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小丽
- 作品数:19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HBSAg阳性病人血清中HBV核心前/核心DNA被引量:1
- 1998年
-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DNA病毒之一,以往临床上通过放射免疫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等指标判断乙型肝炎的传染性。近年来应用PCR技术检测血清中HBV-DNA,是反映HBV感染者体内病毒复制...
- 金小丽杨君瑞张东矗王擎宇吴晓鸥
- 关键词:乙型肝炎聚合酶链反应HBV
- 失代偿期肝硬化血浆内皮素的变化被引量:4
- 1995年
-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一种多氨基酸的生物肽。其对心血管、肾脏及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联系,然而ET与肝脏疾病的关系目前尚少见于文献报道。为此,本文以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变化,并与正常人组作对照,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 程荣墀金小丽
- 关键词:内皮素放射免疫法肝硬变失代偿期
- FQ-PCR与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应用评价
- 2004年
- 目的观察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及酶联免疫反应ELISA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FQPCR检测临床上确诊为HCV感染的血清标本32例,并同时采用ELISA检测抗HCV,以了解标本中HCVRNA拷贝数/ml与抗HCVOD值的相关性。结果32份标本HCVRNA含量高于80拷贝数/ml(判断阳性标准值),抗HCVOD值同时≥COV值(判断阳性标准值)。经统计学分析,按组间均数进行比较两者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但按HCVRNA拷贝数,HCVOD值统计学分析,两者并不存在相关性。结论FQPCR与ELISA法两项指标联合检测丙型肝炎病毒,对HCV感染患者的确诊,应更具可靠的实用价值。
- 金小丽杨君瑞许锴张东矗卢洁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的影响
- 周志宏陈约微金小丽张小琴陈坚真
- 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的影响
- 2004年
-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的影响。方法观察组为22例维持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分别检测透析前和透析后2、4h患者血浆vWF含量,并对透析前后血浆vWF含量的变化与脱水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对照组为20例健康体检者。结果维持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的血浆vW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透析后2、4h患者血浆vWF含量均较透析前明显升高(P<0.05、P<0.001);透析前后患者血浆vWF含量的变化与脱水量之间呈正相关性(r=0.4794,P<0.05)。结论血液透析可造成尿毒症患者血管内皮系统损伤,从而导致患者的血浆vWF含量明显升高。
- 周志宏陈约微金小丽张小琴陈坚真
- 关键词:血液透析尿毒症VONWILLEBRAND因子血管内皮
- 血友病患者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了解温州市血友病患者血液传播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的感染现状。方法:通过举办温州市血友病患者联谊会,对经本院确诊的68例血友病...
- 朱淼勇黄瑛金小丽陈李谢炳寿夏淑琦王文权陈萍胡理明
- 文献传递
- 脐血部分内分泌激素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
- 1996年
- 脐血为一极为丰富的血源,临床应用已日见广泛,为了解脐血内分泌激素的含量,我们应用RIA测定了42例足月新生儿脐血之垂体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孕酮(P),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等七项内分泌激素水平,并与正常健康成人42例血清水平作对照,旨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告于下。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一)脐血组:42例,均系足月顺产新生儿,其中男婴20例、女婴22例。母亲产前检查健康,无代谢疾病、遗传病及重要器官疾病史。在胎儿娩出后,以脐静脉穿刺采得标本,待释出血清后吸入试管置-20℃低温冰箱保存待测。
- 胡理明金小丽
- 关键词:脐血内分泌激素血液检查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女性生殖道淋病的诊断意义
- 1995年
-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女性生殖道淋病的诊断意义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张肖欣,王叶红,陈育梅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金小丽,杨君瑞生殖道淋病是由一种革兰氏阴性淋病双球菌或淋病奈瑟氏菌(NGH)引起的生殖道感染,在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但临床诊断并不...
- 张肖欣王叶红陈育梅金小丽杨君瑞
- 关键词:女性生殖道淋病双球菌淋球菌基因检测
- 血友病患者血液传播性疾病调查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了解温州市血友病患者血液传播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戊型肝炎病毒(HEV)、艾滋病病毒(HIV)、梅毒的感染现状。方法:通过举办温州市血友病患者联谊会,对经本院确诊的68例血友病患者进行了ALT、HBsAg、抗-HCV、抗-HEV-IgG、抗-HEV-IgM、抗-HIV、RPR检测,并与8429例2004年本院输血前五项检测结果(对照A组)及46800例2004年温州市无偿献血者献血前检测结果(对照B组)作对比分析。结果:68例血友病患者的ALT、HBsAg、抗-HCV、抗-HEV-IgG、抗-HEV-IgM、抗-HIV、RPR阳性率分别为22.06%、8.82%、35.29%、13.24%、2.94%、0和0。血友病患者的ALT、抗-HCV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A、B两组(P值均<0.001),HBsAg阳性率与对照A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却显著高于对照B组(P<0.001);抗-HIV、RPR阳性率与对照A、B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血友病患者是HCV感染的高危人群,且HCV感染是血友病患者肝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血友病患者HBV感染率与普通人群相仿,HCV与HBV的混合感染可能更易导致肝功能受损;HEV感染是血友病患者血液传播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血友病患者中未出现HIV及梅毒的流行;1995年以后诊断的血友病患者血液传播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 朱淼勇陈李黄瑛金小丽夏淑琦胡理明
- 关键词:血友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戊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
-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的分析被引量:1
- 1998年
-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对8972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病人,进行了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检测。结果显示:淋球菌阳性检出率为10.9%(528/4843):沙眼衣原体阳性检出率12.6%(274/2180),解脲支原体阳性检出率19.9%(389/1949)。男女间三种病原体检出率比较结果表明对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检测甚为重要。
- 金小丽杨君瑞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淋球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