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毓茜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针刺
  • 3篇针灸
  • 3篇神经麻痹
  • 3篇灸疗
  • 3篇灸疗法
  • 2篇循经
  • 2篇药疗
  • 2篇药疗法
  • 2篇针刺疗
  • 2篇针刺疗法
  • 2篇针刺配合
  • 2篇针灸疗法
  • 2篇中风
  • 2篇中风后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周围性面神经...
  • 2篇梅花针治疗
  • 2篇面神经
  • 2篇面神经麻痹

机构

  • 9篇天津市第三医...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作者

  • 9篇闫毓茜
  • 1篇闫伟

传媒

  • 5篇河北中医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四川中医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 1篇江苏中医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针刺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23例被引量:4
2013年
腓总神经为坐骨神经的分支,沿胴窝上外侧缘下降,绕腓骨颈达小腿前面,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腓总神经绕胫骨颈处,位置最浅,易受损伤。常因过度的非正常姿势(如强力的足内翻、长期反复蹲位劳动)所致受压、局部的占位性病变、小腿上端骨折、医源性损伤(如全膝关节成形术后、石膏或小夹板使用不当)而发病。表现为足下垂、不能外翻足底及足背屈、小腿外侧面和足背感觉麻木、肌肉萎缩等一系列症状。2010-10-2012-12,我们应用针刺联合梅花针循经叩刺治疗腓总神经麻痹23例,结果如下。
闫毓茜
关键词:周围神经系统疾病梅花针疗法针灸疗法
经筋恢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观察经筋恢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经筋恢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方法。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筋恢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闫毓茜
关键词:中风上肢痉挛经筋恢刺
电针配合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78例被引量:6
2008年
闫毓茜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梅花针治疗电针门诊患者
针刺配合点按缺盆穴治疗顽固性呃逆36例被引量:2
1997年
针刺配合点按缺盆穴治疗顽固性呃逆36例天津市第三医院(300250)闫毓茜关键词顽固性呃逆针刺点按缺盆穴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特征的临床症状。可单独发生,其症状轻微,数分钟至数小时后不治自愈;亦可续发于其它急慢性疾病...
闫毓茜
关键词:呃逆缺盆穴针刺疗法中医药疗法
中风后复视的针灸治疗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闫毓茜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复视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中医药研究近况被引量:1
2008年
闫毓茜
关键词:无排卵中药疗法
针灸配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于经前第3天开始,采用针刺配合艾条灸治疗,再加以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穴位照射。每日1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30例患者治愈16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3.33%。结论:针灸配合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满意。
闫毓茜
关键词:痛经寒凝血瘀证艾灸疗法半导体激光穴位照射
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0例被引量:5
2007年
闫毓茜
关键词:针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疗法
循经取穴治疗丛集性头痛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08年
闫毓茜闫伟
关键词:针刺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