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婵新
- 作品数:14 被引量:6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海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及神经保护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7年
-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神经退变进行性加重,会导致患者严重残疾。识别帕金森病的早期信号,尤其是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进行早期干预,积极行神经保护性治疗,对预防帕金森病的进展,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
- 郑婵新王大成
- 关键词: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
- 60例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0年10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60~79)岁为高发病年龄,高血压病、高黏血症,高脂血症、血hsCRP升高、糖尿病等与本病发病关系密切。结论脑梗死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高血压病是本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次为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炎症反应、糖尿病等。老年人特别是合并上述危险因素的男性是高危人群,须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进行防治。
- 郑婵新王大成李雄新
- 关键词:脑梗死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比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探讨反映COPD患者营养不良的敏感指标。方法对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进行体重、身高测量,计算体重指数(BMI),抽血化验血红蛋白、血淋巴细胞、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胆固醇值。对比评估COPD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COPD患者20.69%存在低体重,48.28%存在低白蛋白血症,79.31%存在低前白蛋白血症,与VBI患者相比差别明显。结论大多数COP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针对营养不良的各种成因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有重要临床意义。
- 郑婵新曾彤华王大成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营养状况
- 心脑血管病和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概况被引量:8
- 2012年
- 心脑血管病是目前我国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对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心脑血管病和天气的转变有密切的关系,天气变化可以引起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影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已有的研究表明,气象因素中的气温、大气压、空气湿度、风速等因素都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为了获得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我们对研究心脑血管病与气象因素的文章进行了综述,总结了气象因素变化和心脑血管发病的相关性,对其中的病理生理机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应对气象因素变化的养生保健方法。
- 郑婵新王大成
-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气象因素病理生理机制保健方法发病率
- 广西北海地区帕金森病患病率与饮食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北海市常驻居民中帕金森病(PD)的患病率及其与饮食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北海市年龄≥40岁常驻居民3111例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情况及吸烟、饮酒、饮茶、食用海鲜等个人史。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D总患病率为1.51%;男性患病率1.97%,女性患病率1.12%,男性患病率与女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年龄≥80岁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0.30%、0.90%、2.77%、3.65%、4.07%;年龄≥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18%。线性趋势性检验显示,PD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饮茶、食用海鲜可减少PD的发病风险(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饮茶、食用海鲜是P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北海市年龄≥40岁人群PD患病率为1.51%,年龄≥60岁人群PD患病率为3.18%,PD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饮酒、饮茶、食用海鲜是PD的保护因素。
- 王姝莫英绪彭芳王大成罗世旺郑婵新
- 关键词:患病率饮酒饮食习惯
- 肾病综合征合并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临床特点及其可能机制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itic syndrome,PNS)合并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6年1月~2015年12月在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PNS合并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符合PNS合并CVST条件的患者共26例,占同期962例PNS患者的2.70%,26例患者中男12例(46.15%),女14例(53.85%),年龄在10~52岁,平均(33.25±3.8)岁。本组患者均缺少CVST常见的危险因素,4例(15.38%)以CVST为首发,其余均在PNS诊断后1y内发病。所有患者均呈急性、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头痛、运动和(或)感觉障碍、癫痫、不同程度意识障碍为常见;血液生化检查显示低蛋白血症、血小板计数增多、D-二聚体水平升高常见;受累静脉窦以上矢状窦最常见(12例,46.15%)。患者CVST起病后30 d预后多数良好,少数出现中度以上功能障碍(mRS=3~5)2例(7.69%),1例死亡(3.85%)。结论 PNS合并CVST以缺少常见的危险因素,血液生化异常、D-二聚体水平升高、颅内上矢状窦受累多见等为临床特点;其发病机制可能与患者的血液处于高疑状态有关。
- 王大成沈小棋黄剑林王姝郑婵新陈锦艳
-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病机制
-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血、尿NGAL及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研究
- 王姝莫英绪米红李雄新王大成庞才滨罗世旺郑婵新陈锴黄文利
-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血、尿NGAL及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研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课题,合同编号为:Z2012011。随着CT、MRI的广泛应用,造影检查成为新的检测方法,临床工作中使用越来越...
- 关键词:
-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尿NGAL、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变化的研究
- 2015年
- 目的:观察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后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变化,以及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关系。方法:对行全脑DSA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6,24,48h采集血液、尿液样本,分别进行NGAL、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患者术后6h的尿NGAL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点(P<0.01);术后48h的血肌酐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点(P<0.05);术后48h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点(P<0.05)。尿NGAL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关系(r=0.574,r=0.623,均P=0.000)。结论:测定尿液中NGAL的变化可早期发现行全脑DSA后患者急性肾功能的异常。
- 王姝王大成李雄新莫英绪米红罗世旺陈锦艳郑婵新廖文明黄翔麦纪麟陈锴沈小棋黄文利
- 关键词:造影剂肾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
- 甘氨酰-tRNA合成酶相关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研究进展
- 2009年
- 郑婵新钟春玖
- 关键词:遗传性周围神经病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合成酶神经传导速度脱髓鞘病变遗传异质性
- 广西北海地区帕金森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广西北海地区常驻居民中帕金森病(PD)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北海地区中年龄≥40岁,户口所在地居民外出不满1个月,或虽无常住户口但在该区域居住超过1个月的3111例居民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422例,女性1689例;40~49岁1013例(占32.56%),50~59岁997例(占32.05%),60~69岁649例(占20.86%),70~79岁329例(占10.58%),≥80岁123例(占3.95%)。结果 3111例中PD患者47例,男性28例,女性19例,总患病率为1.511%;男性患病率1.969%,女性患病率1.124%;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80岁人群的发病率分别为0.296%、0.903%、2.773%、3.647%、4.06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体力劳动、农药接触史、PD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可增加PD的发病风险;饮酒、饮茶、食用海鲜可减少PD的发病风险。多因素条件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药接触史、PD家族史、糖尿病是PD的危险因素;饮酒、饮茶、食用海产品是PD的保护因素。结论北海市年龄≥40岁人群PD的患病率为1.511%。农药接触史、PD家族史、体力劳动、糖尿病是PD的危险因素;饮酒、饮茶、食用海产品是PD的保护因素。
- 莫英绪王姝彭芳王大成罗世旺郑婵新黄文利
- 关键词:帕金森病患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