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珍
- 作品数:46 被引量:23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应用治疗性白细胞及血小板单采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对白细胞、血小板两系均异常增高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联合应用治疗性白细胞、血小板单采术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使用CS 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10例CML患者用单套耗材进行白细胞及血小板单采,先进行一系细胞的单采,中途腾空产品袋,更换程序及更换相应的分离夹。治疗后查血常规,观察治疗前后白细胞、血小板变化情况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用此法单次治疗,白细胞计数下降(55.2±21.2)%;血小板计数下降(47.8±10.2)%;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结论利用单套耗材联合应用治疗性白细胞及血小板单采术可同时安全、有效地清除白细胞及血小板,是治疗白细胞、血小板同时异常增高CML患者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之一。
- 陈惠珍张祥忠刘建华陈运贤
- 关键词:血细胞分离机
- 应用循证思维方式解决预真空蒸汽灭菌器BD试验失败问题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循证思维在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循证思维方法检索有关文献,明确BD试验失败原因,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做出评价,确定结论,制订防范对策。[结果]2004年BD试验合格率98.6%,2005年BD试验合格率99.2%;明确了BD试验失败原因为操作技术因素与设备因素。[结论]护理管理者应用循证思维可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决策,提高了护理管理效果。
- 刘晓华陈惠珍蔡晓芸
- 关键词:循证供应室
- 新生儿脐血细胞的成分特点和免疫学检测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对新生儿脐血细胞成分特点、血生化、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进行分析,并检测脐血CD34+细胞数,探讨脐血的组成特征和CD34+细胞的含量特点。方法分类计数用Olympass显微镜;用己糖激酶法分血清TP、ALB、GLB水平;用Beckman Array360 System自动免疫分析仪分析血清IgGI、gAI、gM、补体C3、C4水平;用流式细胞仪ProCount软件分析脐血CD34+细胞百分率。结果新生儿脐血细胞既不同于新生儿静脉血,也不同于成人血,在脐血中出现幼稚红细胞及幼稚粒细胞。其中只有中幼红细胞所占比例有显著性性别差异(P<0.01),其余均无性别差异(P>0.05)。新生儿脐血细胞中有核红细胞的数量与其血红蛋白的浓度也不成比例。脐血中血清TP、ALB、GLBI、gAI、gM、补体C3、C4水平均明显低于成人外周血;脐血CD34+细胞占有核细胞百分率为(0.97±0.24)%。结论新生儿脐血细胞具有特殊性,在新生儿免疫状况研究及脐血输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脐血不仅能正确指导新生儿的医疗保健及疾病防治,而且脐血输注与移植比成人外周血有着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罗伟琼陈惠珍黄春柳李沈容罗小珍朱美玲
- 关键词:新生儿脐血CD34^+细胞补体
- 脐血采集方法、影响因素分析及注意事项被引量:9
- 2007年
- 探讨如何提高采集脐血量,分离获得足够的造血干细胞。笔者从产科采集对象、采集方法的选择、采集时机、采集过程、穿剌方法、污染情况等方面阐述脐血采集时应注意的问题,通过严格筛选和优化方法,从而提高脐血的质量,确保脐血移植或输注的临床效果。
- 罗伟琼陈惠珍黄春柳陈小勇李沈容罗小珍朱美玲
- 关键词:新生儿脐血脐血采集影响因素
- 脐血采集质量与不同分娩方式的关系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影响脐血源质量的因素及提高采集脐血的方法。方法对398例产妇的脐血收集过程中各项产科因素进行分析,比较其与脐血采集质量的关系。结果不同分娩方式、不同胎盘娩出方式均与脐血采集质量有显著相关性(P<0.01),采集过程中顺产的污染率为2.42%,比剖宫产的污染率(0.92%)高。结论分娩方式、胎盘娩出方式、采集过程中的污染等都可影响脐血源的质量。充分评估、选择合适的供者和采集方法可有效提高脐血采集质量。
- 罗小珍陈惠珍罗伟琼黄春柳
- 关键词:分娩方式脐血采集影响因素
-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护理被引量:24
- 2002年
- 对1998年7月~2002年4月90例次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的采集护理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建立理想的血管通路是PBSC采集成功的关键,而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实施PBSC采集各项护理的基础。
- 陈惠珍罗伟琼刘晓华陈运贤
- 关键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护理血管通路
- 血浆置换术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术(plasmaex change,PE)在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s macroglobulinemia,WM)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运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12例WM患者进行76例次PE,每次清除血浆量1913±248mL,治疗期均配合系统的化学药物治疗。PE后观察IgM、GLB及ESR的变化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PE后IgM、GLB及ESR均显著下降,临床症状、体征均获缓解或减轻。结论PE是治疗WM重要、有效的方法。
- 陈惠珍刘晓华邹外一李娟
- 关键词:华氏巨球蛋白血症血浆置换术
- 造血干细胞亲缘供者的健康教育被引量:6
- 2007年
- 对85例造血干细胞亲缘供者进行健康教育,从供者进行干细胞动员至采集前期间,由负责采集的工作人员与供者面谈、发放相关的宣教资料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采集的过程、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处理、采集后的注意事项等。85例供者健康教育前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了解的得分为53分,健康教育后为170分。所有供者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基本了解。认为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前对供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消除其思想顾虑,使干细胞的捐献顺利进行。
- 陈惠珍侯秋秀揭素铭刘晓华陈运贤
- 血小板单采术、羟基脲、α-干扰素联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血小板单采术联合羟基脲和α-干扰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T)的疗效。方法50例患者确诊后行血小板单采术,同时给予羟基脲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结果血小板单采术后,血小板数显著下降,症状改善。加用羟基脲和α-干扰素联合治疗,血小板数稳定,病情继续缓解。结论联合治疗疗效好、起效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罗宏山梁碧玲郑志惠陈惠珍张峰
- 关键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单采术羟基脲Α-干扰素
- EP_2A体外可促进人CD34^+细胞归巢而不能促进其增殖
- 2017年
-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_2受体2激动剂(EP_2A)在体外对人CD34^+细胞的归巢与增殖作用。方法:收集健康供者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后的外周血,免疫磁珠法分选出人CD34^+细胞;同时收集健康供者动员前骨髓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并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培养。人CD34^+细胞和BMMSC经前列腺素E_2(阳性对照)、DMSO(阴性对照)、EP_2A和EP_2A+前列腺素E_2受体2拮抗剂(EP_2AA)处理后,对人CD34^+细胞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实验检测集落形成数目,流式细胞术检测G_2/M期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urvivin、β-catenin及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BMMSC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含量。结果:EP_2A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人CD34^+细胞在细胞活力、集落形成数目、G_2/M期比例及surviv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方面均无明显差别。但EP_2A组人CD34^+细胞CXCR4及BMMSC SDF-1α的表达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EP_2A体外可促进人CD34^+细胞归巢但不能促进其增殖。
- 刘芳洁汪亚群唐晶陈惠珍赖淑萍苏畅李娟许多荣
- 关键词:前列腺素E2归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