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良峰

作品数:30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乳腺
  • 16篇乳腺癌
  • 16篇腺癌
  • 10篇化疗
  • 9篇手术
  • 9篇肿瘤
  • 6篇乳腺肿
  • 6篇乳腺肿瘤
  • 6篇腺肿瘤
  • 6篇灌注
  • 4篇乳房
  • 3篇动脉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外科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灌注化疗
  • 3篇保乳
  • 2篇动脉灌注
  • 2篇多药

机构

  • 25篇深圳市第二人...
  • 4篇深圳市疾病预...
  • 3篇深圳市红十字...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作者

  • 30篇郭良峰
  • 23篇王先明
  • 18篇何劲松
  • 13篇朱国献
  • 12篇李戎
  • 8篇伍建春
  • 7篇周汝明
  • 6篇邱水波
  • 6篇陈伟财
  • 5篇吴恢升
  • 5篇王敏
  • 5篇王成友
  • 4篇袁建辉
  • 4篇梁浩晖
  • 3篇佟建蒙
  • 2篇关弘
  • 2篇倪勇
  • 2篇梁浩辉
  • 2篇姚彬
  • 2篇刘瑾琨

传媒

  • 4篇中国现代手术...
  • 3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广东医学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岭南急诊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慢性病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08
  • 9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CSG1基因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特异基因(BCSG1)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36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CEF方案)前后乳腺癌组织BCSG1的表达,比较化疗前后肿瘤体积的变化情况,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BCSG1蛋白表达与肿瘤形态学变化的关系。结果36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均有明显缩小(P<0.01),病灶缓解率(CR+PR)为85.6%;新辅助化疗后BCSG1 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BCSG1蛋白高表达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1)。结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BCSG1在分子和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降低,与新辅助化疗后疗效呈负相关(r=-0.539,P<0.01),提示BCSG1可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因子。
何劲松袁建辉王先明郭良峰朱国献伍健春李戎王敏陈伟财吴恢升
关键词:乳腺肿瘤新辅助化疗
晚期乳腺癌不同的化疗方法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75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A期)患者随机分为三组:TA组(n=25,紫杉醇联合吡柔比星),CAF组(n=25,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CMF组(n=25,环磷酰胺联合5-氟尿嘧啶、氨甲喋呤),21d为一个周期,两个周期后对乳腺癌原发病灶及腋窝淋巴结状态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TA组、CMF组和CAF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63%和25%。TA组与CMF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CAF组与CMF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TA组与CAF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022,P>0.05)。结论TA组和CAF组在局部晚期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过程中疗效满意,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推广。
郭良峰王先明何劲松李戎朱国献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
人性化美容切口在乳房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0
2003年
目的 探讨人性化美容切口在乳房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 1998年 3月~ 2 0 0 3年 8月间 42 9例乳腺良性病及 42例乳腺癌患者 ,分别采用色素掩饰性切口 (乳晕周围弧形切口 )、隐蔽性切口 (乳房下皱襞切口和腋窝切口 )以及Stewart横切口行肿块切除、保乳手术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结果 良性病例切口全部I期愈合 ,伤口疤痕小 ,隐蔽性好。乳腺癌患者伤口I期愈合 3 7例 ,皮瓣部分坏死 6例 ,均为Stewart横切口 ,换药后愈合 ;皮下积液 6例 ,上肢活动均满意。 结论 人性化美容切口既能达到治疗目的 ,又满足了患者心理需求 。
王先明何劲松郭良峰伍建春李戎朱国献
关键词:乳房手术乳腺疾病肿瘤
P-gp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多药耐药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P-gp基因的突变与其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检测52例临床乳腺癌标本对四种抗癌药物的敏感性,PCR扩增P-gp基因中最常发生突变的250个碱基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根据SSCP的结果,挑取12个样本,将其核苷酸序列与野生型P-gp基因进行比较。结果52例乳腺癌组织中有8例对4种抗癌药物都敏感;对1种抗癌药物耐受的有19例,只有1例P-gp基因发生点突变;对2种抗癌药物耐受的有16例,其中有2例P-gp基因发生了点突变;对3种抗癌药物耐受和4种抗癌药物耐受的乳腺癌组织分别是7例和2例,它们的P-gp基因都发生了点突变。在这12例标本中,891gly(GGC→GAC)asp突变为5例,1145位his(CAC→TAC)tyr的突变为7例。结论P-gp基因突变介导乳腺癌的多药耐药,P-gp基因产物891位gly(GGC→GAC)asp和1145位his(CAC→TAC)tyr的突变与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关系密切。
郭良峰袁建辉何劲松王先明伍建春李戎朱国献佟建蒙刘瑾琨
关键词:乳腺癌多药耐药点突变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
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42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接受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总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明显增加,以结节性甲状腺肿(59.9%)、甲状腺癌(16.6%)为主,甲亢手术减少(P〈0.01),桥本病有所增加(P〈0.05);局限于一侧的良性疾病近年以单侧腺叶切除术(21.3%)为主.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主要为患侧腺叶、峡部联合对侧次全切除术;全组发生并发症4.0%,其中术后出血0.5%,喉返神经损伤0.7%,喉上神经损伤0.9%,甲状旁腺永久性损伤0.2%,甲状腺功能低下0.9%,甲状腺危象0.2%,死亡0.2%;术后复发率2.2%。结论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而采取个体化方案,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郭良峰
关键词:甲状腺疾病外科治疗疗效病例
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疗效评估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手术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分为保留乳房根治术50例和改良根治术50例,行肿瘤广泛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行辅助放疗、化疗及内分泌等治疗,比较两种术式疗效。结果100例乳腺癌中,生存83例(83.0%),死亡17例(17.0%),淋巴结转移30例(30.0%),局部复发13例(13.0%);ER、PR均阳性62例(62.0%),两者均阴性18例(18.O%),仅ER阳性12例(12.O%),仅PR阳性8例(8.0%);两组生存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03,X^2=4.284,P〉0.05),两组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89,P〈0.05);大于12个月主观满意度99.0%,乳房美观检测数据提示,90%以上的保留乳房根治术均能获得理想的外观。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疗效相同,并能使患者获得满意的乳腺外观。
郭良峰王先明何劲松李戎朱国献
关键词:手术随访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 (PHPT)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总结 2 2例PHPT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 结果  19例在确诊前均有病程不等的误诊误治过程。 2 1例行手术治疗 ,术后诊断甲状旁腺瘤 16例 ,甲状旁腺增生 2例 ,甲状旁腺癌 3例。除 1例术后并发多发性肋骨骨折致呼吸衰竭死亡外 ,2 0例术后恢复良好 ,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状完全得到控制。 结论 需普及对PHPT的诊断技术 ,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 ,一旦确诊并伴有临床征象者 。
王先明郭良峰倪勇李允山周恩湘房献平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手术治疗PHPT
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的实验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经皮选择性肝脏隔离灌注化疗的可行性及隔离效果。方法将12只猪随机分为两组:HAI组6头,进行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PSIHP组6头,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经皮选择性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5-FU。分别检测肝静脉及外周血液中的血药浓度,并对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HAI组右肝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浓度峰值分别为(4082.530±415.213)mg/L,(1682.230±216.834)mg/L;PSIHP组右肝静脉血、外周静脉血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5321.711±517.318)mg/L,(510.834±52.518)mg/L。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SIHP组过滤后肝静脉血血药浓度峰值为(1192.063±114.864)mg/L,碳肾率过滤达到(77.6±0.9)%。PSIHP组灌注区域肝脏组织损害程度比HAI组大。结论PSIH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肝脏隔离灌注化疗技术,与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相比,不仅可以增加局部血药浓度,更可以降低外周的血药浓度,降低毒副作用。
何劲松王成友王先明郭良峰梁浩晖詹勇强周汝明邱水波钱文璟陈积圣
乳腺癌树突状细胞瘤苗对自体CIK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树突状细胞瘤苗(DCs)对自体CIK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取诱导7d的活化DCs瘤苗和诱导7d的自体CIK细胞混合培养(DC-CIK细胞),同期自体CIK细胞为对照组。检测2、8、14d的DC-CIK细胞CD3与CD56表型、培养上清液IL-12的水平及测定混合培养8d时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毒效应。结果混合培养14d的DC-CIK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CIK细胞(P<0.01),但CD3和CD56表型无显著变化(P>0.05)。DC-CIK细胞对MCF-7乳腺癌细胞的特异性溶解率和细胞毒活性均高于CIK细胞(P<0.01);CIK细胞强烈刺激DCs分泌IL-12,混合培养2d时,DCs的IL-12p40分泌水平达到高峰。结论乳腺癌DCs瘤苗与自体CIK细胞混合培养后(DC-CIK细胞),进一步促进了DCs的成熟并增强了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
何劲松郭良峰陈伟财王敏吴恢升王媛王先明刘仁斌
关键词:乳腺癌树突状细胞瘤苗
立体超选择动脉灌注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立体超选择动脉灌注区域靶向新辅助化疗对"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影响。方法"三阴"乳腺癌患者47例,其中Ⅱ期32例,Ⅲ期10例,Ⅳ期5例。随机分为2组:靶向化疗组(24例),术前行立体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其中10例采用MEF方案,14例采用EP方案;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CMF,CEF,EP方案进行常规新辅助化疗。观察其疗程、病灶变化和预后情况。结果靶向化疗组平均疗程(14.3±2.4)d,病灶缓解率(CR+PR)为91.6%;对照组平均疗程(30.5±3.8)d,病灶缓解率(CR+PR)为85%。靶向化疗组平均疗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7例患者中9例在2年内死亡,其中靶向化疗组2例(均为Ⅳ期患者),对照组7例(Ⅱ期2例,Ⅲ期4例,Ⅳ期1例)。结论立体超选择动脉灌注新辅助靶向化疗作为"三阴"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具有效果好、疗程短、预后佳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三阴"乳腺癌靶向治疗方法。
何劲松王先明朱国献郭良峰陈伟财王敏吴恢升周汝明邱水波
关键词:乳腺肿瘤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