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建勇

作品数:525 被引量:3,175H指数:2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科技攻关计划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6篇期刊文章
  • 162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16篇电气工程
  • 42篇自动化与计算...
  • 40篇电子电信
  • 7篇文化科学
  • 5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机械工程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6篇电压
  • 56篇电流
  • 47篇电力
  • 46篇逆变
  • 44篇电网
  • 42篇逆变器
  • 36篇直流
  • 36篇限流
  • 36篇谐波
  • 35篇电站
  • 35篇断路
  • 35篇断路器
  • 34篇变电
  • 33篇滤波器
  • 32篇开关
  • 32篇光伏
  • 30篇功率
  • 27篇有源
  • 26篇换流
  • 26篇故障限流

机构

  • 525篇东南大学
  • 33篇河海大学
  • 28篇国家电网公司
  • 25篇国网江苏省电...
  • 16篇苏州市电气设...
  • 13篇江苏华夏电气...
  • 6篇江苏南瑞泰事...
  • 6篇国网江苏省电...
  • 5篇南京工程学院
  • 5篇南京南瑞继保...
  • 5篇江苏科能电力...
  • 5篇国网江苏省电...
  • 5篇国网江苏省电...
  • 5篇江苏镇安电力...
  • 5篇江苏林洋能源...
  • 4篇湖北工业大学
  • 4篇南京供电公司
  • 4篇深圳供电局有...
  • 3篇常熟理工学院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25篇郑建勇
  • 194篇梅军
  • 65篇梅飞
  • 48篇胡敏强
  • 29篇丁祖军
  • 25篇张宸宇
  • 24篇尤鋆
  • 23篇张先飞
  • 23篇杜炎森
  • 23篇秦申蓓
  • 21篇姚磊
  • 20篇朱超
  • 19篇吴在军
  • 19篇曾伟
  • 18篇吴恒荣
  • 17篇吉宇
  • 16篇康静
  • 16篇苏麟
  • 16篇袁涛
  • 13篇王立峰

传媒

  • 57篇电力自动化设...
  • 21篇电力系统自动...
  • 18篇电工电气
  • 18篇电力工程技术
  • 17篇电测与仪表
  • 17篇电网技术
  • 16篇电器与能效管...
  • 11篇电工技术学报
  • 9篇电力系统及其...
  • 7篇中国电机工程...
  • 7篇电力系统保护...
  • 6篇高电压技术
  • 6篇华东电力
  • 5篇继电器
  • 5篇江苏电器
  • 5篇电气应用
  • 4篇工业控制计算...
  • 4篇低压电器
  • 4篇电力建设
  • 4篇江苏电机工程

年份

  • 8篇2023
  • 19篇2022
  • 6篇2021
  • 22篇2020
  • 25篇2019
  • 19篇2018
  • 13篇2017
  • 20篇2016
  • 36篇2015
  • 32篇2014
  • 32篇2013
  • 23篇2012
  • 33篇2011
  • 33篇2010
  • 33篇2009
  • 41篇2008
  • 18篇2007
  • 25篇2006
  • 25篇2005
  • 17篇2004
5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10kV GIS变电所进线电缆末端雷电过电压研究被引量:13
2007年
气体绝缘开关装置(GIS)已广泛应用于城市供电网中。阐述了导线参数、GIS参数、雷电侵入波模型及参数、避雷器参数以及电气设备参数等的设置,运用ATP-EMTP搭建雷电侵入波作用下的架空线与电缆进线相连、包括架空线与电缆连接处安装的避雷器和部分电气设备(GIS、变压器)在内的单相简化模型,仿真计算断路器不同状态下,不同电缆长度的电缆末、首端雷电过电压。总结了电缆末、首端雷电过电压比值与电缆长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具体仿真表明,当电缆长度大于70 m时,仅电缆首端装设避雷器已经无法满足保护要求,需要考虑在GIS内部配置避雷器。
丁晨郑建勇项玲
关键词:GIS雷电过电压雷电侵入波
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被引量:24
2010年
对光伏电站监控系统进行建模,设计了一个与之对应的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DSP控制AD7656芯片以及MSP430单片机控制内部A/D采样,并与装载有MCGS组态软件的PC通信来实现电站各项参数的采集、显示和控制等功能,经实验可知,采样工作顺利,数据显示正常,历史曲线也能从屏中读出,奇偶校验、CRC校验及光纤传输等多重保险保证了显示数据的准确性。
张筱文郑建勇
关键词:组态软件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器
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无差拍解耦控制被引量:24
2012年
提出了光伏并网系统的无差拍解耦控制策略,并将其应用于三相Z源光伏并网逆变器中。通过无差拍控制与改进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相结合,实现了Z源光伏并网系统有功与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采用双时采样策略减少了无差拍控制由于采样与运算时间的存在造成的控制延时,提高了无差拍控制的精度与稳定性。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实现Z源的升压,并网电流谐波畸变率低,而且能实现并网电流与电网电压同相位即单位功率因数运行。
郑建勇刘孝辉
关键词:Z源逆变器矢量脉宽调制并网电流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的电流滞环跟踪型并网控制策略被引量:7
2015年
基于电流滞环型双闭环并网控制策略运用于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实时监测电网电压、并网电流与给定电流误差,从而决定其网侧输出电压,使得并网电流快速、高效地跟踪给定电流;同时对并网电流脉动频率、开关频率做了详细分析,证明了该策略优越性。建立虚拟子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子模块电容电压大小排序和桥臂电流方向,不断改变虚拟子模块与实际子模块驱动信号的循环映射关系,达到子模块电容电压动态平衡的目的。该控制方法适用于任意单元级联和任意电平数。设计了一台五电平MMC的实验样机对上述控制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
吉宇梅军杜晓舟韩少华郑建勇
关键词:电压平衡控制
p-q-r法与FBD法在三相四线制系统谐波电流检测中的对比被引量:9
2007年
谐波电流检测是使用并联有源滤波器解决电网谐波污染的关键环节。对当今流行的三相四线制系统中谐波电流检测方法:p-q-r法、FBD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就系统电压对称和发生畸变2种情况,讨论了各自在谐波电流检测准确性、消除中线电流有效性、计算量、实时性等方面的检测性能,最后采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加以验证。结果表明,2种检测方法在准确性方面基本相同,FBD法电路简单,实时性较强;而p-q-r法能够独立消除中线电流,补偿灵活性好。
陈娟郑建勇丁祖军曾伟康静袁涛
关键词:三相四线制谐波检测电压畸变FBD法
基于FPGA与ARM的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系统被引量:13
2013年
针对高压断路器实时在线监测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ARM的数据采集、处理及通信的实现方案:利用FPGA的时序控制能力实现多路信号的同步采样,利用ARM的网络通信能力实现监测数据的以太网传输。该系统采用ARM+FPGA+工控机的体系结构,而以太网通信方式提升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和装置的互操作性。调试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完成对各项电气、机械参数的实时监测,稳定性和准确性符合要求。
张思宇梅军郑建勇陈厚源戴永正顾宇锋
关键词: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ARMIEC61850
三相四开关型有源滤波器的滞环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三相四开关有源滤波器的电流滞环控制方法。三相四开关型有源滤波器滞环控制算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首先将有源滤波器三相参考指令电流和实际输出的三相补偿电流值通过Park变换,变换到α-β两相正交的坐标系上;...
梅军胡洛瑄郑建勇张宸宇郭邵卿周福举
文献传递
空间相位解析的三相并网逆变器不平衡控制策略被引量:5
2013年
鉴于公共电网常处于三相电压不对称运行状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电网电压矢量空间相位解析的并网逆变器不平衡控制新策略。该控制策略通过捕捉电网电压正、负序重合角解析电压和电流正、负序分量的空间相位关系,直接以不平衡的电网电压矢量进行定向并根据常规比例积分(PI)控制器设计了一种新颖比例离散积分控制器,实现对2倍工频的并网电流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的零稳态误差控制,且无需计算并网电流正、负序分量,降低了系统计算负荷。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显著抑制电网电压不平衡工况下脉宽调制(PWM)逆变器直流侧电压2次谐波和并网电流畸变。
徐友郑建勇梅军张卿杰
关键词:零稳态误差
基于多参数检测法的孤岛效应检测
孤岛效应是光伏发电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传统的过/欠电压、过/欠频率检测的反孤岛算法基础上,结合频率变化率检测法,参考IEEE2000.929标准,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参数检测法的检测时限和网值,完善了被动法...
尤鋆郑建勇
关键词:电力系统光伏发电孤岛效应
文献传递
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中电子式互感器的选型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电子式互感器作为过程层中的关键设备,如何选型成为数字化变电站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对电子式互感器生产厂家及已投运的数字化变电站进行调查研究,总结了电子式互感器的研发现状。从实现原理、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对进入实用化阶段的几种电子式互感器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电子式互感器选型的参考方案及其在主变间隔中的配置方式,并对工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予以说明。
黄灿郑建勇苏麟梅军
关键词: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