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碧波

作品数:18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脓毒
  • 4篇休克
  • 3篇预后
  • 3篇脓毒性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源性
  • 2篇衰竭
  • 2篇脓毒性休克
  • 2篇气管
  • 2篇感染性
  • 2篇感染性休克
  • 1篇丹参
  • 1篇丹参酮
  • 1篇丹参酮注射液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治...
  • 1篇动脉压

机构

  • 16篇黄石市中心医...
  • 3篇湖北理工学院
  • 2篇黄石市妇幼保...
  • 1篇卫生部

作者

  • 18篇邵碧波
  • 12篇冯辉斌
  • 4篇郑鲲
  • 3篇祝小梅
  • 3篇梅喜平
  • 2篇张文华
  • 2篇袁法伟
  • 2篇袁利学
  • 2篇张文华
  • 1篇高阳
  • 1篇尹欢
  • 1篇张晓兵
  • 1篇尹欢
  • 1篇童利群
  • 1篇张晓兵

传媒

  • 3篇临床肺科杂志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腹腔置管在腹腔内高压合并腹腔积液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2年
腹腔内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是由腹腔内压力病理性升高引起的一系列疾病[1]。腹腔内高压是指持续或反复的腹腔内压力病理性升高≥12 mmHg(1 mmHg=0.133 kPa),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指腹腔内压力持续维持在20 mmHg以上,并且累及相关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2]。
高阳邵碧波陈春发
关键词:腹腔内高压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腹腔置管
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指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指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预后情况将43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前APACHEⅡ评分、PiCCO监测指标,并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PiCCO监测指标与死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存活21例(48.8%),死亡22例(51.2%),死亡组与存活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感染部位、MAP、CVP、ITBVI、SVRI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前APACHEⅡ评分、CI、EVLWI及PVPI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CI与患者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r=-0.18,P<0.01),EVLWI、PVPI均与患者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r=0.31,P<0.01;r=0.19,P<0.01)。结论 PiCCO仅通过中心静脉及动脉导管即可精确、持续地监测多项指标,创伤小,危险性低,其中CI、PVPI、EVLWI等指标与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具有密切相关性,对于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冯辉斌张晓兵邵碧波张文华郑鲲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预后
老年人颅脑损伤60例临床分析
2023年
探讨老年人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选取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老年颅脑损伤患者60例,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为分别是按死亡病人的昏迷严重的程度来分为〔对格拉斯哥昏迷死亡程度量表(GCS)进行的评分的结果为〕、预后的评价结果情况分别为〔对照格拉斯哥昏迷预后评分量表(GOS)所进行的评分的情况如下〕,本组计有60例危重昏迷的患者,恢复心肺功能为良好者死亡入院28例,致残者住院20例,死亡后出院者8例。结论 老年人颅脑系统的损伤和情况下的脑昏迷的严重时间和严重程度也往往也是最终影响决定其老年预后质量低及老年患者残死率很低程度的最后三个最主要影响因素。而在其发病年龄、伤亡前的身体上是否已先有较明显的基础疾病,是否还会再有其它合并伤后及后遗症或其他并发症也都是对其患者老年预后质也低均有产生了一定的程度影响。
刘效锋邵碧波
替加环素成功治疗肺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1例被引量:8
2013年
国外文献报道,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可选用替加环素治疗。本院收治1例肺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现将救治体会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女性,77岁,因突发呼吸困难3h入院。患者于2012年1月11日因外伤在外院行左股骨头置换术,术后4h出现发热、呼吸困难,予以抗感染(比阿培南0.3g静脉滴注。
邵碧波冯辉斌
关键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替加环素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突发呼吸困难股骨头置换术
PiCCO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比较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测定)监测与传统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及PiCCO监测的EVLWI值与治疗疗效相关性。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该院监护病房接受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监测方法分为PiCCO监测组和常规监测组。并对PiCCO组患者根据入组时EVLWI值分为A组(EVLWI值≤7),B组(EVLWI值为7~12)和C组(EVLWI值≥12)三组,观察三组患者的预后。结果入组患者120例,其中PiCCO组56例,常规组64例,A组26例,B组16例,C组14例。PiCCO组和常规组入组时、72 h时的CVP、MAP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而24h时两组CVP值和MAP值均有明显的差异(P均<0.05);一周后PiCCO组患者的CRP(t=2.078,P=0.036)、IL-6(t=2.450,P=0.016)和PCT(t=5.324,P<0.01)水平低于常规组;PiCCO组预后(一周时)优于常规组(χ2=4.627,P=0.031);A、B、C三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χ2=6.087,P=0.048),EVLWI值越小,预后愈佳。结论 PiCCO组患者的CVP、MAP值恢复正常的速度、炎症指标下降速度和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常规组,且PiCCO组EVLWI值与最终治疗有效率有着明显的相关性,EVLWI值越小,预后愈佳。
冯辉斌张晓兵童利群邵碧波张文华张文华
关键词:PICCO监测脓毒性休克
NIPPV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及炎症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通气及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15例,根据机械通气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组(n=57)与NIPPV组(n=58)。结果:NIPPV组治疗总有效率(96.55%)明显高于IPPV组的84.21%(P<0.05)。治疗前,两组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潮气量(T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R与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PaO2与TV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NIPPV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IPPV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其中NIPPV组明显低于IPPV组(P<0.05)。NIPPV组住院时间为(16.98±3.87)d,明显短于IPPV组的(24.16±5.18)d,P<0.05。NIPPV组VAP与病死率均为1.72%,明显低于IPPV组的17.55%和15.79%(P<0.05)。结论:NIPPV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助于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缓解炎症状态,进而改善预后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梅喜平冯辉斌邵碧波
关键词:呼吸衰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福莫特罗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共61例,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干预A组(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q12h,22例)、低分子肝素干预B组(低分子肝素5 000 IU,皮下注射,qd,20例)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早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补液,保护胃黏膜,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应用低分子肝素,疗程一般为7 d(或用至患者有明显的低凝状态或出血倾向)。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d和7 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住ICU时间、28 d病死率、血清降钙素原(PCT)、凝血指标及出血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低分子肝素A组治疗后3 d和7 d、低分子肝素B组治疗后3 d与治疗前比较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与同时间的对照组比较,低分子肝素A组治疗后7 d的APACHEⅡ评分及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A组和B组的28 d病死率分别为59.1%和70.0%,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7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凝血指标(PT、APTT、FIB、D二聚体)及血小板计数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低分子肝素A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最常见为消化道出血;低分子肝素B组虽增加了出血风险,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能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近期预后,但不能明显降低病死率,且有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可能,寻找合适治疗剂量需进一步研究。
祝小梅邵碧波张文华郑鲲冯辉斌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低分子肝素抗凝降钙素原
成功抢救重度气管狭窄2例被引量:1
2017年
气管狭窄可引起严重呼吸困难,甚而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气管狭窄的原因有外伤、感染、肿瘤、化学气体吸入、烧伤、先天性因素等,最常见的原因是气管插管导致的医源性损伤,占良性气管狭窄所有病因的32.9%。
袁法伟尹欢冯辉斌邵碧波
关键词:良性气管狭窄抢救严重呼吸困难先天性因素医源性损伤气体吸入
酚妥拉明对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SMD)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SMD患者79例的临床资料,以是否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38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33±3.52)d、83.00(28.50,138.00)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17±4.15)d、111.00(47.50,169.00)h(t=3.26,Z=-2.27,均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1.58%(31/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98%(25/41)(χ^(2)=4.05,P<0.05)。治疗后7 d,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t=3.29,P<0.05),LVEDD、LVE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5.94、11.21,均P<0.05)。两组患者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均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后24 h、治疗后72 h、治疗后7 d,观察组NT-proBNP、cTn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7 d,两组心率(H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5),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观察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t=4.90,P<0.05),MAP、CI、SV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4.37、3.23、6.01,均P<0.05)。结论:酚妥拉明可改善SMD患者血流动力学,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心功能。
袁法伟冯辉斌尹欢郑鲲梅喜平袁利学邵碧波祝小梅
关键词:酚妥拉明心脏功能试验血流动力学动脉压每搏输出量
长链非编码RNA MYCNOS预测脓毒症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价值研究
2022年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MYCNOS(lncRNA MYCNOS)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177例确诊为脓毒症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中男125例,女52例,年龄(61.77±6.14)岁。所有患者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年2月1日,根据随访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的lncRNA MYCNOS相对表达水平及其他一般临床资料,通过Cox回归分析脓毒症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lncRNA MYCNOS与各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用ROC评估lncRNA MYCNOS对脓毒症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32例患者随访期间发生MACE。MACE患者慢性心功能不全占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ACE患者(均P<0.05),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值、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和外周血中lncRNA MYCNOS相对水平高于非MACE患者(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NLR(HR=1.360,95%CI:1.026~1.791,P=0.032)和lncRNA MYCNOS(HR=5.32,95%CI:1.421~19.930,P=0.013)为脓毒症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ncRNA MYCNOS与NLR呈正相关性(r=0.412,P<0.001)。ROC表明,lncRNA MYCNOS诊断脓毒症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切点为1.829,曲线下面积(AUC)为0.976(95%CI:0.951~1.000)。结论lncRNA MYCNOS为脓毒症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子。
刘效锋邵碧波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心力衰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