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榕烽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艺术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从修辞角度论新闻汉译英
- 全球化背景下,对外传播战略性地位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外翻译。中国英语媒体以“中文定稿,英文翻译”为基本操作模式的基本现实决定了新闻翻译工作者们对外传播战线上必须充当“前沿将士”的角色。然而,而对西方修辞文化中成长起...
- 陈榕烽
- 关键词:新闻翻译修辞手法功能派理论
- 文献传递
- 从译审到翻译:MTI传媒翻译逆序教学法探索被引量:6
- 2014年
- 一个翻译的成长通常要经过从翻译实践到审阅他人译稿的过程。本文针对以新闻翻译为主体的传媒翻译,以翻译硕士生为研究对象,讨论逆序教学法,即先做译审后做专业翻译。具体说来,翻译者在学习翻译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即开始学习审阅别人的译稿,这样可以更快地掌握相关的翻译技巧与理论,有助于其后从事传媒翻译。实验证明该教学法有效。
- 岳峰陈榕烽
- 关键词:教学翻译硕士
- 近代英汉福建方言字典概述被引量:1
- 2010年
- 介绍了近代西方传教士来福建编撰的英汉、汉英方言字典的内容与特点,指出方言字典的编撰促进了方言英汉互译出版的发展,对近代福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陈榕烽
- 关键词:传教士
- 国乐西传的译介研究
- 长期以来,音乐学科与翻译学科之间存在着一道无形的壁垒,导致中国传统音乐(下称“国乐”)对外译介研究的语料有限、视阈狭窄,关注不足,成为国乐对外传播的一大短板。为助力国乐“走出去”,本研究从跨学科视角探讨国乐译介的研究范畴...
- 陈榕烽
- 关键词:音乐文化
- 麦都思《汉语福建方言字典》词条英译指疵被引量:2
- 2010年
- 《汉语福建方言字典》是近代外国人学习闽南方言必备的普及型工具书,该字典中翻译了大量的汉语经典作品,是这一时期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资料。然而,由于理解层面与文化层面的"先天不足",该词典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错误。该文通过分析这些错误的例子,指出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要依靠我们本国的力量,呼吁翻译工作者都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对外翻译。
- 陈榕烽
- 关键词:儒家经典词条翻译
- 翻译在中华音乐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作用
- 2007年
- 立足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现实,分析了翻译对中国传统音乐传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呼吁学术界关注音乐翻译,共同致力于音乐翻译问题的研究。
- 黄芸陈榕烽
- 关键词:翻译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 支教活动对师范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作用被引量:3
- 2009年
- 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载体。支教活动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师范生中广泛开展支教服务活动,对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感,磨练坚强的道德意志,树立坚定的职业理想信念具有积极作用。
- 陈榕烽
- 关键词:支教师范生职业道德
- 二胡英译演变成因分析及译法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二胡从被误译为独弦琴(One-string fiddle)到如今可以直接以音译被接受,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历程,二胡译名演变对中国音乐文化对外翻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梳理了报刊中二胡英译名的演变历史,对二胡的英译名进行分类分析,观察、统计客观存在的译文,从受众认知水平与传播效果等方面探讨其译法,指出中国音乐术语的对外翻译不是单纯的科技术语翻译,二胡英译名的演变受到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殖民主义的烙印以及中国文字的发展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 陈榕烽岳峰
- 关键词:二胡英译
-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西译简史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6年
-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如何藉由翻译西传是学界鲜有问津的问题。本文从中国音乐典籍、儒经乐论的西传、音乐民族志以及中国音乐学术论文的国际交流中追寻翻译的踪迹,并由此梳理国乐对外译介史,指出译者的认知水平、身份与动机、所处的社会背景对中国传统音乐译介的影响,并从中得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中国音乐文化对外传播应依靠"以史为鉴,主动译介"的启示。
- 陈榕烽岳峰
-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翻译
- 本科翻译专业(BTI)人才培养探微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对比已开设本科翻译专业的各个院校制定的培养方案以及前人们对课程设置的研究,对照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试图另辟蹊径,从第二课堂活动入手,探索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方案,指出通过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应成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 陈榕烽
- 关键词:翻译专业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