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晓晴

作品数:170 被引量:1,101H指数:1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4篇农业科学
  • 35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2篇水稻
  • 39篇土壤
  • 18篇蚓粪
  • 17篇水分
  • 16篇胁迫
  • 15篇浮萍
  • 14篇养分
  • 13篇蚯蚓粪
  • 13篇基质
  • 13篇
  • 12篇氮素
  • 11篇水分胁迫
  • 10篇秸秆
  • 10篇根系
  • 8篇小麦
  • 7篇有机肥
  • 7篇栽培
  • 7篇污染
  • 7篇还田
  • 6篇氮肥

机构

  • 156篇扬州大学
  • 1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0篇莱顿大学
  • 6篇江苏省农业科...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如皋市农林局
  • 3篇河海大学
  • 3篇江苏农学院
  • 3篇南京绿航生态...
  • 2篇环境保护部南...
  • 2篇金陵科技学院
  • 2篇上海市农业科...
  • 2篇常州市水利局
  • 2篇东海县农业局
  • 2篇盐城生物工程...
  • 2篇扬州红硕环境...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江苏里下河地...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扬州环境资源...

作者

  • 165篇钱晓晴
  • 45篇柏彦超
  • 34篇盛海君
  • 27篇封克
  • 24篇蔡树美
  • 18篇周明耀
  • 15篇单玉华
  • 13篇倪梅娟
  • 12篇赵海涛
  • 11篇沈淮东
  • 10篇王小治
  • 8篇周雄飞
  • 8篇吴晶
  • 8篇汤炎
  • 8篇孙凯文
  • 8篇杜洪艳
  • 7篇沈其荣
  • 7篇郎莎莎
  • 7篇时佩佩
  • 7篇汪孙军

传媒

  • 23篇江苏农业科学
  • 1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1篇扬州大学学报...
  • 7篇现代农业科技
  • 6篇北方园艺
  • 6篇江苏农业学报
  • 6篇农业环境科学...
  • 6篇生态与农村环...
  • 5篇江西农业学报
  • 4篇植物营养与肥...
  • 4篇土壤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作物学报
  • 2篇工业安全与环...
  • 2篇土壤通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土壤肥料
  • 2篇土壤学报
  • 2篇江苏农业研究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1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10篇2012
  • 12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15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6篇2004
1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室内培养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浮萍的生长繁殖能力比较
以稀脉浮萍、紫萍和少根紫萍为研究对象,通过绘制在两种不同营养液中生长的浮萍种群生长曲线,分析三种不同属浮萍的生长繁殖特性。结果表明三种浮萍在Hoagland营养液中的长势均优于Hutaer营养液。在低氮磷营养环境下稀脉浮...
钱晓晴
关键词:浮萍氮磷营养
文献传递
IFC化肥增效剂在莴笋上的应用研究
2005年
研究了IFC化肥增效剂用量对莴笋营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IFC化肥增效剂能够促进莴苣生长,提高莴苣的株高、鲜重和含水量,降低含糖量。在施有机肥150kg/hm2的基础上,以增施IFC化肥增效剂30kg/hm2效果最好。
柏彦超李荣倪梅娟钱晓晴丁峰邹忠
关键词:莴笋
集成型化肥增效剂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2年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集成型肥料增效剂(IFC)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IFC能扩大高效叶面积,提高冠层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强度,促进根系生长,增强花后光合物质生产量,增产增收。在该试验条件下,以每盆施用IFC2~3g效果最佳。
盛海君钱晓晴王小治
关键词:增效剂水稻
不同光温条件下紫背浮萍叶肉细胞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以浮萍科紫萍属紫背浮萍为试验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紫背浮萍叶肉细胞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结果发现:强光下,紫背浮萍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明显增加;弱光时虽然叶绿体数减少,但叶绿体基粒片层结构变厚,增加了光合作用反应面积。与25℃适温条件相比,10℃低温和35℃高温下,紫背浮萍细胞均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境胁迫作用。表现在低温时部分叶绿体皱缩成带状,叶肉细胞之间出现较大空隙;高温时叶绿体外膜溶解,基质外渗,脂质小球数量增多。紫背浮萍通过改变细胞内部形态结构的方式来适应不同光强和温度环境条件,对逆境光温条件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蔡树美单玉华钱晓晴
关键词:紫背浮萍叶肉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
蚯蚓对不同比例的秸秆与牛粪混合物的消解转化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开展蚯蚓消解秸秆与新鲜牛粪混合物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10%~30%的秸秆可显著提高蚯蚓对混合物的消解速率。掺入10%和20%秸秆的处理蚯蚓生物量的增长速率显著高于掺入50%秸秆的处理。掺入10%~50%的秸秆均能显著提高蚯蚓转化牛类与秸秆混合物形成有机肥的速率。蚓粪有机肥的有机质含量随着掺入秸秆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全氮和全钾含量无显著影响;与单纯采用牛粪相比,当掺入秸秆比例达40%和50%时,蚓粪全磷含量显著降低。
王华为吉莉朱莲朱金兰钱晓晴
关键词:蚯蚓秸秆牛粪有机肥
蚯蚓粪改良红壤的效果及对不结球白菜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采用江西鹰潭红壤为材料进行模拟培养试验,探讨添加蚯蚓粪对贫瘠红壤的快速改良培肥效果,旨在为经济、高效创制高肥力、多用途人造新成土开辟新途径。试验设置5个处理,分别添加质量比为0%(CK)、5%(T1)、10%(T2)、15%(T3)、20%(T4)的蚯蚓粪至红壤中。混合物培养一段时间待性质基本稳定后进行不结球白菜试验,观测不同处理条件下不结球白菜( Brassica rapa L. chinensis)幼苗的生长状况及体内营养成分,分析得出蚯蚓粪改良红壤的适宜比例及改良效果。结果表明,(1)适量的蚯蚓粪可以改善红壤的pH值、硝态氮含量和速效磷含量等性质,为不结球白菜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2)蚯蚓粪用量为5%-10%时会促进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但添加20%以上的蚯蚓粪反而会抑制不结球白菜幼苗的生长;(3)蚯蚓粪添加量为5%-10%时,不结球白菜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状况最佳。
陈小锦丛玮玮陈永林鲁贝承杰曹雪林戴红卫姚粉霞盛海君钱晓晴
关键词:红壤蚯蚓粪不结球白菜营养
全元生物有机肥对丝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验证全元生物有机肥对蔬菜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与增产效应,本文以丝瓜为试验作物进行小区对比试验,探究施用全元生物有机肥对丝瓜叶片叶绿素含量、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元生物有机肥处理丝瓜的单瓜干重和鲜重均最高,其他处理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普通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单施有机肥、单施无机肥、完全不施肥处理。
曹雪林柯帅承杰邵建国承尧兴高亚娟曹永宏钱晓晴
关键词:丝瓜叶绿素含量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11
2021年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对稻麦轮作体系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影响,为科学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提升地力质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在江苏省仪征市的长期肥料试验点,共6个施肥处理:常规化肥(M0),有机肥替代10%(M10)、20%(M20)、30%(M30)、40%(M40)和50%(M50)常规化肥。分析水稻产量及构成,测定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与全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替代化肥后的第一年替代比例过大(M40、M50)会导致水稻籽粒产量明显下降,但在替代的第二年所有替代处理均有一定增产作用,以M30和M40处理增产效果最佳。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全磷、速效磷含量略下降趋势,土壤速效钾含量稍有上升趋势,其他测定指标则差异不大。在稳定水稻产量前提下,有机肥替代20%~30%化肥施具有促进作物生长与养分吸收、提高土壤质量的作用。
毛伟李文西赵雨涵陈明徐迅燕王长松王娟娟钱晓晴
关键词:水稻有机肥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
IFC化肥增效剂对盆栽小白菜的生物效应和环境效应被引量:3
2007年
IFC化肥增效剂在盆栽小白菜上的应用试验表明:与单独施用碳铵处理相比,施用碳铵+IFC化肥增效剂可使小白菜鲜重增加8.97%(P<0.01),干重增加3.45%(P<0.05),吸氮总量增加8.70%(P<0.01),NO3--N含量降低30.10%(P<0.01),但含氮率无明显变化。IFC在小白菜上的应用效果好于常用氮肥增效剂双氰胺。适量施用IFC化肥增效剂使土壤氨化强度略有增加,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反硝化作用,但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未产生明显影响。
柏彦超高敏芳王娟娟倪梅娟钱晓晴丁峰邹忠
关键词:化肥增效剂土壤小白菜NO3--N
不同氮素形态和水分胁迫对水稻水分吸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0年
采用PEG模拟水分胁迫、根系烫伤处理和0.5 mmol.L-1HgCl2处理等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比(9∶1、5∶5、1∶9)NH4+-N/NO3--N营养对水稻幼苗生长和水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NH4+-N/NO3--N比为5∶5处理的水稻生物量最大,水分胁迫条件下,1∶9处理的水稻生物量最大;根系烫伤处理后,正常水分条件下,NH4+-N/NO3--N比为9∶1、5∶5、1∶9处理的水稻吸水量分别降低26.5%、24.1%、36.3%,而水分胁迫条件下,各处理分别降低30.6%、23.9%、21.0%;加HgCl2处理后,正常水分条件下,NH4+-N/NO3--N比为9∶1、5∶5、1∶9处理的水稻吸水量分别降低47.1%、46.3%、31.8%,而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各处理分别降低46.6%、42.4%、23.5%。正常水分条件下,NH4+-N/NO3--N比为9∶1处理的水稻光合速率最高,5∶5处理的水稻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最低;水分胁迫后,9∶1、1∶9处理的水稻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比正常水分处理降低,而5∶5处理的水稻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及蒸腾速率较正常水分处理高。
柏彦超钱晓晴周雄飞蔡树美王娟娟赵进
关键词:水稻氮素形态水分胁迫水分吸收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