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毓翠

作品数:80 被引量:653H指数:1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7篇宫内
  • 13篇天花粉
  • 11篇早孕
  • 11篇妊娠
  • 11篇子宫
  • 11篇激素
  • 10篇药物
  • 10篇前列腺
  • 10篇前列腺素
  • 10篇绝经
  • 10篇避孕
  • 9篇消炎
  • 9篇消炎痛
  • 9篇米非司酮
  • 9篇节育
  • 9篇非司酮
  • 8篇阴道
  • 8篇引产
  • 8篇节育器
  • 8篇宫内节育器

机构

  • 6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上海医药工业...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上海市计划生...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福利会国...
  • 1篇上海新华联制...
  • 1篇上海市浦东新...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上海橡胶制品...

作者

  • 79篇金毓翠
  • 20篇刘晓瑷
  • 12篇许梅芬
  • 8篇刘延
  • 6篇陈伟珍
  • 6篇姚梅影
  • 5篇刘晓瑗
  • 4篇汪昭葵
  • 4篇杜明昆
  • 4篇侍庆
  • 4篇陈希珍
  • 4篇李玲
  • 4篇陈云燕
  • 4篇刘庆喜
  • 4篇钟慧萍
  • 3篇季芳
  • 3篇陆培新
  • 3篇刘淳
  • 3篇谢星辉
  • 3篇程利南

传媒

  • 30篇生殖与避孕
  • 12篇上海第二医科...
  • 4篇中国计划生育...
  • 4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妇...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国外医学(计...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新药与临床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第五届全国计...
  • 1篇中华医学会妇...

年份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8
  • 5篇1997
  • 6篇1996
  • 3篇1995
  • 8篇1994
  • 6篇1993
  • 6篇1992
  • 4篇1991
  • 4篇1990
  • 8篇1989
  • 2篇1988
  • 1篇1985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甾体200对减轻天花粉付反应的临床观察
刘延金毓翠
关键词:天花粉植物性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素药物副作用甾体激素
天花粉不同给药途径及加用地塞米松对血清特异性IgE和IgG抗体的影响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探讨天花粉不同给药途径及加用地塞米松对人体血清抗天花粉IgE 和IgG 抗体的影响。研究对象128例,分成8个实验组。结果显示,不同给药途径血清抗天花粉IgE 和IgG 抗体反应的动态模式基本相同,但反应强度明显不同,以宫颈给药反应最强,其后依次为肌肉、宫腔给药,羊膜腔给药反应最弱。加用地塞米松后,特异性抗体水平无明显下降。
许梅芬金毓翠
关键词:天花粉地塞米松抗体
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焦虑症的流行病调查及防治
李庆应芸吴品玉李亚明金毓翠李惠娟季正明陈明慧
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必经的阶段,根据有关资料报告,每年有800万以上的女性因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引发重大疾病。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出现焦虑障碍未被重视,反复求医,往返各科门诊之间,作了大量的检查和治疗,病人遭受痛苦,医疗资源无效...
关键词:
关键词:焦虑症围绝经期综合干预
壬苯醇醚栓剂避孕效果分析被引量:6
1992年
364例育龄妇女用壬苯醇醚栓剂阴道避孕,第一年用药139例,第二年122例,第三年103例。按生命表统计法,每100妇女粗累积失败率分别为6.1,1.8与0.4,两年连续失败率为8.2,按医嘱正确使用失败率,分别为1.8,1.2,0,两年连续按医嘱使用失败率3.2。每100妇女粗累积续用率第一年71,第二年87.8,第三年为98,两年连续为61。实验室数据证明此剂安全,临床上适用于育龄妇女各阶段的避孕,尤其是新婚、哺乳期与更年期,为一种安全、有效、简便的避孕方法。
金毓翠丁家佩董吟秋谢星辉顾林金周桂兰
关键词:壬苯醇醚栓剂避孕
米非司酮加倍给药用于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7
2003年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最佳剂量方案。方法:将600例早孕,且孕囊平均直径≤25mm,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第1、2天上午服米非司酮50mg,12h后服25mg,总剂量150mg,第3天晨服米索前列醇600μg,4h后服400μg,总量1000μg。观察组米非司酮首次剂量50mg,继后每12h服25mg(共6天),总剂量300mg,第3天晨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第4~6天晨各服200μg,总量1200μg。结果:完全流产率对照组94.3%,观察组92.5%(P>0.05)。出血时间对照组13.6±6.84天,观察组13.3±7.08天(P>0.05)。孕囊排出时间、转经间隔时间和经期均相似。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倍给药不能改善药物流产结局。
王玮刘晓瑗李玲陈希珍金毓翠
关键词:米非司酮终止早孕终止妊娠
天花粉引产对孕妇心、肝、肾功能影响的进一步研究被引量:2
1994年
用新的和多参数检测法探讨20例孕妇天花粉宫颈注射前、后24~48h及胎儿排出后心、肝、肾功能变化。结果反映心功能11个参数、肝功能9个参数及肾功能8个参数的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但其中反映心肌功能的OK-MB、肝功能中AST、ALT及肾功能中BUN、尿免疫球蛋白IgM各参数用药后比用药前有一过性的增高。提示为安全起见,天花粉蛋白宫颈注射不宜用于心肌损害及肝肾功能不全者。
张淑景金毓翠于金德威文航刘延薛梅陈明伟
关键词:天花粉超声心动图肝肾功能引产
全文增补中
两种含消炎痛VCu200宫内节育器体内外释放特性比较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对两种类型共72只含消炎痛VCu200的消炎痛体内外释放特性作比较性研究,结果显示体外累积释放量Ⅰ型1、6、12月时各为18%、33%、39%。Ⅱ型各为31%、67%、90%。体内累积释放量Ⅰ型6、12月时各为41%、55%,Ⅱ型各为68%、93%。提示两种类型合消炎痛VCu200均能释放消炎痛,在半年内释放量较大。而且Ⅱ型的释放量及时间均大于Ⅰ型,释放性优于Ⅰ型。
刘晓瑷许梅芬陈伟珍金毓翠
关键词:消炎痛宫内节育器VCU200
含消炎痛VCu200结构改进后的临床观察
1997年
用改进后的消炎痛VCu200(药V)与VCu200、TCu220进行随机比较性研究,共300例。在24个月末,每100妇女累积续用率分别为95.00%、82.66%、87.60%。妊娠:药V组无,VCu200有1例,TCu220有2例。脱落:药V组与TCu220各为2例,vCu200有4例。因症取出主要原因是月经过多及点滴出血分别为2例、7例、5例。月经过多的发生率,药V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在18个月内(P<0.05),3个月内(P<0.01);点滴出血的发生率,药V组也显著低。因此,在结构与工艺上改进后的合消炎痛VCu200不但续用率有所提高,且能减少月经过多及点滴出血,有必要进一步多中心临床研究。
姚梅影金毓翠张丽霞朱龙凤杨明华屠美丽吴裕浩毛尔一
关键词:消炎痛VCU200宫内节育器
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周妊娠的疗效被引量:36
1996年
目的:观察口服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wk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175例妊娠10~16wk妇女用2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组Ⅰ25mgbid×3d,总量150mg;组Ⅱ200mg单次用药),合并米索前列醇(最大剂量不超过1.6mg)口服。结果:2组流产成功率分别为89%和84%,P>0.05。组Ⅰ胎儿排出时间(7h)明显短于组Ⅱ(9h),P<0.01。组Ⅰ米索前列醇用量(0.7mg)明显少于组Ⅱ(1.0mg),P<0.01。结论:口服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终止10~16wk妊娠是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法以米非司酮小剂量多次给药法更可取。
程利南黄凯金毓翠卢玉兰周爱军张淑景高佩佩
关键词:终止妊娠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
涂片免疫组化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性激素对子宫内膜脱落细胞PCNA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索反映子宫内膜增殖状态的细胞学检测方法,评价其在激素替代治疗(HRT)时子宫内膜监测中的可行性。方法对象为正常月经周期妇女(增殖中晚期组10例,分泌中晚期组9例)、绝经期组妇女(13例)、绝经后短期序贯使用17-β雌二醇和安宫黄体酮妇女(HRT组10例)。内膜吸管获取宫腔收集液制成细胞悬液,经流式细胞术(FCM)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以及制成涂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测定PCNA。比较两种方法所反映的性激素对子宫内膜PCNA的影响与传统的内膜组织免疫组化法所反映的性激素对子宫内膜PCNA的影响是否一致。结果三种方法显示一致的变化趋势:月经周期增殖中晚期组PCNA指数高于月经周期分泌中晚期组及绝经期组(P<0.01);月经周期分泌中晚期组PCNA指数最低,与绝经期组接近(P>0.05);HRT组PCNA指数介于绝经期组和月经周期增殖中晚期组之间。结论经内膜吸管获取宫腔收集液,用涂片免疫组化法及FCM测定子宫内膜脱落细胞的PCNA,均可反映性激素对子宫内膜增殖状态的影响,在HRT时子宫内膜监测中是可行的。
陈云燕季芳刘晓瑷史桂英金毓翠
关键词:激素替代疗法涂片法流式细胞术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