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雪峰
- 作品数:32 被引量:131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慢性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及随访
- 目的:探讨二尖瓣成形术和瓣膜置换术治疗慢性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205例慢性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中度96例、重度109例)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行二尖瓣成形...
- 陈思董念国孙宗全肖诗亮张凯伦杜心灵蒋雄刚苏伟邱雪峰
- 婴幼儿法洛四联症1期根治术时机选择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评价婴幼儿法洛四联症(TOF)早期根治术后效果。方法:2002年1月至2006年6月,我科共手术治疗〈36个月婴幼儿TOF 87例,年龄(2~36)个月,平均(17.2±5.6)个月:〈6个月14例(16.1%)、7~12个月34例(39.1%)、13~36个月39例(44.8%)。比较不同年龄组手术病死率、围手术期处理、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2例(2.3%)死于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1例(1.2%)死于术后心律失常。不同年龄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以下患儿更多需要升压药维持,但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访时间2.0~6.0年,平均(3.5±1.6)年,56例(66.7%)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肺动脉瓣反流,2例(2.3%)残余右心室流出道梗阻,3例(3.4%)室缺残余分流再次手术矫治。结论:对〈6个月婴儿TOF一期根治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低,手术年龄不影响术后效果。
- 苏伟董念国孙宗全张凯伦肖诗亮邱雪峰
-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瓣反流婴幼儿
- 不剪开共同瓣“双片法”治疗体重小于5kg小婴儿完全房室隔缺损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不剪开共同瓣“双片法”治疗小于5kg完全房室隔缺损手术效果。方法我科2002年1月-2007年6月采用不剪开共同瓣“双片法”治疗小于5kg完全房室隔缺损15例。平均年龄(3.4±0.7)个月,平均体重(4.4±0.2)kg。术前房室共同瓣轻度反流2例、中度反流10例,重度反流3例。所有患儿均为RastelliA型。2例合并Down综合征。结果1例死于严重左侧房室瓣反流。1例一过性血红蛋白尿,1例I度房室传导阻滞,无一例发生完全房室传导阻滞。随访时间(1.9±0.3)年,无一例死亡,心电图检查无一例发生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超声示二尖瓣轻度反流2例,轻~中度反流2例,未见心室水平残余分流和左室流出道狭窄。结论小于5kg完全房室隔缺损患儿可以不剪开共同瓣行“双片法”Ⅰ期根治。
- 董念国孙宗全苏伟吴龙邱雪峰
- 关键词: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先天性
- 冠心病外科发展趋势被引量:1
- 2007年
- 董念国谢艾妮邱雪峰
- 关键词:冠心病外科
- 小干扰RNA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抑制作用
- 2011年
-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对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ICAM-1siRNA及错配siRNA转染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过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印迹检测转染后48hICAM-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在转染48h后ICAM-1mRNA表达减少90.0%,蛋白表达减少83.0%。结论:使用小干扰RNA能有效抑制大鼠血管内皮细胞ICAM-1表达。
- 郭莹邱雪峰苏伟刘胜红
-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RNA干扰细胞间黏附分子-1
- 重组人活化凝血因子Ⅶ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评价重组人活化凝血因子Ⅶ(rFⅦa)对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TAAD)手术围手术期顽固性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术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9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实施主动脉夹层手术的100例ATAAD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rFⅦa组(6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治疗,rFⅦa组接受常规治疗及rFⅦa术中静脉输注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效果指标及肺部感染并发症指标。结果rFⅦa组体外循环时长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Ⅶa组术后24 h纵隔胸管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输注新鲜冰冻血浆量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70±161)ml比(489±267)ml、(650±355)ml比(465±347)ml](均P<0.05)。2组机械通气时长、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长、住院时长、输注浓缩红细胞量、输注血小板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FⅦa组和对照组痰培养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1%(28/65)比37.1%(13/35)](P>0.05)。结论对于ATAAD患者围手术期顽固性出血,应用rFⅦa能够显著减少术后24 h引流量,但会增加体外循环时长和术后血液制品的输注,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相似。
- 李媛明李冠军王大帅吴龙董念国邱雪峰
- 关键词: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出血
- 冠心病外科治疗的新进展被引量:5
- 2008年
- 邱雪峰董念国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外科治疗
- PN_0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免疫组化诊断方法并评价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用细胞角蛋白19和粘蛋白1单抗检测56例经传统HE染色诊断为无转移(pN0)食管癌患者的118个淋巴结。对患者随访,应用x2检验比较患者的生存差别。结果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5.0%(14/56),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与TNM分期(T1/T2、T3)统计学处理结果显著相关(P<0.05),而与其它临床病理特点无显著相关性(P>0.05)。有淋巴结微转移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53.85%,无转移者3年生存率83.63%,两组相比较差别非常显著(x2=7.24,P<0.05)。单变量与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微转移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细胞角蛋白19和粘蛋白1单抗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较常规组织学检查方法敏感性更高,提高了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可以用来诊断淋巴结微转移,对pN0食管癌预后评价有一定价值。
- 邱雪峰潘铁成李军陈涛魏翔宋定伟胡敏张霓
-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转移预后
- 化学合成小干扰核糖核酸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表达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血管壁组织因子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基因沉默作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大鼠组织因子的25 bp双链siRNA分子。使用组织因子siRNA、对照siRNA转染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实验共分6组(各组n=5)。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率。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后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组织因子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因子蛋白表达。结果:siRNA成功转染到血管平滑肌细胞,转染效率约(90.0±2.3)%。3对候选siRNA筛选出基因抑制效率最高一对,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24 h组织因子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减少(86.0±0.6)%,转染48 h蛋白质印迹分析组织因子蛋白表达减少(92.0±1.0)%,同时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因子表达明显减弱。结论:RNA干扰能明显下调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表达。
- 邱雪峰董念国孙宗全苏伟史嘉玮
- 关键词:核糖核酸干扰血管平滑肌细胞
- 器械吻合与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6
- 2005年
- 目的评价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器械吻合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1988年1月~2002年12月15年间需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患者568例,按术中采用手工吻合或器械吻合分为手工吻合组和器械吻合组,比较两组术后情况及与吻合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器械吻合组胃食管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均较手工吻合组缩短(P<0.01),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呼吸循环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器械吻合组均较手工吻合组低(2.1%、1.4%、0%、2.8%和0.7%vs.6.8%、4.3%、1.4%、16.5%和2.9%),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械吻合能明显缩短食管胃吻合时间及总手术时间,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潘铁成邱雪峰李军汤应雄赵金平陈涛魏翔宋定伟张霓
- 关键词:食管癌吻合器器械吻合