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妙娥

作品数:8 被引量:87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乙型
  • 4篇母婴
  • 4篇肝炎
  • 4篇病毒
  • 3篇乙肝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母婴传播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激酶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孕妇
  • 2篇激酶
  • 2篇宫内
  • 2篇宫内传播
  • 2篇肝炎病毒
  • 2篇产妇
  • 1篇蛋白激酶表达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血
  • 1篇新生儿血清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闫妙娥
  • 7篇张华
  • 3篇柳鑫
  • 2篇李卓
  • 2篇殷继明
  • 2篇王瑞莲
  • 1篇刘青
  • 1篇田瑞华
  • 1篇严艳
  • 1篇牛京勤
  • 1篇田淑芬
  • 1篇陈煜
  • 1篇张颖
  • 1篇柳馨
  • 1篇邹怀宾
  • 1篇庞秋梅
  • 1篇张华
  • 1篇段钟平
  • 1篇王娟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北京医学
  • 1篇肝脏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天然黄体酮不同给药方式对先兆流产乙肝患者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比较天然黄体酮对先兆流产乙肝患者不同用药方式的疗效。方法:56例妊娠早期先兆流产乙肝携带患者随机分为3组,阴道给药组(外用组)30例,天然黄体酮(P)胶囊阴道给药,口服组26例,口服P胶囊,并选择同期未使用任何药物的无先兆流产的早孕乙肝患者16例作为对照组。动态监测血清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变化,保胎至12周为成功,观察阴道给药组和口服组的保胎成功率。结果:56例中保胎成功47例,口服给药组保胎成功率84.6%,阴道给药组成功率83.3%。初次治疗1周,两治疗组血清P的日均增长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CG的日均增长量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续治疗期间P和HCG的日均增长量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天然黄体酮口服给药和阴道给药对治疗先兆流产均有良好疗效,且阴道给药乙肝患者可以减轻早孕反应,降低药物性肝损害。
闫妙娥王瑞莲张华
关键词:先兆流产乙肝患者给药途径
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及围生儿梅毒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62
2013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正规治疗后对妊娠结局及围生儿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74例妊娠合并梅毒孕产妇门诊和住院病例,进行驱梅母婴阻断治疗并定期进行孕妇及所生婴儿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和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分析妊娠结局及围生儿梅毒感染情况。结果共318例梅毒孕妇分娩。梅毒孕妇分娩的婴儿,除4例围生儿死亡外,所生婴儿均未发生先天梅毒,其中共有66例RPR结果显示阳性,但其滴度均低于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标准。结论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在孕早期建册时检测梅毒血清学抗体,在孕早期及孕晚期规范驱梅治疗,可有效防止先天梅毒儿的出生。
闫妙娥王瑞莲张华
关键词:妊娠梅毒母婴阻断围生儿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008年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相关因素。方法:对207例孕妇孕期包括一般情况、家族肝病史、孕期肝功检测、是否进行治疗、有否进行孕晚期高效价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治疗、孕晚期并发症、分娩方式、乳汁HBV-DNA检测、新生儿脐带血HBV-DNA检测等进行调查统计。婴儿七个月血清HBV-M检测结果作为是否阻断成功的依据,应用Logistic分析来评价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相关因素。结果:在上述多种因素中,只有孕晚期是否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母婴阻断是影响母婴传播的因素。结论: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妇孕晚期进行高效价乙型肝炎病毒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治疗是有重要意义的。
柳鑫张华闫妙娥李卓殷继明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LOGISTIC回归分析
高病毒载量乙肝孕妇孕期使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干预阻断母婴传播的临床前瞻性对照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是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围产期母婴传播是HBV最主要传播途径。研究表明:母婴阻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宫内感染,而发生宫内感染的婴儿目前尚无补救措施,孕妇血清中HBV-DNA载量与母婴传播呈正相关,降低母血...
张华庞秋梅田瑞华刘青田淑芬柳鑫闫妙娥王娟
关键词:抗病毒治疗核苷类似物母婴传播
乙型肝炎孕妇母婴传播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妇母婴传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母婴传播的原因及对策。方法检测207例HBsAg阳性孕妇HBV血清标志物、血清HBV DNA,产妇乳汁HBV DNA,新生儿脐带血HBVDNA,并且对孕期一般情况、家族肝病史、是否进行孕晚期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治疗、分娩方式、阿氏评分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HBsAg(+)、HBeAg(+)、抗-HBc(+)的产妇,其乳汁HBV DNA阳性率为9.6%,HBsAg(+)、抗-HBe、抗-HBc(+)的产妇,其乳汁HBV DNA阳性率为2.43%,与HBsAg(+)、HBeAg(+)、抗-HBc(+)产妇乳汁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BV DNA<105拷贝/mL的产妇其乳汁及新生儿脐血中检测HBV DNA均为阴性。血清HBV DNA>106拷贝/mL的产妇,其乳汁HBV DNA阳性率为12.5%,其新生儿脐血阳性率为15.17%;在多种因素中,孕晚期是否进行HBV母婴阻断是影响母婴传播的因素。结论 HBsAg(+)、HBeAg(+)、抗-HBc(+)的产妇,其乳汁HBV DNA阳性率高;产前血清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其乳汁及新生儿脐血HBV DNA阳性率高;孕晚期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对母婴阻断治疗有重要意义。
闫妙娥张华柳鑫陈煜邹怀宾段钟平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HBsAg阳性产妇血清、乳汁和新生儿血清中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检测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阳性产妇血清、乳汁及其新生儿脐带血中HBV DNA含量,指导哺乳,减少母婴传播。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产妇血清、乳汁和新生儿脐带血中HBV DNA含量。结果:血清高病毒血症组(≥108copies/ml)产妇初乳和新生儿脐血HB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同时与血清HBeAg存在显著相关,血清HBeAg阳性组中产妇自身HB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在初乳和脐血中的HBV DNA也有差异。结论: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与孕妇血清HBV DNA含量相关,孕晚期高病毒血症与宫内感染显著相关;产妇血清高HBV DNA含量,乳汁HBV DNA阳性不适宜母乳喂养,HBeAg阳性者应加强监测,在科学的指导下母乳喂养。
殷继明严艳李卓张华牛京勤闫妙娥柳馨
关键词:实时定量PCR乳汁
慢性乙型肝炎产妇胎盘组织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研究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孕妇胎盘组织的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表达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的关系,探讨细胞内信号变化与HBV宫内传播分子机制。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自然分娩或剖宫产的慢性乙型肝炎产妇52例,分为HBeAg阳性组(22例)和HBeAg阴性组(25例),5例肝功能正常、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标志物均为阴性的产妇为正常对照组。均于分娩后迅速无菌收集胎盘组织,应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胎盘组织中MAPKmRNA水平,并分别定量检测其血清HBV—DNA和HBeAg水平。结果HBeAg阳性组HBV—DNA水平高于HBeAg阴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6±0.5)×10^6拷贝/L比(4.6±2.1)×10^6拷贝/L,P〈0.01]。正常对照组、HBeAg阴性组和阳性组的MAPK基因表达分别为0.98、0.70、0.56,3组之间分别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MAPK的表达与其持续感染HBV有一定关系。
闫妙娥张颖张华
关键词:乙型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HBV宫内传播与胎盘滋养细胞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是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为HBV感染的高发国家。每年约有160万新生儿出生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约20万儿童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而成为乙肝携带者。
闫妙娥张华
关键词: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HBV感染胎盘滋养细胞宫内传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