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波

作品数:1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市友谊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蛋白
  • 6篇肿瘤
  • 6篇癌组织
  • 6篇肠癌
  • 6篇大肠
  • 6篇大肠癌
  • 5篇大肠癌组织
  • 4篇血管
  • 4篇热休克
  • 4篇热休克蛋白
  • 3篇皮穿刺
  • 3篇椎体
  • 3篇椎体成形
  • 3篇椎体成形术
  • 3篇胃癌
  • 3篇经皮穿刺
  • 3篇HSP27
  • 3篇成形术
  • 3篇穿刺
  • 3篇BCL-2

机构

  • 16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郭建波
  • 10篇张跃伟
  • 7篇蔡永清
  • 6篇赵鲁笳
  • 6篇高鹏
  • 3篇丛培生
  • 2篇冯燕
  • 1篇宋顺鹏
  • 1篇曲东霞
  • 1篇曲晔
  • 1篇张阳
  • 1篇曹艳玲
  • 1篇李秀华
  • 1篇李美玉
  • 1篇郑玉军
  • 1篇占城
  • 1篇杨红
  • 1篇刘天卿

传媒

  • 4篇临床肿瘤学杂...
  • 4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热休克蛋白与耐药、凋亡基因间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蔡永清郭建波赵鲁笳张跃伟曹艳玲占城宋顺鹏杨红曲晔李美玉
本实验对大肠癌组织多种耐药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显示:HSP27和Pg-p呈正相关;HSP27 和TopoⅡ呈负相关;HSP27/MRP蛋白表达呈正相关;bcl-2和HSP27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研究成果表...
关键词:
关键词:大肠癌蛋白耐药凋亡
RRM1、β-tubulin Ⅲ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者组织和外周血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组织、外周血和正常肺组织中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1肽(RRM1)和Ⅲ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Ⅲ)m RNA的表达差异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42例NSCLC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及10例良性肺病患者组织,同时术前留取外周血4 ml,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RRM1、β-tubulinⅢm RNA在不同来源标本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RRM1、β-tubulinⅢm RNA在肿瘤组织、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在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周血中的表达与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结论 RRM1、β-tubulinⅢm RNA在肺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的检测可以为晚期NSCLC个体化化疗提供参考依据;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外周血中的检测还不能替代肺癌组织标本的检测。
郭建波高鹏白自刚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肿瘤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
低剂量羟基喜树碱联合低剂量FLP方案治疗晚期消化系肿瘤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低剂量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低剂量FLP方案治疗晚期消化系肿瘤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7例晚期消化系肿瘤患者,予以HCPT5mg/d,连用12天,CF100mg/d,静滴2小时,5Fu300mg/d,持续静脉灌注(加入Baxter泵),连用14天,PDD8mg/d,静点2小时,第1~5天,第8~14天。结果:37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2例(5.4%),PR20例(54.1%),SD14例(37.8%),PD1例(2.7%),总有效率(CR+PR)为59.5%。主要毒副作用为消化道反应、静脉炎和轻度骨髓抑制。结论:应用低剂量HCPT联合低剂量FLP方案治疗晚期消化系肿瘤有效率高,毒性反应小,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郭建波冯燕高鹏蔡永清
关键词:晚期消化系肿瘤疗效观察
大肠癌组织中Bcl-2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抑制凋亡基因Bcl-2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大肠癌组织和48例癌旁组织中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Bcl-2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分别是54.17%(39/72)和20.83%(10/48),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cl-2在高、中和低分化腺癌组织中表达分别是66.67%、47.06%和35.71%,统计学分析高、低分化腺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大肠癌组织Bcl-2表达与年龄、性别和瘤体大体分型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Bcl-2表达率为34.78%,无淋巴结转移者为63.27%,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DukeD期Bcl-2表达率显著低于A、B、C期,P<0.05。结论Bcl-2蛋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其表达高低与肿瘤细胞的病理分级、Duke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蔡永清张跃伟赵鲁笳郭建波
关键词:BCL-2
HSP27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 2 7(HSP2 7)在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72例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SP2 7表达情况。结果 :HSP2 7在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的表达率分别是 4 0 2 8%和 18 75 %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HSP2 7在高、中、低分化腺癌组织中表达分别是 6 3 6 4 %、31 5 8%和 10 0 0 % ,统计学分析三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1)。在大肠癌组织、癌旁组织中HSP2 7表达率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但在 >5 0岁组中有 9例呈过表达 (9/ 2 3) ,而≤ 5 0岁组中则无过表达者 ;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HSP2 7表达率为4 3 4 8%。无淋巴结转移者为 38 78% ,统计学分析虽然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无淋巴结转移组中HSP2 7有 9例过表达 ,有淋巴结转移组则无 1例过表达。结论 :HSP2 7表达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可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转型及防止其侵袭发展作用。
蔡永清张跃伟赵鲁笳郭建波
关键词:HSP27癌旁组织大肠癌组织表达率热休克蛋白27
大肠癌组织中HSP27和bcl-2及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shockprotein,HSP27)、bcl-2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HSP27、bcl-2和p53在7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运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HSP27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69·44%(50/72),bcl-2为54·17%(39/72),p53为59·72%(43/72)。HSP27在高分化腺癌组的表达率为84·85%,显著高于低分化组的28·57%,χ2=29·614,P=0·000。bcl-2和p53在高分化腺癌组的表达率也高于低分化腺癌组,χ2=5·771,P=0·016;χ2=4·714,P=0·030。HSP27和bcl-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80,P=0·001。COX回归分析提示,HSP27表达与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HSP27和bcl-2及p53与大肠癌耐药有关;联合检测对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HSP27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郭建波蔡永清赵鲁笳张跃伟曲东霞冯燕
肿瘤相关蛋白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与胃癌多步骤转移过程相关的蛋白上皮性钙粘素(E-cadherin,E-Cad),基质金属蛋白酶-9(me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和转移相关粘附分子拼接变异体(humanmatastasismoleculeadhesionCD44splicevariant6,CD44v6)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E-Cad,MMP-9,bFGF,CD44v6在87例胃癌组织(其中淋巴结转移67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中的表达,并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E-Cad,MMP-9,bFGF,CD44v6在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83%、71·26%、72·41%、74·4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1·67%、48·00%、41·67%、31·82%,各指标在淋巴结转移和无淋巴结转移两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Cad高表达和CD44v6低表达者生存时间长。结论:E-Cad,MMP-9,bFGF,CD44v6的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检测这几种蛋白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转移的潜能及预后。
高鹏郭建波张跃伟蔡永清
关键词:胃癌淋巴结转移上皮性钙粘素基质金属蛋白酶-9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TrkB、Survivin和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TrkB、Survivin和Bcl-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TrkB、Survivin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指数。[结果](1)胃癌组织中TrkB、Survivin和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53%、73.68%和67.11%,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00%、17.11%和22.37%)。TrkB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Survivin表达与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Bcl-2与组织学分化和TNM分期有关;(2)胃癌平均AI为(2.97±0.37),癌旁正常组织为(9.42±2.87),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TrkB、Survivin和Bcl-2阳性组的AI明显低于阴性组(P<0.05);(3)胃癌组织中TrkB和Survivin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3,P=0.001),Survivin和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0.345,P=0.002),Bcl-2和TrkB的表达呈正相关(r=0.351,P=0.002);(4)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提示TrkB、Survivin和临床分期与生存期负相关。[结论]TrkB、Bcl-2和Survivin蛋白异常表达而引起的失巢凋亡调控机制失常与胃癌发生与发展有关;TrkB、Sur-vivin和临床分期是胃癌独立的预后因素。
郭建波刘天卿郑玉军
关键词:胃癌失巢凋亡TRKBSURVIVINBCL-2
大肠癌组织中HSP27、bcl-2、p53和P-gp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eatshockprotein,HSP27)和bcl-2、p53、P-gp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SP27和bcl-2、p53、P-gp在7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运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者的预后。结果HSP27、bcl-2、p53和P-g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44%(50/72)、54.17%(39/72)、59.72%(43/72)和40.28%(29/72)。HSP27在高分化腺癌组的表达率为84.85%,显著高于低分化组的28.57%(χ2=29.614,P=0.000),bcl-2、p53和P-gp在高分化腺癌组的表达率也高于低分化腺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27与bcl-2及P-gp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具有相关性(r=0.380,P=0.001;r=0.284,P=0.016)。COX回归分析提示HSP27表达与生存期呈负相关。结论HSP27、bcl-2、p53和P-gp在大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提示与大肠癌耐药有关;联合检测对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HSP27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独立预测指标。
蔡永清郭建波张跃伟赵鲁笳
关键词:大肠癌HSP27BCL-2P53
支付制度改革促进公立医院补偿与运行新机制建立--现行医保支付与补偿制度对公立医院经济效益影响的探讨
在探讨规范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科学使用医保资金的领域,本文开创性的使用医保数据和财务数据,通过建立统计学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作为收敛判据,采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进行迭代,求取模型参数.数学模型很好的反映了统计学数据内部的客...
郭爱华刘佳宁郭建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