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新
- 作品数:31 被引量:204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强流脉冲电子束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处理被引量:2
- 2007年
- 对典型金属材料,包括共析钢T8、模具钢D2和金属间化合物Fe-40Al进行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试验,分析了处理层显微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明确"脉冲加热"与"脉冲熔化"处理模式,探讨强流脉冲电子束金属材料表面改性的工艺方法.
- 郝胜智张向东邹建新高泰瑞董闯
-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显微组织
- H13钢脉冲电子束渗铝及其抗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 在各种表面改性技术中,高能束表面合金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采用高能密度的激光束、电子束在很短时间内在材料表面沉积很高的能量,形成熔化、汽化、应力波、冲击波等物理现象,从而能够快速有效的将预先涂覆的合金元素熔入基体中...
- 邹建新吴爱民董闯
- 文献传递
- 热喷涂FeAl涂层中纳米晶结构的XRD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利用超音速火焰喷涂(HVOF)和大气等离子喷涂(APS)工艺分别喷涂了雾化(微米结构的)以及球磨(纳米结构的)Fe-Al粉末制备了不同结构的涂层.两种原料粉末和喷涂工艺均引起涂层的XRD峰异常宽化.由宽化峰给出的晶粒尺寸与TEM测出的晶粒尺寸有较大的差异.结合SEM、电子探针以及TEM的测试结果,同时考虑到涂层中形成的结构缺陷以及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证实异常宽化来自喷涂过程中由于Al的耗损导致的FeAl相中Al的成分不均匀分布.
- 嵇罡T.Grosdidier高泰瑞A.Tidu邹建新董闯
- 关键词:热喷涂纳米晶结构X射线衍射
- 316L不锈钢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钛合金化及其耐蚀性被引量:21
- 2006年
-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不锈钢表面进行了快速钛合金化。将精细钛粉预涂在基体表面后采用强流脉冲电子束对其进行后处理。在电子束对表面的快速加热熔化、混合及增强扩散效应的作用下,部分钛熔入基体表层形成一层富钛层。由于钛的添加有利于形成α相,合金层由α相和γ相混合组成。在模拟体液中的动态极化测试表明,316L医用不锈钢经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钛合金化后,其在模拟体液中的耐腐蚀性能获得了显著的提高。
- 张可敏邹建新杨大智
-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合金化耐蚀性不锈钢
- 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作用下的扩散模型及其数值计算被引量:1
- 2004年
- 在温度场和应力场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作用下的扩散模型,并给出了数值方法及其数值解。该模型与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高能束流作用下的扩散过程。计算表明,浓度扩散流仍然是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而轰击超过一定次数后,扩散的作用将减弱;当边界条件为表面扩散时,扩散进行较快,这是表面涂覆加脉冲电子束后处理快速表面合金化工艺的理论基础。对实验结果和理论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在脉冲轰击下,扩散激活能随空位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从而加速扩散过程;在表面有熔化的情况下,则液态时的对流混合作用是主导因素。
- 邹建新吴爱民秦颖郝胜智宋丽丽王晓钢董闯
-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扩散数值模拟
- 强流脉冲电子束材料表面改性基础研究
- 邹建新
- 关键词:金属表面处理电子束表面改性熔化
- 强流脉冲电子束诱发温度场及表面熔坑的形成被引量:37
- 2003年
- 在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实验的基础上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铝和钢的温度场和熔化过程进行模拟 ,给出了最先熔化的位置、形成熔孔的最大深度以及表面层下熔化的最大深度 .通过铝和钢的熔化潜热温度补偿的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 ,揭示了亚表层率先升温及熔化从而通过表层向外喷发的熔坑的形成机制 .
- 秦颖王晓钢董闯郝胜智刘悦邹建新吴爱民关庆丰
-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热传导数值模拟热扩散率
- 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的物理模型及数值模拟被引量:28
- 2003年
- 推导出了强流脉冲电子束处理过程的应力场方程,利用数值模拟,得到了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曲线,分别给出了熔化深度、升降温的速率及温度梯度的大小,准静态应力和热应力波的幅值、应力波的传播及反射过程,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熔化深度、材料表层及次表层数微米范围内组织结构的变化及数百微米的硬度提高等给出了解释。
- 秦颖吴爱民邹建新郝胜智刘悦王晓钢董闯
-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物理模型数值模拟
- 强流脉冲电子束应力诱发的微观结构被引量:26
- 2005年
-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装置在各种工艺条件下对奥氏体不锈钢、单晶铝及多晶铝等面心立方金属进行辐照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详细分析了辐照样品的变形组织与结构.通过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强流脉冲电子束诱发的应力特征与变形结构之间的关系,并对目前现有的几种应力波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强流脉冲电子束能够在材料内部诱发102—103MPa的应力,其传播方式与材料的晶体结构关系密切.这一应力是导致材料深层性能与微观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源所在.
- 关庆丰安春香秦颖邹建新郝胜志张庆瑜董闯邹广田
- 关键词:强流脉冲电子束微观结构应力诱发面心立方金属辐照处理多晶铝
- D2钢电子束表面改性抗微动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25
- 2002年
- 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 (HCPEB)技术对D2钢进行了表面改性处理。结果表明 ,电子束轰击试样近表层组织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且亚表层显微硬度明显增加。微动磨损结果显示 ,电子束处理可以改善D2钢抗微动磨损性能 ,预涂覆TiN和Cr层效果更明显。磨痕SEM分析表明 ,涂覆Cr层的样品微动磨损主要机制是粘着和氧化 ,而TiN涂层及电子束直接处理试样主要磨损机制则是表面疲劳微裂纹的扩展和断裂产生的剥落颗粒 ,在摩擦面造成磨粒磨损 ,同时也伴随轻微的粘着和氧化 。
- 吴爱民刘捍卫邹建新周仲荣董闯
- 关键词:D2钢强流脉冲电子束模具钢表面改性微动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