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辉

作品数:30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沙漠腹地
  • 11篇塔克拉玛干沙...
  • 11篇塔克拉玛干沙...
  • 8篇气溶胶
  • 6篇乌鲁木齐
  • 6篇黑碳
  • 5篇沙尘
  • 5篇碳气溶胶
  • 5篇气象
  • 5篇气象因子
  • 5篇黑碳气溶胶
  • 3篇水溶性离子
  • 3篇污染
  • 3篇污染特征
  • 3篇风速
  • 3篇风向
  • 3篇PM10
  • 3篇SEM/ED...
  • 2篇能见度
  • 2篇细颗粒

机构

  • 27篇中国气象局
  • 6篇乌鲁木齐市气...
  • 5篇新疆大学
  • 5篇塔城地区气象...
  • 4篇中国科学院新...
  • 3篇新疆气象局
  • 2篇济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石河子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塔克拉玛干沙...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吐鲁番地区气...

作者

  • 30篇陆辉
  • 9篇钟玉婷
  • 8篇魏文寿
  • 8篇何清
  • 8篇刘新春
  • 6篇曹兴
  • 4篇万瑜
  • 4篇杨兴华
  • 3篇韩茜
  • 3篇刘明哲
  • 3篇霍文
  • 3篇贾健
  • 1篇牟书勇
  • 1篇蔡仁
  • 1篇葛全胜
  • 1篇王健
  • 1篇范子昂
  • 1篇杨帆
  • 1篇唐湘玲
  • 1篇王敏仲

传媒

  • 7篇沙漠与绿洲气...
  • 6篇中国沙漠
  • 3篇干旱区研究
  • 2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鲁木齐市东南郊一次降雪过程的化学组成及其悬浮态颗粒形态特征被引量:6
2014年
为初步了解乌鲁木齐东南郊降雪的化学组成特征和污染信息,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对2012年2月21~23日降雪中的22种可溶性金属元素浓度进行了测定,并通过扫描电镜能谱技术(SEM/EDX)研究了降雪中悬浮态颗粒物的形态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此次降雪中重金属含量偏高,其中Se、As、Cd富集因子分别为124.65、57.69和36.70,具有较明显的煤烟型污染特征;后向轨迹聚类分析也表明该时期采样点近地面主要受其西南方向燃煤火电排放烟尘的影响.电镜观察观测结果显示降雪中悬浮态颗粒主要有3种形态,主要以燃煤飞灰和矿物颗粒为主,烟尘集合体大多数为老化或吸湿后形成的较粗的密实颗粒,表明乌鲁木齐东南郊冬季大气中的悬浮态颗粒物主要来自燃煤飞灰和不可溶土壤矿物.
陆辉魏文寿崔彩霞何清王瑶
关键词:降雪ICP-MSSEM/EDX
乌鲁木齐市碳质气溶胶季节变化及其对霾形成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应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乌鲁木齐2013年四季PM_(2.5)样品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并分析其四季变化特征。结果表明:OC、EC最高值出现在冬季,分别为(17.7±7.3)μg·m^(-3)和(7.0±2.6)μg·m^(-3),OC、EC在PM_(2.5)中的百分含量最高值也出现在冬季。冬季OC、EC相关性最低,表明冬季污染物来源最复杂。在冬季光化学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二次有机碳(SOC)生成量却达到最大值,显示出前提物对SOC生成的巨大影响。另外,通过分析霾日和非霾日OC、EC和无机离子的变化特征,表明:SO_4^(2-)、NH_4^+和SOC对霾形成的影响最大。
韩茜钟玉婷陆辉刘新春
关键词:碳质气溶胶PM2.5乌鲁木齐
近30 a新疆达坂城风区大风特征及其变化规律被引量:11
2015年
利用新疆达坂城风区1981—2010年的逐月大风日数、平均风速、风向等资料,运用线性回归分析其大风年、季、月的时间变化特征及趋势,同时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及小波分析法,对大风进行突变和周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30 a来,大风日数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倾向率为-31.3 d·(10a)-1,其中夏季减少速度最快;平均风速减小倾向率为-0.55 m·s-1·(10a)-1,2002年后风速开始明显减小,秋季平均风速减小趋势最为显著;风区主导风向为偏西风(WNW、W)和东南风(SE、SSE),随时间的变化,由春季的偏西风转为冬季的东南风;大风日数、平均风速分别在1997年和2001年出现突变性减少(减小),在不同时段内均存在多个振荡周期,但4 a左右的高频振荡周期一致性较好。
曹兴万瑜陆辉魏文寿贾健
关键词:大风日数年际变化风速风向突变分析周期
塔中春季水平能见度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利用2004、2005年3月至5月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的能见度仪自动监测资料,气温、气压、风速、相对湿度等地面气象常规沙尘观测记录以及PM10自动监测仪观测资料,分析了塔中水平能见度变化特征以及与气象因子、PM10的相关关系,气象因子与PM10对水平能见度有一定的制约关系,但并非简单的线形关系,不同时段,不同天气条件下,各因素的作用不同。
陆辉魏文寿刘明哲
关键词:水平能见度气象因子PM10
中天山北坡春季寒潮型暴雪致灾成因分析被引量:14
2015年
采用NCEP逐日4次1°×1°再分析资料和Micaps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11年4月发生在中天山北坡乌鲁木齐地区寒潮型暴雪过程的致灾天气学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着重讨论了强降雪发生所具备的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等动力耦合机制及温度平流条件。结果表明:在稳定的环流背景下,春季500 h Pa西西伯利亚低槽位置南伸至35°N,使得冷暖空气活跃交绥造成中低层大气斜压性增强,加之天山准静止锋的长时间停滞维持,致使中天山北坡受强锋区的控制而形成持续性雨雪天气。深厚的湿层和持续的水汽辐合为暴雪的产生提供了丰沛的水汽条件;高低空急流配置及正涡度大值区由低层向对流层中层发展,有利于高层气流抽吸辐散、中低层暖湿气流辐合和上升运动的增强,为强降雪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强降雪落区与湿位涡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冷暖平流稳定对峙加之低层冷平流侵入之强是造成暴雪持续、增幅和剧烈降温的重要原因之一。
万瑜曹兴窦新英陆辉蔡仁
关键词:寒潮暴雪水汽通量温度平流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复合型纵向沙垄区近地层沙尘水平通量及粒度特征被引量:10
2016年
利用BSNE梯度集沙仪采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复合型纵向沙垄区近地层80m高度内秋季不同高度的沙尘物质,探讨沙尘天气下水平输沙通量差异及沙尘的粒度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受到复合型纵向沙垄的影响,沙尘天气过程近地层沙尘水平通量并不遵循幂函数或指数函数分布,在20m以下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在32~63m随高度增加而增大,并且在24m和63m两个高度处出现转折点。各层沙尘平均粒径64~80μm,以极细沙为主,分选系数0.96~1.12,分选性中等偏差。粒径频率曲线呈双峰分布,主峰值出现在80~110μm,次峰值在10~12μm,反映了沙尘组成的复杂性,远源沙尘在各高度层的变化幅度较小,以局地和区域源为主。沙尘水平通量与沙尘粒度变化表明沙尘天气主导风速风向、强烈的上升运动及纵向沙垄是影响沙尘水平通量垂直差异的重要因素。
代亚亚何清陆辉杨兴华周长帅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粒度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大气气溶胶散射特征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利用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积分浊度计的2004年观测资料,结合同期PM10质量浓度、能见度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气溶胶散射系数的变化特征,以及气溶胶散射系数与PM10质量浓度、能见度的关系。研究表明,2004年塔中气溶胶散射系数、PM10质量浓度、能见度日平均值分别为124.74±187.30 Mm-1,538.9±841.7μg.m-3,12 748±7 274 m。塔中气溶胶散射系数小时平均值出现频率最高的区间主要在100 Mm-1以下,中午气溶胶散射系数小,早晚气溶胶散射系数大;冬春两季的凌晨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粒子,气溶胶散射系数较大;气溶胶散射系数小时平均值与PM10质量浓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2004年1—6月的气溶胶质量散射系数平均值为0.37 m2.g-1;散射系数与能见度日平均值非线性相关较好,两者呈负幂函数关系。
陆辉魏文寿刘明哲高卫东王敏仲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散射系数PM10质量浓度能见度
基于CloudSat/CALIPSO联合探测的南京地区卷云物理特性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卷云的物理特性对研究卷云的辐射强迫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星载雷达(CPR,Cloud Profile Radar/CALIOP,Cloud-Aerosol Lidar with Orthogonal Polarization)联合探测反演数据产品,对南京地区的2007年1月—2010年12月4 a的卷云物理特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4 a的卷云出现概率均是春季和夏季大于秋季和冬季;(2)全年的平均云底、云顶高度相当,整体相差较小,分布较为稳定,云底、云顶高度年平均值在2009年均出现最大值,分别为10.065 km,11.685 km;(3)冰水含量(IWC)的范围基本集中在0.000 0~0.050 0 g/m^3,粒子有效半径(ER)的范围基本集中在30~40μm之间;IWC和ER的年平均值在2009年均出现最小值,分别为0.045 8 g/m^3,45.893μm。南京地区卷云的物理结构特征可为气候模式或辐射传输模式中典型高云参数的输入和使用提供参考。
潘红林甘万英马诺陆辉霍文杨兴华杨帆周成龙
关键词:卷云物理特性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北缘城市近地面臭氧质量浓度分布特征被引量:11
2014年
高浓度臭氧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还会影响植物生长;臭氧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本文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2010年6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和北缘城市库尔勒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地表臭氧质量浓度连续观测数据,结合PM10和气象资料,对地表臭氧质量浓度的日、周、月、季节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影响臭氧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规律,夜间变化平缓,白天变化剧烈。09:00前后达到最低值,18:00前后达到最高值,出现时间稍迟于沿海城市。(2)臭氧质量浓度变化具有周末效应现象。最高值出现在星期日,最低值出现在星期三;星期一至星期三浓度逐渐降低,星期四又逐渐上升。(3)塔中最高月平均浓度出现在2010年6月,质量浓度为89.6μg·m-3,最低质量浓度出现在2012年12月,为22.1μg·m-3;库尔勒最高月平均质量浓度出现在2010年8月,为82.1μg·m-3,最低为2012年12月的12.5μg·m-3。月平均质量浓度以6月份为中心对称分布,两边月份逐渐降低。(4)春、夏季臭氧质量浓度较高,秋季和冬季明显低于春季和夏季,与沿海大中型城市变化特征基本一致。(5)4种天气中,日变化最剧烈的是晴天,其次为小雨天气,阴天较平缓。沙尘天气出现前,臭氧质量浓度变化较小,沙尘天气开始后质量浓度下降,且下降速度较快。(6)辐射变化具有单峰型日变化规律,臭氧质量浓度变化明显晚于辐射变化,太阳辐射的强弱直接影响光化学反应速度,从而导致臭氧质量浓度的变化;臭氧质量浓度日变化与PM10质量浓度日变化具有相反变化趋势,但在时间变化上有一定的滞后性,臭氧质量浓度变化明显早于PM10的变化。(7)晴天少云的天气情况下臭氧质量浓度明显要高于阴雨(雪)天,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
刘新春钟玉婷何清陆辉霍文
关键词:地面臭氧气象因子塔克拉玛干沙漠
干旱条件下吐鲁番盆地相对湿润指数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干旱条件下的吐鲁番盆地1981—2010年的逐月降水、气温资料,通过Thornthwaite方法计算潜在蒸散量确定气候相对湿润指数,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应用小波分析及Mann-Kendall法,对相对湿润指数进行突变和周期分析,结果表明:近30 a来,降水量呈非显著性的减少趋势,气温增暖趋势明显,倾向率为0.53益·(10 a)-1;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潜在蒸散量呈波动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差异显著(P<0.05);相对湿润指数呈较弱的减小态势,气候总体趋于干旱化,表现为:鄯善最强,吐鲁番次之,托克逊相对较弱;相对湿润指数未出现显著的转折年份和突变时间区域;周期变化表现为较强的对称性,4耀5 a的变化周期一致性较好。研究区域内气温升高,降水减少,是导致气候干旱化趋势得以维持和加剧的重要因素。
曹兴万瑜胡双全陆辉贾健
关键词:干旱湿润指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