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建琼 作品数:34 被引量:396 H指数:13 供职机构: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卫生部艾滋病防治应用性研究项目 中国全球基金 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HIV检测对MSM人群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23 2011年 目的分析艾滋病检测对MSM人群知识、行为与感染HIV风险的影响,为调整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过去一年接受过艾滋病检测的MSM人群为干预组,未接受过艾滋病检测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人口学特征、知识、行为以及梅毒与HIV感染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23人和528人,平均年龄分别为(26.8±8.0)岁和(26.3±6.2)岁。干预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χ2=28.9,P<0.001),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无保护性性行为的比例低于对照组(χ2=14.7,P<0.001),HIV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0,P<0.001)。结论艾滋病检测可以有效提高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降低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应在MSM人群中倡导主动咨询检测,扩大咨询检测覆盖面。 丁贤彬 冯连贵 卢戎戎 徐静 徐世明 郑建琼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干预效果评估 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估针对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干预效果,为调整干预策略提供建议。方法比较分析2006、2007和2008年3次横断面调查的MSM人群知识、行为、HIV和梅毒感染率变化趋势。结果2006、2007和2008年分别调查了1000、1044和743名MSM,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无明显变化,过去1年接受过咨询检测服务的比例明显上升,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也由2006年的56.4%上升至2008年的64.4%(χ2=9.25,P=0.002),HIV感染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10.4%上升至2008年的17.0%(χ2=15.95,P<0.001),梅毒感染率2007年较2006年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P=0.54)。结论干预后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高,安全套使用率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与HIV感染率快速上升的趋势相比,防治形势严峻,开展针对MSM人群的持续有效的综合干预至关重要。 丁贤彬 冯连贵 萧燕 晋灿瑞 徐世明 郭晓嘉 卢戎戎 徐静 张敏 郑建琼 杨明芳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 艾滋病 行为干预 重庆市MSM的行为特征及HIV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行为特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影响因素,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2年12月选取重庆市点击率最高的一家MSM网站进行在线网络问卷调查,并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方法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6%(126/1 649)调查对象承认HIV阳性,而网络调查对象较面对面调查对象肛交次数更多,最近一次发生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MSM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尤以网络调查对象高危行为更加普遍,MSM感染HIV的形势严峻,探讨有效的干预模式和推广干预措施已迫在眉睫。 张维 吴国辉 郑建琼关键词:HIV 问卷调查 重庆市学生MSM人群中HIV、梅毒的流行趋势分析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2006年到2008年对男性同性恋人群的HIV感染状况一直在跟踪调查,现对其中的青年学生部分的HIV、梅毒近年感染状况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其流行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数据。 郭晓嘉 丁贤彬 冯连贵 徐世明 郑建琼 杨明芳 徐静 欧阳琳关键词:男性同性恋 青年学生 HIV感染 梅毒 文献传递 男性性服务者HIV和梅毒感染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男性性服务者HIV、梅毒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式招募调查对象,由经培训后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和梅毒,采用逐步后退的Logistic回归分析鉴别影响HIV、梅毒感染及保护性性行为的因素。结果共计调查男性性服务者190人,年龄(24.2±6.0)岁,最近6个月平均男性性伴数为8个,最近一次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为73.7%,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保护性肛交的比例为44.7%。HIV感染率为11.6%(22/190),梅毒感染率为11.1%(21/190)。梅毒感染是影响男性性服务者人群HIV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OR=3.8,95%CI:1.3~11.2)。高文化程度(OR=1.5,95%CI:0.5~4.5)和HIV感染(OR=4.7,95%CI:1.5~15.3)是影响梅毒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未婚(OR=4.9,95%CI:1.5~15.9)与首次性行为性伴是女性(女性vs男性:OR=2.8,95%CI:1.5~5.1)是影响保护性性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男性性服务者HIV和梅毒感染率高,性伴多,与男性发生肛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低,将促进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快速传播,并作为桥梁人群促进艾滋病由MSM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 张秋平 丁贤彬 冯连贵 徐静 卢戎戎 郭晓嘉 徐世明 郑建琼 杨明芳关键词:艾滋病 梅毒 感染率 影响因素 2010-2013年重庆市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认知艾滋病和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分析重庆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近几年HIV流行状况及相关性行为和检测史的变化情况。方法2010—2013年每年通过社会组织的积极动员,以滚雪球以及网络招募的方式招募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所获得资料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0—2013年,调查对象中30岁以下结婚比例很低,均不足6%,艾滋病知识知晓率高。最近6个月发生肛交行为比例较高,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不足50%。高年龄组HIV及梅毒感染率均较高,18~24岁年龄组HIV感染率从2010年的11.4%增长到2013年的17.6%,30—34岁年龄组HIV感染率从2010年的10.5%增长到2013年的26.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近6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情况、HIV检测史及梅毒感染状况是感染HIV的影响因素。结论尽管重庆市MSM人群知识知晓率较高,开展了安全套促进、推进HIV检测服务,梅毒感染率也有所下降,但艾滋病HIV感染率却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加强感染者管理,及时尽早进行治疗,以及针对不同层次人群寻求更有效的干预措施迫在眉睫。 欧阳琳 吴国辉 周颖 郑建琼 周全华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性行为 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HIV感染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2010年 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其中青年学生中MSM的HIV感染形势不容乐观。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年学生中MSM的HIV感染状况及相关知识行为,为针对性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周超 丁贤彬 冯连贵 郭晓嘉 徐世明 欧阳琳 凌华 周全华 韩梅 徐静 郑建琼关键词:HIV感染 男男性行为者 青年学生 艾滋病防治工作 知识行为 流动人口艾滋病干预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索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模式,预防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的传播和蔓延。方法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干预模式,政府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充分动员基层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力量,全社会共同参与,针对不同类型的流动人口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结果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基层工作人员的能力明显提高,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多部门分工负责的机制已经形成,目标人群主动咨询检测的意识增强,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流动人口干预模式是可行和可推广的。但同时,也面临人力资源缺乏、经费不足、部门配合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等挑战。 丁贤彬 王豫林 周超 欧阳琳 潘传波 易辉容 郑建琼 卢戎戎关键词:流动人口 艾滋病 干预模式 重庆市男性行为人群HIV、梅毒、HSV-2、丙肝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MSM人群HIV、梅毒、HSV-2和丙肝的感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有针对性的MSM人群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滚雪球的方法招募被调查对象,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梅... 丁贤彬 冯连贵 徐世明 郭晓嘉 韩梅 徐静 欧阳琳 周全华 郑建琼 杨明芳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梅毒 丙肝 感染率 文献传递 重庆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阳转率随访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1阳转率及高危行为状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招募自愿参加第一轮随访HIV与梅毒均阴性的MSM于6个月后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血样检测HIV与梅毒,分析性行为、HIV与梅毒的阳转率。结果随访调查157人,随访率78.5%,平均年龄(26.3±5.2)岁,寻找性伴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占75.8%,最近6个月的男性性伴数平均为2个,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肛交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8.6%,6个月HIV抗体阳转12例,阳转率为15.3/100人年(13.9/100人年~16.8/100人年),6个月梅毒抗体阳转14例,阳转率为17.8/100人年(16.5/100人年~19.1/100人年)。结论 MSM人群高HIV阳转率、低安全套使用率与多性伴,将加速艾滋病在MSM人群中的传播,流行形势严峻。 冯连贵 丁贤彬 卢戎戎 徐静 郑建琼 韩梅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阳转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