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毓杰
- 作品数:35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技术辅助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频电容场痔疮治疗技术(HCPT)辅助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行HCPT辅助PPH治疗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单纯行PPH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天数、整体外观以及患者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住院天数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整体外观以及患者满意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PT辅助PPH治疗环状混合痔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钟毓杰
- 关键词:黏膜环切术环状混合痔
- PPH手术治疗环状混乱痔常见并发症的方法(附例临床观察)
- 目的 探讨PPH吻合术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20例Ⅲ---Ⅳ期环状混合痔行PPH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常见并发症有效解决,随访3月~1年,无复发,无一例肛...
- 郭卫高峰钟毓杰黄勇平
- 18号硬膜外穿刺针持续负压抽吸治疗腋臭被引量:1
- 2006年
- 张烨峰邢晨芳熊进文史勇钟毓杰叶伟德梁文贤
- 关键词:硬膜外穿刺针负压抽吸术抽吸治疗腋臭小切口皮下修剪术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4例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方法治疗3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1例死亡、1例转手术治疗外,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平均住院为10.2d,随访32例中,有2例因溃疡出血而行胃大部切除术。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效果较好,但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 高峰刘忠民刘凤莲刘翔史勇钟毓杰
- 关键词:中西医非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 环状混合痔PPH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1
- 2013年
- 为有效防治环状混合痔PPH术中、术后并发症,提高其临床疗效,本研究对520例行PPH治疗的环状混合痔患者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并对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讨论。结果显示,本组520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0.0±5.8)min,住院时间(4.5±2.5)d,创口愈合时间(15.2±5.8)d。术中出血130例(25.0%),出血处予“8”字缝合止血。术后出血102例(19.6%),其中90例发生于术后第1~3天,予对症处理治愈;12例发生于术后第7~10天,表现为吻合钉脱落时吻合口有血肿、裂伤,其中2例吻合VI裂伤给予缝合止血,10例经静脉滴注止血药、外敷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等保守治疗7~10d治愈。术后痔核回缩不全90例(17.3%),用手术刀行倒“V”形切口切开皮肤,再用3-0可吸收线结扎或用电凝钳电凝治愈。术后尿潴留140例(26.9%),给予导尿处理。术后肛门疼痛、水肿125例(24.0%),给予坐浴,外涂软膏处理。术后排便习惯改变28例(5.4%),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VI服、化痔栓外用7~10d治愈。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无一例发生直肠阴道瘘、肛门狭窄和大便失禁。结果表明,PPH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操作者PPH经验的积累、手术技巧的提高、吻合器械的改进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郭卫高峰钟毓杰黄勇平
-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环状混合痔并发症
- 一种无创可冲洗腔内置管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无创可冲洗腔内置管引流装置,包括引流主管,引流主管的中部外侧壁安装有楔形防漏装置、防脱落气囊和无创体外固定装置,防脱落气囊用于控制楔形防漏装置大小,且与楔形防漏装置连接为一体,无...
- 陈海宾刘忠民钟毓杰梁小燕武瑞
- 文献传递
- 结肠癌手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4月就诊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照组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肿瘤标志物含量、远期预后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清除淋巴结的数目多于对照组,术后腹腔引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腹腔引流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CCSA-2、PTN、VEGF、sICAM-1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年复发率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0%(χ^2=5.074,P〈0.05);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0%vs 28.00%,χ^2=0.052,P〈0.05)。结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有助于彻底清除淋巴结、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预防远期复发,是结肠癌理想的手术方法。
- 黄勇平刘忠民高峰钟毓杰黄海球
- 关键词:结肠肿瘤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淋巴结清除
- 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124例诊治体会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并分析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间的124例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的临床资料以及声像图特征、病理学组织类型特点。结果96例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效果满意;28例非手术治疗,效果一般。结论乳腺纤维腺瘤样增生临床特点较突出,超声显像对其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注意与乳腺纤维腺瘤等作鉴别,手术治疗是值得推荐的。
- 高峰刘忠民史勇刘翔陈永京钟毓杰
- 关键词:声像图病理学手术
- 非哺乳期乳腺炎与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6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急性炎症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自然杀伤细胞(NK)及树突状细胞(DC1、DC2)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7月—2019年7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急性炎症期患者(非哺乳期乳腺炎组)和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检测其外周血N、NK、DC1、DC2的水平,采用t检验比较非哺乳期乳腺炎组与对照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非哺乳期乳腺炎组有无先天性乳头内陷、不同哺乳情况、不同发病年龄及不同乳房炎症包块面积各亚组与对照组间外周血N、NK、DC1及DC2的差异。结果:非哺乳期乳腺炎组外周血中的N、NK及DC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0),DC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有无先天性乳头内陷组、有无哺乳组、不同发病年龄组及不同乳房炎症包块面积组各亚组N、NK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DC1细胞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有先天性乳头内陷组DC2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及无先天性乳头内陷者组(P<0.05)。有哺乳组DC2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非生育高峰年龄(36~47岁)组中DC2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01)及生育高峰年龄(24~35岁)组(P<0.05)。不同乳房炎症包块组DC2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炎症包块面积≥12.00 cm2组DC2细胞水平高于炎症包块<12.00 cm2组(P<0.05)。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急性炎症期的发生可能与体内的固有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其紊乱程度可能与乳头内陷、有哺乳史、发病年龄及乳房炎症程度有关。
- 梁小燕刘忠民黄海球武瑞刘翔杨小兰钟毓杰
-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急性炎症期中性粒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固有免疫
- 五味消毒饮对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对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脓肿切开引流术+抗生素1周;试验组患者给予脓肿切开引流术+抗生素1周后,连续服用五味消毒饮1个月。随访观察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痊愈情况及创面痊愈时间、复发情况及复发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痊愈率均为100.0%。两组创面痊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试验组复发率16.0%低于对照组的48.0%,复发时间(155.00±26.46)d长于对照组的(93.67±21.00)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味消毒饮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脓肿期术后患者,对切口愈合无明显促进作用,但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延迟复发时间。
- 梁小燕刘忠民黄海球武瑞刘翔钟毓杰杨小兰
- 关键词:五味消毒饮非哺乳期乳腺炎乳腺脓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