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虹

作品数:1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侨外国语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教学
  • 5篇语文
  • 5篇文教
  • 5篇课程
  • 3篇阅读教学
  • 3篇文化
  • 2篇道德
  • 2篇道德修养
  • 2篇修养
  • 2篇语文教学
  • 2篇语文课
  • 2篇语文课程
  • 2篇衔接
  • 2篇初中语文
  • 2篇传统文化
  • 1篇代课
  • 1篇读书
  • 1篇读书兴趣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困惑

机构

  • 11篇华侨外国语学...

作者

  • 11篇郑虹
  • 2篇秦金华
  • 1篇赵斌

传媒

  • 5篇师道(教研)
  • 1篇江苏教育
  • 1篇语文月刊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广东教育(教...
  • 1篇中小学德育
  • 1篇课程教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道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完善的个体被引量:1
2010年
文道统一是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育的指导思想,亦是语文教育中最受关注的问题,这里的“道”不仅是指政治思想,而且包含了道德修养、学会做人的丰富内容以及对事物真理的探求和情感个性的陶冶。叶圣陶先生一直认为,在语文教育中,“道”与“文”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人们进行思维活动,
郑虹
关键词:文道统一阅读教学语文教育课程理念政治思想道德修养
从“有用之教”到“无用之教”——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内涵探究策略
2019年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实现由"有用之教"到"无用之教"的转变,可以尝试以初中文言文篇目中的文化内涵为抓手,从课堂内容选择、教学活动探究、教学模式探究、评价方式改变等四个方面进行有关策略探求.课堂内容选择上包括:文言小故事和历史背景拓展阅读、文言教学中的字源分析、以古代传统文化导入文言新课的方式探究、主题文化探究式等.教学活动探究方面,有经典诵读活动、开设丰富校本课程拓展经典阅读等.教学模式上,按照"文字一文章—文学—文化"的模式,强调主动探究,加强文化教育,从而达到言文合一的目标,使学生能够借助文言文的有效、有趣的学习方式真正感受文言文学习的乐趣,提升文言文学习水平并积淀文化底蕴.评价方式上,将传统的考试评价与学生的课堂表现、相关课外活动参与等进行综合评价,不唯分数是上,强调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参与程度.
郑虹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文化内涵
中华优秀经典美文诵读课程的校本实践
2021年
一、建构目标,实现经典美文诵读课程文化内涵的校本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对课程的文化目标以及诵读目标有明确规定:“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这一文化目标还呈现各学段的梯度性,如第一学段读的内容是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强调运用想象来体验诗歌,感受语言美;第二学段读的是优秀诗文,难度加大,要求借助在诵读中感悟诗歌情感,还要领悟内容,思维深度有所提升。因此学校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目标是:遵循课标要求,实现文化传承目标的校本化。
郑虹
关键词:经典美文校本实施
九年一贯制外语学校教学与管理模式的探究
2009年
广州市华侨外国语学校原名华侨小学。是广州市的一所薄弱学校。2003年改制为九年一贯制外语特色学校。建校以来,我校围绕九年一贯制外语学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展开实验与行动研究.逐步形成外语特色学校的“实践中心,情知结合”的教学模式和“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管理模式。现介绍如下,以供国内同行借鉴与商榷。
秦金华郑虹
关键词: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教学模式
有效利用评价表,促进记叙文写作教学的中小学衔接
2012年
在中小学过渡、衔接的七年级如何做好记叙文写作教学的中小学衔接。让学生平稳过渡呢?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和《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语文》中的要求。笔者认为,从多维度有效设计和利用评价表对解决这一问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关键的问题是:评什么?如何评?
郑虹
关键词:写作教学评价表记叙文衔接《语文课程标准》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误区与对策被引量:2
2016年
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性要求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渗透传统文化精神,
郑虹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精神文化渗透思想道德修养优秀文化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途径
2017年
语文课程要实现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就要让学生穿越时空,和圣者、智者对话,和先驱者、跋涉者交流,感受伟大的心灵、深邃的思想、超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量,尽情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只有拓宽课堂的内涵和外延,将语文课堂与生活高度融合,通过生活舞台巩固和拓展语文课堂所学,将语文素养和生活体验、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个体生命成长融合,才是语文学科带个生命个体的终身烙印,才是核心素养培养,才是传统文化传承。
郑虹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传承生命个体语文课程
如何开发与利用富有学校特色的师资资源
2009年
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整个课程资源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对课程资源结构功能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秦金华郑虹赵斌
关键词:师资资源现代课程论课程资源资源系统
古诗文阅读教学的中小学段衔接模式探究
2013年
为了避免出现小学与初中的古诗文教学各管一段的现象,小学五、六年级的古诗文课堂教学,主要要以语言表达和古诗文赏析的训练人手.初涉古诗文优美的意境、意趣,为初中的古诗文学习铺垫0对于七、八年级的学生则延续小学阶段“以读为本”的教学模式。
郑虹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衔接模式阅读教学学段诗文赏析
情绪ABC理论在师生沟通“不谐音”个案研究中的运用
2019年
众所周知,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情绪ABC理论在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时效果明显。根据这一理论,人们在进行心理疏导时寻求到了有效的方法:解决心理困惑的关键是改变看法,即把非理性的、造成心理困惑的看法,通过反诘教育(即心理学上的“诘难”)变成为理性、健康的看法。这种方法对于有一定认知基础和思辨水平的人群有效,尤其在处理这类人群的诸如学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由明确可辨的现实事件引发的心理困扰上效果明显,例如它在辅导考试焦虑和社交焦虑方面的成功是公认的。
郑虹
关键词:师生沟通个案谐音心理学家心理困惑心理问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