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立飞
- 作品数:59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梁斌的“未完成性”——人民作家梁斌的文学成就与精神遗产被引量:2
- 2014年
- “平地一声雷”,1957年11月,梁斌的长篇小说《红旗谱》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它的出版震动了成立不久的新中国文坛,正如丁浩川在给梁斌的信中预言:“你将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红旗谱》引起的轰动效应及其杰出成就,不仅使得1958年中国文坛成为“《红旗谱》年”,而且奠定了梁斌在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他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和尊敬。如今,这种关注和尊敬已然跨越了历史和时代,
- 闫立飞
- 关键词:文学成就精神遗产未完成性《红旗谱》作家
- “方志”书写与文学天津——刘云若与《小扬州志》被引量:2
- 2013年
- 作为以天津城市为叙述对象的长篇小说,刘云若的《小扬州志》首次以文学形式描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的民俗风貌与空间构形,不仅建立了文学的"方志"书写方式,而且沟通了文学与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学成为城市叙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方志"书写,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性格面貌、行为特性,以及城市的空间构形与区域分布,不仅构成小说文本的情节、内容与背景,而且也成为文学天津的开端,建构了城市文化文本。城市的文化形态、性格特征及其历史演变,在这一文本中得到有效呈现。
- 闫立飞
- 关键词:刘云若
- “新村”想象与城市形象的变迁:从工人新村到城市世纪危改
- 工人新村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叙事的基本篇章,既是城市从消费向生产快速转型过程中解决工人住宅问题和塑造与展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也是生产现代产业工人、创造城市主体的主要措施,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城市的一个代表性...
- 闫立飞
- 关键词:工人新村城市形象
- 文献传递
- 文学的城市文化视野——天津文学与城市文化笔谈被引量:2
- 2012年
- 主持人语:理解和阅读城市,需要从文学的创作和阅读开始。文学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记录了城市的社会风俗人文信息及其发展变化,而且也是传承和发掘城市优秀文化、塑造和展示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软实力与增强市民认同感、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和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手段。当前,天津文学创作及研究蓬勃发展,特别是《天津文学史》的出版,首次绘制了天津文学发展流变的全貌,为天津文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从文学与城市文化形象塑造、津味文学与城市民俗文化,地域文学的文化精神、文化意义、文化功能、文化共Jl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方面展开研讨,以期在文学与城市的视野中探索天津文学与城市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并引起学界的关注和进一步讨论。
- 闫立飞李小茜王云芳张大为田淑晶孙爱霞李进超王士强
- 关键词:城市文化形象文化视野城市民俗文化城市软实力人文信息
- 风景叙写的现代性——中国现代小说风景叙事模式与观念的形成被引量:4
- 2006年
- 中国现代小说的风景叙事,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比兴”及“山水”式的风景叙写,而是在现代科学主义思潮背景中出现的一种新的风景叙写模式。它的出现,一方面意味着认识论上的自觉,即一种新的风景观念的产生;另一方面在小说文本中,它还分别表现为隐喻过程的象征性和换喻过程的写实性。前者以鲁迅为代表,后者则以叶绍钧为代表,二者构成现代性风景叙写的两极。
- 闫立飞
- 论新时期天津文学的发展轨迹被引量:1
- 2011年
- 新时期天津文学创作不仅与梁斌、孙犁等一批老作家的"复出"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以原有的创作风格或以新的创作面貌进入到新时期的天津文坛,而且与蒋子龙、冯骥才等人在新时期中国文坛的崛起有着更为深入的关联,他们在引领或参与新时期文学潮流的同时成为天津文学的代表。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赵玫、肖克凡等人不断推出重要作品,但天津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中的集体消失使其进入了低潮期。这一状况直到世纪之交才得以改观,老作家的回归、中年作家的勃发与年轻作家的突起,使得天津文学呈现出复兴的态势。
- 闫立飞
- 改革文学与国家现代化想象:以蒋子龙为例
- 2014年
-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主要形式,寄予了国家的基本想象和梦想。为了探索城市书写与国家梦想之间的结构关系.我们从文本的角度分析改革文学、津味文学、小洋楼、租界等不同城市书写形式与城市文化建构的互动,解读都市文明的现实状况及其深层文化内涵.并在这种分析与阅读中期待建构具有中国文明传统的都市文明和国家形态。
- 闫立飞
- 关键词:改革文学文本分析
- 天津文学论略被引量:1
- 2012年
- 天津文学作为区域文学,既是中国文学地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有着特有的发展脉络与历史架构。总体来说,其渊源虽然可以追溯到建城之前的文学创作与活动,而元点则应以清代初期张氏兄弟遂闲堂、帆斋的创建为标志。其后,天津文学经历了以水西庄为代表的古典文学繁盛期、开埠以后至20世纪初的近代期、20世纪前半叶的现代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繁荣发展期四个亮点时段。尽管此前的天津文学研究中存在着诸多盲点,但也形成了自己的传统优势与特点。
- 王之望闫立飞
- 关键词:天津文学
- 从演绎到戏说——文学消费历史现象的理论依据
- 2009年
- 当前文学消费历史的现象,从理论上可以追溯到中国小说与历史的关系。作为历史的边缘文体,传统小说不是"博采旁",就是直接演绎史书,历史演义便是以"同质性"的叙事诠释了历史的真理;现代历史小说作为外在于传统历史的"异质性"的叙事,通过对传统历史的"修补",表达了建构现代历史哲学的冲动;新历史主义思潮与消费主义的合流,则彻底打破了历史的整体性特征,祛除了历史的光晕,从而造成了以戏说为特征的文学消费历史现象的发生。
- 闫立飞
- 关键词:戏说
- “介入”的美学:蒋子龙小说的一种读法
- 2018年
- 蒋子龙以《乔厂长上任记》进入新时期文坛,成为"改革文学"的开风气者,并成为新世纪以来"重返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作家。蒋子龙早期作品受到重视与重读的同时,其他小说作品则受到忽视或遮蔽。本文尝试从整体性的角度出发,以其"开拓者家族"为起点,在艺术形式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中,对蒋子龙小说创作中表现出的"责任"意识与"入世"笔法进行分析,从而在"负债的文学"与作品的"重写"中探索到蒋子龙小说创作的核心问题,即如何"介入"到同时代史的问题。围绕着"写什么""为什么写""写给谁"和"如何写"等问题,蒋子龙通过"介入"及其悬置、去功能化的小说实践与发展转化,建构了"介入"的美学。它与"纯文学"观念与传统构成对话与斗争关系的同时,也诠释了蒋子龙小说的文学史意义。
- 闫立飞
- 关键词: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