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郎伯旭

作品数:104 被引量:495H指数:14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台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2篇针刺
  • 26篇疗效
  • 14篇眩晕
  • 13篇针刺疗
  • 13篇针刺疗法
  • 13篇刺疗法
  • 12篇疗效观察
  • 12篇临床疗效
  • 11篇针灸
  • 11篇卒中
  • 11篇颈源性
  • 11篇腹针
  • 9篇腰椎
  • 9篇卒中后
  • 9篇脑卒中
  • 8篇中风
  • 8篇中风后
  • 7篇针刺配合
  • 7篇针刺治疗
  • 7篇针刀

机构

  • 93篇台州市立医院
  • 9篇上海中医药大...
  • 8篇台州学院医学...
  • 3篇台州市椒江区...
  • 2篇台州学院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2篇台州市中心医...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台州市第一人...
  • 1篇台州市博爱医...
  • 1篇台州市第一中...
  • 1篇台州市中医院

作者

  • 104篇郎伯旭
  • 31篇金灵青
  • 29篇罗建昌
  • 16篇王罗丹
  • 14篇方震宇
  • 8篇李冰
  • 7篇金城钟
  • 6篇潘丹
  • 5篇潘丹
  • 5篇刘斯尧
  • 4篇刘珏
  • 3篇金彩君
  • 3篇何彩娣
  • 2篇丁慧敏
  • 2篇徐临
  • 2篇林巧
  • 1篇盛亮
  • 1篇沈剑敏
  • 1篇方震宇
  • 1篇毛天明

传媒

  • 17篇上海针灸杂志
  • 8篇中医正骨
  • 7篇中国现代医生
  • 5篇中国针灸
  • 4篇中国骨伤
  • 3篇针灸临床杂志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浙江中医杂志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2014浙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按摩与导引
  • 1篇新中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全国针法灸法...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4篇2022
  • 12篇2021
  • 12篇2020
  • 6篇2019
  • 12篇2018
  • 1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浮针配合定点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被引量:12
2011年
急性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因体位不正、弯腰提取重物时用力过猛或弯腰、转身时闪扭,致使腰部肌肉强烈收缩,引起腰部肌肉、韧带、筋膜过度牵拉、扭转甚至撕裂及腰椎或腰骶脊柱小关节错缝,而致腰痛。2009年6月至2010年8月,笔者采用浮针配合定点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方震宇郎伯旭
关键词:腰扭伤针刺疗法正骨疗法
郎伯旭教授运用“项八穴”治疗颈源性疾病临床经验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总结郎伯旭教授运用"项八穴"治疗颈源性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郎伯旭教授对6种颈源性疾病(颈源性眩晕、颈源性头痛、颈源性耳鸣、儿童抽动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阐述"项八穴"在临床实践中的运用依据,并附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结合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可知颈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变节段在于上颈段的枕寰枢区域,该区域的各种损伤病变可致使局部血管、神经等受累,继而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故"项八穴"的作用原理便是针对枕寰枢区域的靶向治疗。所举6例验案均为临床常见的颈源性疾病,病因病机都与枕寰枢区域的软组织病变导致的脑血供不足及周围神经受累有关,运用"项八穴"治疗后,均取得良效。[结论]郎教授认为,"项八穴"除大椎穴外,其余七穴均位于枕寰枢区域,靶向治疗颈源性疾病,取穴规范精确,疗效独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郎珈望郎伯旭罗建昌李冰
关键词:颈源性疾病上颈段医案
针刺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早期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常规疗法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方法:将80例甲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病毒药"奥司他韦"口服,并配合解热镇痛药及止咳祛痰药对症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治疗,两组均以5天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发热缓解时间、平均咽痛缓解时间及平均咳嗽缓解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3种症状的平均缓解时间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疗法是治疗甲流的一种简便、快速有效、无毒副作用的辅助疗法。
郎伯旭金灵青刘斯尧柳新端
关键词:H1N1针灸治疗
微针刀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微针刀疗法对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微针刀组(96例,脱落4例)、常规针刺组(96例,脱落4例)和口服药物组(95例,脱落5例).微针刀组给予上颈段局部微针刀治疗,隔日1次,...
郎伯旭罗建昌郎珈望王罗丹徐文斌
关键词:颈源性眩晕随机对照研究
一种基于针灸康复用银针收纳存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针灸康复用银针收纳存放装置,包括背板、针头盖板、针头仓、消毒剂海绵、橡胶固定片,所述背板和所述针头盖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针头盖板与所述背板之间形成所述针头仓,所述针头盖板与所述背板的一端之间可拆卸连...
郎伯旭
文献传递
腹针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针对脑卒中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为患者提供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普通针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普通针刺治疗,4周...
郎伯旭丁慧敏金彩君刘斯尧
关键词:脑卒中腹针疗法上肢运动功能疗效评价
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手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的发病原因。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91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95例,对照组96例。观察组采用针刺风池穴、风府穴、大椎穴和"项四花穴",配合改良的冯氏旋转复位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椎动脉血流速度和精神状态,并于治疗结束2个月后采用《神经病学》中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标准评定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1椎动脉血流速度。治疗前2组患者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24±6.63)cm·s-1,(40.68±7.76)cm·s-1,t=0.541,P=0.589;(17.24±4.41)cm·s-1,(16.68±4.06)cm·s-1,t=0.922,P=0.358)];治疗后2组患者左侧椎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增大(t=21.930,P=0.000;t=32.298,P=0.000;t=9.645,P=0.000;t=7.640,P=0.000);治疗后观察组左侧椎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55.72±9.29)cm·s-1,(47.67±7.22)cm·s-1,t=6.685,P=0.000;(21.92±6.43)cm·s-1,(19.61±5.58)cm·s-1,t=2.644,P=0.009]。治疗前2组患者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98±7.33)cm·s-1,(41.76±7.46)cm·s-1,t=0.753,P=0.415;(18.05±5.38)cm·s-1,(17.75±5.63)cm·s-1,t=0.487,P=0.627];治疗后2组患者右侧椎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增大(t=19.457,P=0.000;t=30.621,P=0.000;t=13.271,P=0.000;t=3.357,P=0.002);治疗后观察组右侧椎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大于对照组[(56.84±8.43)cm·s-1,(47.73±7.68)cm·s-1,t=11.254,P=0.000;(22.76±7.16)cm·s-1,(19.82±5.58)cm·s-1,t=4.165,P=0.001]。2精神状态。2组患者治疗前90项症状清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1,P=0.639);治疗后2组患者的评分均降低[(169.07±28.23)分,(133.17±24.05)分,t=37.861,P=0.000;(171.05±29.84)分,(144.79±25.17)分,t=21.355,P=0.000];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t=3.273,P=0.001)。3临床综�
罗建昌郎伯旭金灵青
关键词:脑震荡后综合征针刺疗法正骨手法
辨病辨证治疗顽固性呃逆被引量:3
2004年
方震宇郎伯旭金城钟
关键词:辨病辨证病因治疗顽固性呃逆证治膈肌痉挛多病例
头部阿是穴留针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头部阿是穴留针对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取穴特点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头部阿是穴留针组和口服西药组,每组各45例。头部阿是穴留针组找头部压痛点8~12个,予以针刺并留针6 h,口服西药组服用芬必得胶囊和妙纳片。头部阿是穴留针组隔天治疗1次,每周3次,连续2周共6次;口服西药组予芬必得胶囊1粒bid,妙纳片1片tid,两种药物均连续口服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头痛频率评分、NRS评分、头痛积分和头痛持续时间评分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头痛NRS评分、头痛频率评分、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头痛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部阿是穴留针组总有效率为95.24%,口服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4.42%,两组总体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头痛NRS评分和头痛积分组内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头痛NRS评分和头痛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阿是穴留针取穴独特、方便,对慢性紧张型头痛有显著临床效果,其近远期疗效优于口服西药治疗。
罗建昌王罗丹郎伯旭
关键词:慢性紧张型头痛
微针刀治疗颈源性眩晕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微针刀疗法对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300例颈源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针刀组(96例,脱落4例),常规针刺组(96例,脱落4例)和口服药物组(95例,脱落5例)。微针刀组给予上颈段局部微针刀治疗,隔日1次,共治疗7次;常规针刺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2周;口服药物组给予敏使朗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口服,每次6 mg,每天3次,连续口服2周。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随访,观察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并根据DH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疗程结束时和结束后3个月随访,3组患者DH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微针刀组治疗后同时间点DHI评分低于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P<0.01),常规针刺组和口服药物组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DH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微针刀组痊愈50例,显效28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5.83%;常规针刺组痊愈28例,显效26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81.25%;药物组痊愈18例,显效20例,好转28例,总有效率69.47%;微针刀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另两组(χ^(2)=45.956,P=0.000)。3组治愈患者中,微针刀组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常规针刺组和药物组(F=18.796,P=0.000)。结论:微针刀松解寰枢段软组织对颈源性眩晕具有明显疗效,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以及痊愈患者所需治疗时间均优于常规针刺及口服药物。
郎伯旭罗建昌郎珈望王罗丹徐文斌
关键词:眩晕针刀疗法铍针病例对照研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