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少东 作品数:16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项目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百合病毒基因芯片、制备方法及利用该基因芯片检测百合病毒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百合病毒基因芯片、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芯片进行百合病毒检测的方法,所述百合病毒基因芯片包括固相载体和固定在载体上的寡聚核苷酸探针,其中所述探针是选自百合无症病毒、黄瓜花叶病毒或百合斑驳病毒中的一种或多种病毒基... 王进忠 贾慧 董金臯 郝少东 王升启 张志勇 尚巧霞 杨宝东文献传递 为害福建泉州安溪茶园铁观音的小绿叶蝉种类识别与鉴定 茶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园广布型害虫。该虫虫体虽小,但繁殖快,发生世代多,以成虫和若虫刺吸茶树嫩芽叶(彭萍等,2014),一般年份夏、秋茶损失达10%~15%,重灾年份茶叶损失可达50%以上,特别严重时造成无茶可采(朱俊庆,1... 代丽珍 郝少东 王龙 哈帕孜·恰合班 许睿 万佳 张志勇 王进忠关键词:种名 文献传递 菜蛾斑蝥素受体PP2A催化亚基基因的原核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1 2014年 为获得菜蛾斑蝥素受体PP2Ac蛋白,支持斑蝥素受体结合机理等相关研究,本试验以菜蛾cDNA为模板,利用PCR方法扩增得到菜蛾PP2Ac基因,将PP2Ac基因连接至经HindⅢ与BamH I双酶切处理的pET-30a原核表达栽体中,获得重组质粒并将其命名为pET30a-PX-PP2Ac。将pET30a-PX-PP2Ac转化至大肠杆茵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获得目的蛋白后,使用Ni-琼脂糖柱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结果表明,菜蛾PP2Ac基因可以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目的蛋白在不同的温度下均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优化后的诱导表达条件是IPTG浓度0.2 mM和温度30℃,目的蛋白大小约38 KD。 郑林青 郝少东 张志勇 王进忠 杨宝东 张民照关键词:小菜蛾 蛋白纯化 豇豆荚螟在北京地区红小豆田为害消长规律及药剂防治 被引量:5 2014年 采用田间普查、定点调查和灯光诱集的方法明确了北京地区豇豆荚螟Marucavitrata发生特点及其在红小豆田的种群消长规律,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结果表明,豇豆螟幼虫共有5个龄期,低龄幼虫喜食红小豆细嫩的花蕊,造成落花、落蕾.幼虫钻入豆荚时取食红小豆种子,有转荚为害习性.成虫对黑光灯和高压汞灯趋性不明显.北京地区豇豆荚螟发生为害开始于红小豆的始花期,集中在红小豆盛花期,豆花、豆荚上的幼虫数量在8月末达到高峰.田间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当红小豆田中的豇豆荚螟幼虫数在防治指标(百花/荚虫数5~6头)以上时,稀释1000倍液的5%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红小豆田豇豆荚螟幼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剂高氯甲维盐和阿维菌素,而且持效期在20d以上,具有明显的保花护荚作用. 丁凯 郝少东 王进忠 濮绍京 雷广军 郭力 张鹏飞 石小玉 张志勇关键词:豇豆荚螟 红小豆 药剂防治 多重PCR法区分枣园两种菱纹叶蝉及检测其体内枣疯病植原体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目前发现,北京枣园中的凹缘菱纹叶蝉Hishimonus sellatus(Uhler)和片突菱纹叶蝉Hishimonus lamellatus Cai混同发生。已知凹缘菱纹叶蝉可以传播枣疯病,而片突菱纹叶蝉是否携带枣疯病植原体尚待证明。正确鉴别区分枣园中菱纹叶蝉的种类并测定其体内感染枣疯病植原体情况有助于阐明田间枣疯病的流行规律,从而提出有效的预防枣疯病及其媒介昆虫措施显得十分重要。传统形态学鉴定两种菱纹叶蝉种类的方法局限于雄性成虫外生殖器,本研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快速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区分枣园中两种枣菱纹叶蝉的同时,可检测虫体内的枣疯病植原体。【方法】以凹缘菱纹叶蝉和片突菱纹叶蝉的COI基因以及枣疯病植原体的16S r DNA为扩增目标,分别设计引物,建立一种包含3对引物的多重PCR体系。测试该多重PCR体系对叶蝉总DNA的灵敏度、准确性,以及当两种叶蝉DNA同时存在时的辨别能力和对枣疯病植原体16S r DNA的灵敏度。【结果】该多重PCR可以准确区分凹缘菱纹叶蝉和片突菱纹叶蝉,并对虫体内枣疯病植原体实现检测,其对昆虫总DNA的灵敏度达到0.012 ng,对枣疯病植原体16S r DNA模板的灵敏度达到900拷贝。【结论】该方法极大方便了对枣菱纹叶蝉的田间种群发生动态及虫体中枣疯病植原体感染的监测。 郝少东 陈昱圻 王进忠 王合 陶万强 张志勇 石小玉 周赛关键词:枣疯病 植原体 多重PCR 斑蝥素对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凋亡基因PP2A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组织细胞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基因表达进行分析以研究斑蝥素对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PP2A相对表达量与斑蝥素浓度存在不显著的负相关性,斑蝥素各浓度下PP2A相对表达量差异都不显著(P<0.05),处理24h后对照的极显著高于用斑蝥素处理的(P<0.01)。在相同斑蝥素浓度下,除25μg/mL外其他浓度处理24 h后PP2A相对定量显著高于6 h的(P<0.05)。研究结果说明,斑蝥素处理对卵巢细胞内的PP2A基因相对表达量有一定的影响,且与斑蝥素的浓度和处理时间有一定关系。 张民照 杜艳丽 郝少东 覃晓春 王进忠 张志勇关键词:斑蝥素 蛋白磷酸酶2A 荧光定量PCR 苦参碱对小菜蛾γ-氨基丁酸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作用 苦参碱(matrine)是从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及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Che... 郝少东 丁宝力 孟琳琳 王进忠 张志勇 张民照 张鹏飞关键词:苦参碱 小菜蛾 Γ-氨基丁酸受体 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桃蛀螟性信息素结合蛋白Cpun-PBP1的cDNA克隆、表达谱及其与配体化合物的结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性信息素结合蛋白(pheromone binding proteins,PBPs)在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嗅觉识别过程中的作用,明确其与配体化合物的结合特性。【方法】本研究利用RT-PCR结合RACE方法克隆了桃蛀螟一个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采用Real-time PCR方法分析了该蛋白在桃蛀螟不同发育阶段及雌雄蛾间的表达差异;利用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对Cpun-PBP1蛋白与16种配基化合物的结合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克隆了一个桃蛀螟性信息素结合蛋白基因,命名为Cpun-PBP1(Gen Bank登录号:KP027486)。Cpun-PBP1开放阅读框全长510 bp,编码169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9.12 k Da,等电点为5.09,N-末端包括由起始位置开始的30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蛋白特征分析显示,该氨基酸序列具有昆虫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即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pun-PBP1在桃蛀螟成虫阶段表达量最高,且几乎全部在触角中表达,卵期微量表达,幼虫期和蛹期均不表达。通过构建Cpun-PBP1原核表达载体,诱导并获得Cpun-PBP1重组蛋白。荧光竞争结合实验对2种性信息素组分和14种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结合力发现,Cpun-PBP1不但能有效地与桃蛀螟性信息素组分(顺-10-十六碳烯醛和十六醛)结合,结合常数分别为7.32和9.39μmol/L;还能与8种寄主植物挥发物有效结合;其中,与莰烯的结合能力最强,结合常数为3.76μmol/L。【结论】根据这些结果,我们推测Cpun-PBP1在桃蛀螟感受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双重作用。 贾小俭 郝少东 杜艳丽 张民照 覃晓春 王进忠 王海香 冀卫荣关键词:桃蛀螟 表达谱分析 原核表达 超速离心结合Real-time PCR分离纯化枣疯病植原体DNA 被引量:6 2015年 分离纯化枣疯病植原体基因组DNA,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对此病原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CTAB法提取枣疯病叶片的总DNA后,采用氯化铯双苯酰亚胺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枣树总DNA中富集纯化枣疯病植原体DNA,并通过Real-time PCR方法对分离纯化效果进行定量检测。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不同CsCl初始密度对DNA分离效果的影响。在20℃,初始密度为1.650 0g/cm3,经206 000×g下离心23h后,感染枣疯病样品(IS)的离心管中出现2条DNA亮带,正常枣树样品(NS)离心管中只有1条。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NS管中的条带为枣树基因组DNA;IS管中与NS管中相同位置的条带为枣树基因组DNA,另1条带为枣疯病植原体基因组DNA。在保留其他试验条件下,不同CsCl初始密度,会影响DNA条带的位置,也会影响枣疯病植原体DNA与枣树DNA的分离效果,在1.562 2g/cm3的初始浓度下分离效果最好。采用超速离心法可以有效地从感染枣疯病的枣树中分离得到纯的枣疯病植原体DNA,同时利用Real-time PCR法可以实现分离效果的评价,利用此方法分离得到的DNA可用于枣疯病植原体的全基因组测序。 陈昱圻 郝少东 王合 陶万强 张志勇 王进忠枣疯病植原体越冬后向枣树不同类型新生组织转移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为明确枣疯病植原体越冬后向新生组织的转移扩散特点,从而指导枣疯病预防和控制,本研究采用PCR和DAPI荧光显微技术,比较枣疯病植原体向枣树不同类型新生组织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室内水培的疯枣枝在萌芽30d后,新生叶片可以检测到植原体;自然栽培枣树的枣股新生叶片生长发育至24d出现植原体;枣树根蘖在萌芽后12d即可检测到植原体。嫁接试验表明,嫁接于染病冬枣砧木上的易感品种接穗‘唐星’,‘阜星’,其萌发的新生幼叶在第34天即可检测到植原体,而抗病品种‘星光’接穗在第119天才检测到植原体。由此可见,枣疯病植原体在地上和地下部分均可以越冬,越冬的植原体向枣树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新生组织中的转移扩散速度存在差异,由快到慢为根蘖>自然生枝条>离体水培枝条>嫁接接穗。 石小玉 郝少东 王合 陶万强 杨宝东 张志勇 薛正 孙淑玲 王进忠关键词:枣疯病 植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