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见东
- 作品数:28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建筑科学更多>>
- 略论“传移模写”的内在结构被引量:6
- 2006年
- 本文对谢赫“六法”之第六法“传移模写”进行剖析,研究其自身的内在结构,证明了“传移模写”不是人们所认为的“画家末事”,并且它在“六法”体系中的重要性不逊于“气韵生动”,它和第一法是互为依存互为前提的辨证呼应关系,从而重新确定了“传移模写”在“六法”中应与“气韵生动”地位相当的价值内涵,为更深入地理解“六法”给出了全新视角。
- 陈见东
- 关键词:传移模写共时互文性
- 美学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被引量:1
- 2017年
- 现代城市景观承载着现代人的艺术审美思想,体现着地方城市的文化特色,延续着城市文化命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景观设计不仅需要顺应现代发展的潮流趋势,还需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和审美需求。自古至今,景观就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大众对于景观设计中的美学越来越看重。鉴于此,文章探讨了美学对于景观设计的应用价值,并对美学思想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运用进行论述。
- 徐常乐陈见东
- 关键词:美学思想景观设计文化传承
- 清末民初民间讽刺年画艺术特征初探
- 2012年
- 讽刺年画出现并盛行于清末民初时期,对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社会的不良倾向进行无情的揭露和讽刺。内容丰富、特点突出、自成体系。文章按照其表现的题材进行了分类分析,初步总结出其主要艺术特征。
- 高琳琳陈见东
- 关键词:民间年画讽刺艺术特征
- 试论图画的构象
- 2002年
- 对图画构象的研究,一般是从画面的线条、色彩或所用材料进行分析的。由于图画是形象思维,即是由画面的点象、面象、体象所组成,所以图画的构象也可以从形象思维内部构造的角度进行分析,画家的创作以及图画的赏析都不妨从剖析它的点象、面象、体象入手。点象是画面构图的起始,是图画构象的最基本单位;面象是点象发展的必然,是图画构象中的艺术再现;体象是面象的有机组合,是体现图画构象的整体综合形象,它有多种联接方式。
- 陈见东
- 关键词:形象思维体象
- 一般创造力和设计艺术教育被引量:1
- 2003年
- 一般创造力是人的创造性品质的体现。每个人都有一般创造力的潜力,关键在于是否得到有效激发。一般创造力激发的最佳时期是少儿时期,手段是美术教育。设计艺术教育属于美术教育,它的存在以一般创造力为基础,任何人都不能越过一般创造力直接跨入设计艺术创造领域,设计艺术教育的过程是弥补本专业学生一般创造力缺乏的很好机会。所以,不能急功近利地只重视结果,还要注重过程对一般创造力激发的效用。
- 陈见东
- 关键词:美术教育设计艺术教育
- 晋唐书论“肉”范畴的生成研究
- 2024年
- “肉”是古代书论品评中的经典范畴。“肉”相较于“筋”“骨”等同质范畴,其接受褒贬不一,逻辑演进较为复杂,成因有待厘清。文章聚焦晋唐书论,一为梳理“肉”作为独立范畴于魏晋时的概念生成及溯源辨析;二为探讨“肉”于唐代审美内涵衍变的深层动因,以此时人对于“肉”说的褒贬色彩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向。
- 肖雨欣陈见东
- 关键词:褒贬
- 家乡、江南与大地——简论丁观加山水画风格的原型及要素
- 2013年
- 丁观加是当代著名山水画家,他的作品极具个人风貌,深受其童年时代生活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他的绘画作品具有极强的图式及原型特征,形成了自己的图形镜像,并且影响到绘画创作行为,在画面中衍生出诸多独特的江南符号,进而形成符号集合,产生出诠释大地的山水画文本。
- 陈见东
- 关键词:丁观加
- 年画中的“一团和气”与“和合二仙”考——兼谈“和合”观念被引量:4
- 2009年
- "一团和气"与"和合二仙"是传统木版年画中的两种常见题材,前者以其独特的圆形构图在众多年画形式中独树一帜,后者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信仰神。二者的历史演变既有区别又有融合,但共有的"和合"观念却使其艺术与文化价值历久弥新。对二者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两种传统题材年画的民俗意义以及民间美术的混合性特征。
- 边鹏陈见东
- 关键词:和合二仙传统木版年画
- 存我、独行和禅——清代“京江画派”代表人物张崟的绘画思想被引量:4
- 2006年
- 张崟是清代中期“京江画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绘画思想主要表现在四方面。首先,提出“画必荆关先筑基”,同时还提出“浑噩沉毅之气”这一范畴。其次,强调“学古要存我”要依靠对自然的观察“出入藩篱”,反对娄东派、恽南田和王翚等诸家诸派。要求“进法宋人”、“直接正派”。其三,禅思想的深刻影响。其四,对“六法”的重提。这几个方面对于京江画派风格和绘画理念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
- 陈见东
- 凌超逸格 胜揽气韵——黄格胜山水画艺术的辨证美学结构
- 2006年
- 黄格胜先生的山水画作品风格,个性强烈,气格刚正,艺术形式清晰突出,画面意境内涵丰富,这一切都是由一系列辨证结构的美学特征所构成的。主要体现在“语言/言语=体/用”结构、“气/韵=放/收”结构、“笔/墨=缜密/松秀”结构、“一画/亿万万笔墨=至大/精微”结构、“传/移=时/空”结构这五个结构关系之中。
- 陈见东
- 关键词:山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