 李志刚淮秀兰陶毓伽陈焕倬
- 关键词:微通道传热特性热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